初中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若某科学探险队在该山区考查时需要露营,从避免突发山洪的角度考虑,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A、A B、B C、C D、D2. 温州楠溪江的岩石常有凹穴,穴壁光滑如镜,成圆筒状或壶状(如图),多个壶穴贯通后形成狭谷状的“雕岩谷"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A、风力 B、流水 C、海浪 D、冰川3. 地形形成原因有的来自于地球内部力量,有的来自于外部力量。下列图示的地貌中,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不同于其他三者的是( )A、
长江三角洲 B、
海边的怪石 C、
喜马拉雅山脉 D、
沙漠石蘑菇
4. 下列地貌是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火山锥 B、
迷人的溶洞 C、
风蚀蘑菇 D、
沙岛
5. 神仙居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岩石主要以火山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为主。火山活动是()A、地表风化的结果 B、地壳变动的一种表现式 C、冰川移动的结果 D、地表流水侵蚀的结果6. 下列现象不属于"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A、风蚀的岩石 B、
火山喷发 C、
岩层的断裂 D、
岩层的弯曲
7. 2022年杭州亚运会会徽称作”潮涌”(如图),意源于钱塘江潮。钱塘江湖与钱塘江江口特殊的形状有关,造成江口地貌的主要外力是( )A、 冰川 B、生物 C、风力 D、流水8.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户外活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如图所示为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地为峭壁,适合毕岩 B、小溪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C、从E点爬到山顶A比从C点爬到山顶A更容易 D、在地图上D到F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3千米9. 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能反映山谷地形的是( )A、B、
C、
D、
10. 2020年4月底我国启动新一轮的珠峰高程测量工作,5月27日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如图为“珠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关于登山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脊方向 B、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路段的平均坡度最大 C、二号营地和峰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400 m D、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西北方向11. 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单位:m)。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12. 读图,回答问5题。(1)、甲地的海拔是( )A、300 m B、500 m C、800 m D、1300 m(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00 m B、1300 m C、500 m D、300 m二、填空题
-
13. 某中学的学生,利用假期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海南省的三亚市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填字母)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的考察地是全班考察活动中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学生乙绘制的是(填字母)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了。”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两幅地貌景观图是、。(均填字母)14. 下图是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A、B两地高度,较高的是地。(2)、小明欲攀登B高地,有CB、DB两条登山路线,其中坡度较缓的是路线,理由:。15. 地形的类型
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丘陵
平原
盆地
海拔
高500米以上
高米以上
较200~500米
很低米以下
高度不等
相对高度
大
小
小
小
——
特征
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
海拔较高,顶面
地面起伏较小,坡度
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周围山脉围绕,四周 ,中间
16. 如图是小明制作的地表形态变化的概念图,还有部分未完成。
(1)、概念图中的“? ”应填入的内容是。(2)、金华双龙洞是我省比较大的石灰岩溶洞。“双龙洞的形成”可以放入概念图中的举 例 。 (填序号)17. 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甲图是山地模型,当泥石流来袭时,两名游客选择的四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选填:A、B、C或D)。乙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及箭头为泥石流路线及方向,则此图表示(选填:“山脊”或“山谷”)。泥石流流向为(选填:a或b)。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选填:①、②、③或④)。18. 如图所示为板块运动的方式,其中“”表示张裂,“
”表示碰撞。
(1)、图甲中,按照③②①的顺序可以表示形成的过程。(2)、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导致红海不断扩张。其形成过程可用图乙中(填序号)的顺序表示。19. 读地貌景观图, 回答下列问题:(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和丁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2)、下列地形变化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A、浙江千岛湖 B、杭州西湖 C、柴达木盆地 D、喜马拉雅山(3)、如图所示,A、B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m。20. 科学家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每年以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向东方向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珠穆朗玛峰顶部是角峰,酷似金字塔(如图所示),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字母)。A、板块碰撞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3)、板块运动会引发地震,下列地震自救措施正确的是(选填序号)。①迅速进入室内抢救物品 ②高层室内可以躲避到墙角
③室外要撤离到空旷地带 ④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⑤当人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救援
三、实验探究题
-
21. 在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后,小科同学利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工具,制作等高线模型。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1)、为使制作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填字母编号)。
A.尽可能挑选形状规则的马铃薯
B.画线时所垫每块橡皮的高度要相同
C.画线时记号笔要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D.绕土豆模型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填“甲”或“乙”)地上山顶的路比较平坦。(3)、为了把等高线描绘在白纸上,小科,接下来的操作是。22.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 B , C , D , E。
(2)、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3)、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方向。23. 宁波某校学生于7月14日至17日在我国甘肃敦煌研学,研学时拍摄了骆驼在沙漠中行进的照片,如图所示。(1)、形成图示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2)、研学期间宁波地区昼夜长短的特点是。(3)、骆驼的耳孔内布满绒毛,睫毛长而密,可以防止风沙的进入。驼峰中的脂肪分解能供给生命所需的能量和水分。这些结构和生理特点是对沙漠环境的。四、解答题
-
24. 某中学计划开展野外考察。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乙所示两条山路坡度更缓的是 。(2)、调查区域内居民点:李庄位于吴庄的 方向。(3)、如图2,当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填“①”或“②”)。25. 瓯江,中国东海独流入海河流,浙江第二大江,位于浙江南部,瓯江干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大多与山脉走向平行,河谷两岸地形陡峻,降水汇流快,滩多弯多,洪水暴涨暴落。灵昆岛青蟹是温州市瓯江口的龙湾区瓯江东侧的灵昆滩涂的特产,以肉肥膏腴、肥满度高、味道纯正、价格适中等优势,获得良好声誉。灵昆岛位于瓯江入海口,又名温州岛,具有“沙洲绿树,江海一色”的景观特色,由于气候条件优越,灵昆岛出产的青蟹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青蟹头胸甲呈卵圆形,长度等于或略小于宽度的2/3;背面圆突,有“H”形图案;表面光滑,胃心沟不甚明显;额具有4个齿;螯足粗大;腕节内缘具尖锐的刺,外缘具或不具2个刺;掌节在靠腕节边缘具强刺;内侧紧挨腕节处有一结核状凸起;座节不具刺;第二至第四对步足相似,第五对步足末端2节呈桨状;雄性腹部分为5节,呈宽三角形;雌性腹部分7节,呈宽卵形;甲壳颜色因种类和生活环境不同而不同。(1)、请简述瓯江口是哪种外力如何形成的。(2)、a.青蟹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
b.下列观点支持青蟹生活在息于潮间带的泥沙海滩.
A.沙滩松软,容易筑穴 B.青蟹主要以小型鱼、虾、蟹、贝等为饵料,沙滩上多贝壳
C.螃蟹离开水后并不会里面干死,因为腮里仍残存许多水分,还可以不停地呼吸
26. 隧道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常见形式。如图为某山区等高线与隧道修建示意图,该地山体以岩石为主。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B为隧道两端洞口,如何估算图中隧道AB的实际长度?不限材料,写出测算步骤。(2)、长隧道通风差,需在山体中挖井来增强隧道通风。从开采量与通风效果考虑,选择甲、乙、丙中的一处挖井,并说明选址的理由。27. 图①、②、③是三个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1)、图①中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米。图①中甲乙的坡度比图②中丙丁的坡度。(填“陡峭”“平缓”或“相同”)(2)、图②中丙丁的实地距离比图①中甲乙。(填“大”“小”或“相同”)(3)、图③中a处海拔比b处(填“高”“低”或“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