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十二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
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爬行动物的化石 B、不断生长的钟乳石 C、会扫地的机器人 D、荒漠中的骆驼刺2. 新冠病毒不断产生新的类型,致病性降低,传染性增强,说明生物( )。A、生活需要营养 B、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能对刺激作出反应3. 在观看电影《孤注一掷》时,小丽为被骗主角的遭遇感到痛心。下列哪种现象与小丽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的是( )。A、触摸含羞草,含羞草的叶片合拢 B、兰花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C、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D、同一株苹果树上的苹果有大有小4. 下列选项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春口和煦 B、夏荷绽放 C、秋风送爽 D、冬雪飞舞5.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比较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6. 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而又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 )。A、生物生存的空间 B、.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水等非生物 C、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 D、以上A、B、C都是7. 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A、
B、
C、
D、
8. 秋冬季节,大雁常结队迁徙,导致这一行为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 B、阳光 C、空气 D、温度9. 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上,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们向大家展示了实验舱里水稻生长状况。在微重力条件下,水稻的株型不是很整齐,有的长歪了,有的躺平了,不能完全整齐朝一个方向长,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与环境互相影响 D、生物依赖环境10. 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小明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步?(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计划 D、得出结论11. 下列现象中,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D、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12. 如图为某自然保护区内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小题。(1)、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有几条( )。A、3 B、4 C、5 D、6(2)、若该自然保护区被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A、草 B、鼬 C、昆虫 D、鹰(3)、关于此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本来源 B、图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 C、高原鼠兔和昆虫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D、鼬的数量比昆虫多13.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农作物→鼠→蛇,如果蛇被大量捕捉,则短时间内,鼠的数量会( )。A、增加 B、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1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 B、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C、城市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复杂 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1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公园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B、土壤→草→叶蝗虫→灰椋鸟,表示一条食物链 C、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16. 若显微镜的目镜倍数不变,物镜由短的转换成长的,视野的变化是( )。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B、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D、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17. 要把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从图甲转换成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调节遮光器 ②转动转换器 ③向上移动玻片 ④向下移动玻片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⑥转动细准焦螺旋
A、④②⑥ B、②④⑤ C、④②⑤⑥ D、③②⑤⑥18. 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出现污点,如果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标本,都不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污点在( )。A、目镜上 B、物镜上 C、玻片标本上 D、反光镜上19. 能利用光能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质 B、细胞膜 C、叶绿体 D、细胞壁20. 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是( )A、有利于放大 B、避免产生气泡 C、有利于对光 D、载玻片不容易破裂21. 课外活动中,某同学选用了以下材料制作动物细胞模型,其中最适合模拟细胞膜的是( )A、山楂 B、红豆 C、琼脂 D、塑料袋22.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需要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 B、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进入到细胞内 C、每个植物细胞都有2种能量转换器 D、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需要细胞核的统一指挥23. 动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②细胞核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细胞核
③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24. 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n条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情况是( )。A、n→n→n B、n→2n→n C、n→2n→2n D、2n→2n→+2n25. 修剪指甲时我们不会感到疼痛,是因为指甲中没有( )。A、结缔组织 B、分生组织 C、机械组织 D、神经组织26. 以下实验材料中,能观察到正在分裂的细胞的是( )。A、黄瓜果肉 B、小麦根尖 C、韭菜叶表皮 D、石榴叶脉27. 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衣藻、细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变形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赤潮形成的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读图理解、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综合应用4小题,共40分)
-
28. 读图理解
图一①~⑥是某同学在实验" 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准备的实验器材,图二表示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1)、同一中不需要准备的实验器材是[ ];在制作此装片的时候,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盖好盖玻片后,要滴加碘液染色,目的是看到图二中的[ ]。
(2)、观察临时装片时,首先转动使镜筒下降;若视野太亮,需要换光圈和面镜;看到的细胞结构应该与图二的[ ]细胞结构一致。(3)、图二中的⑦的名称是 , 结构②的功能是。29. 资料分析资料一:海洋中生长的珊瑚五颜六色,珊瑚是由许多微小的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珊瑚虫内有许多共生的单细胞虫黄藻。珊瑚原本是白色的,但由于虫黄藻携带各种不同的色素,珊瑚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资料二:珊瑚礁区域是由珊瑚虫、藻类、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微生物等多种生命形式组成的聚集体,各种生物之间关系紧密,比如海胆、雀鲷以藻类为食,长棘海星捕食珊瑚虫,肉食性鱼类又会以海胆、海星等为食,微生物在环境净化和物质循环方面则发挥着重要作用。雀鲷虽是以藻类为食,但却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它会驱赶海胆和长棘海星,避免藻类和珊瑚虫被大量捕食。
资料三:珊瑚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艮好的水质以及充足的光照等,当环境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这种现象称为珊瑚白化,所以科学家把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映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对我国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的珊瑚白化现象展开了研究,他们定量分析了2006年6月、2007年8月和2008年2月采自大亚湾海域的多种珊瑚样品的共生虫黄藻密度,来反映珊瑚白化程度。以下是科学家研究的部分结果。
枝状珊瑚 块状珊瑚 十字牡丹珊瑚 2006年6月 2007年8月 2008年2月 2006年6月 2007年8月 2008年2月 2006年6月 2007年8月 2008年2月 虫黄藻密度相对值 2.0 1.8 3.0 5.0 3.0 6.2 2.3 1.8 3.0 (1)、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珊瑚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无机物,可以作为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虫黄藻和珊瑚虫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分别是、。(2)、以卜珊瑚礁区域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生态系统。请写出以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3)、分析资料可知:雀鲷和海胆是关系。(4)、请解释科学家将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映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的原因:。(5)、结合表格的研究结果,三种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最大的时间都是。结合图乙中科学家对和两个因素的研究结果发现,共生虫黄藻密度最大时期的气候特点是。30.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小东江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一:分离草履虫,并进行纯培养。
采集到的水样含有草履虫和其他小型生物及杂质。查阅资料发现草履虫在微弱电流刺激下会由正极游向负极,于是设计了水槽电极法分离草履虫装置(如图一所示):
(1)、草履虫遇到电刺激作出反应,体现了其对环境的(填“适应”或“影响”)。(2)、取水样滴入图一装置中的(填“正极”或“负极”)一侧,草履虫靠图2中的摆动到达水箱的另一侧,用吸管吸取无杂质的草履虫,注入培养液中培养备用。生活在水中的草履虫不会困吸水而涨破,与图2中能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的收集管和有关。探究二:为了探究草履虫是否可以净化水质,同学们收集污水,进行了以下实验。
加入污水 加入液体 静置一段时间 观察烧杯中悬浮物的变化 烧杯A 300mL 15mL草履虫培养液 将两烧杯敞口放置在窗台同一位置 明显减少 烧杯B 300mL ? 无明显变化 注: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是监测水质的指标之一。
(3)、本实验的变量是;烧杯B.中应该加入的是(2分),起作用。(4)、“将两烧杯放置在同一位置”的目的是 ,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1. 综合运用亲爱的同学,经过“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图甲为人体的结构层次示意图,图乙为番茄植株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图甲中的②③表示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④表示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2)、A具有收缩和舒张的作用,属于组织;据图分析,胃属于这一结构层次。(3)、图乙是一株成熟的番茄植株,具有六种器官,其中③④⑤称为器官;与人体结构层次相比,番茄缺少的结构层次是。(4)、用开始烫一下番茄,可以撕下一层皮,这层“皮”是组织,起保护作用,人体具有相同功能的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