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重点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

  • 1.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学校广播站拟播出一期以“舌尖上的南京”为主题的节目,请你帮播音员小楠和小菁完成下列任务。 

    【开场白:食之韵】 

    ㅤㅤ小楠:“民以食为天”,泱泱华夏,富(shù)金陵,“食”里有意蕴,“舌尖”有乾坤。 

    ㅤㅤ小菁:韵时代。美食家古清生说:“一个时代的食文化,多少能折射出这个时代总体的心态,吃价格高昂的山珍野味,大致可以见出浮(zào)与轻狂的社会思潮, 如果你留心检测一个渴望山珍美味的人的真实心态,那一定漾动着无法控制和排遣的欲念。” 

    ㅤㅤ小楠:韵典故。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到一家小店点了道清炒虾仁,拿龙井新茶让小二泡时,被瞥见便衣底下的龙袍一角,正在炒菜的店主知道后____,竟把小二刚递过来的龙井当成葱花撒进锅里,谁想乾隆尝后赞赏有加,龙井虾仁,从此名扬天下。 

    ㅤㅤ小菁:韵乡愁。有文人写道,童年已无法(píng)吊,思念与乡愁却因为美味在心中妥妥安放,人间大美就在那魂牵梦萦的故乡,就在那一箪食一瓢饮当中。

    (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富(shù)  

    浮(zào)  

    (píng)  吊

    (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行色匆匆 B、惊慌失措 C、束手无策
    (3)、 划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作修改。(提出修改意见)
  • 2.  【探源头:食之器】                                                                                                                                                                               

    器形

    字形

     

    器用

    “鼎”是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从三代到秦汉延续两千多年。

    字用

    “鼎”原是烹煮之器,后发展为统治阶级表示尊严的庙堂礼器,是政权的象征,也引申为“鼎沸”之义,用来形容局势不安定或嘈杂,又因“鼎”很重很大,又有“盛大”之义。

    器形

    字形

     

    器用

    “尊”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

    字用

    “尊”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中下部是一双手,上部是一个大酒杯或酒瓶,是赤诚献酒的意思,其本义是“酒器”,后引申为“尊重”。

    根据上表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鼎”的字形演化和“鼎”的形态来看,“鼎”是一个象形字。 B、“大名鼎鼎”中的“鼎”字是“盛大”的意思。 C、古籍里常见“尊公”一词,有时写作“令尊”,是称己方父亲的敬词。 D、汉字在形体演变过程中遵循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字义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丰富。
  • 3.  将下面内容填写完整。                                                                                                                                                                                                                                                               

    店名

    化用诗文

    出处

    寓意

    芳鲜阁

    芳草鲜美,①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原是环境优美,此寓环境好味道鲜

    相乐轩

    ②  ,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③ 

    原是水清鱼乐,此寓宾客食饮快乐尽兴

    撼岳居

    ④  ,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原是气象宏伟,此寓美味让人惊艳

    悠悠食府

    ⑤  ,悠悠我心

    《子衿》

    出自《诗经》

    ⑥ 

    ⑦ 

    海内存知己,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原是离别之洒脱,此寓座中皆为挚友

  • 4.  【承传统:食之礼】 

    ㅤㅤ在古代,待客宴饮,并不是等仆从将酒肴摆满就完事了,主人还要作引导,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 ____。少者吃饭时还得小口小口地吃,而且要快些咽下去,随时要准备回复长者的问话,谨防发生喷饭的事。 

    填写在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长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还入座而饮。 

    ②侍食年长位尊的人,少者还得记住要先吃几口饭,谓之“尝饭”。 

    ③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那礼节就多了。 

    ④虽先尝食,却又不得自己先吃饱完事,必得等尊长者吃饱后才能放下碗筷。 

    ⑤陪伴长者饮酒时,酌酒时须起立,离开座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

    A、②④⑤①③ B、②⑤①③④ C、③②④⑤① D、③⑤①②④
  • 5.  古诗阅读。 

    【甲】

    蒹 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乙】

    风 雨

    《诗经•郑风》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①喈喈(jiē):鸡叫的声音。 ②夷:同“怡”,喜悦。 ③胶胶:鸡叫声。 ④瘳 (chōu):病愈。

    (1)、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蒹葭》诗中“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三句皆出现“宛”字,给人以恍惚迷离,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写出了伊人的飘忽难寻。 B、《蒹葭》诗中“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表现了主人公对追寻道路艰难曲折的抱怨和不满。 C、《风雨》诗中“云胡不夷”“云胡不瘳”“云胡不喜”以反问句式,三章叠咏,强化感情,表现了女主人公见到心爱之人的喜悦、欢欣之情。 D、《风雨》全诗多次使用叠词,如“凄凄”“喈喈”“潇潇”“胶胶”,增添了诗歌的音韵和谐之美。
    (2)、 《诗经》常采用起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吟咏之对象。【甲】【乙】两诗均使用了这种写作手法,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加以赏析。
  • 6.  文言文阅读。 

    愚溪诗序(节选)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 , 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遂负土累石,塞其隘 , 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 清莹秀澈,锵鸣金石 , 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 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⑥。

    【注释】①龂(yín)龂然:争辩的样子。②塞其隘:堵住水沟狭窄的地方。③鉴:照。万类:万物。④鉴:照。万类:万物。⑤锵鸣金石:水声象金石一样铿锵作响。⑥漱涤:洗涤。牢笼,包罗。⑦不违、同归:此处都是融合的意思。两句指自己茫茫然昏昏然好像同愚溪融为一体。

    (1)、用“/”给下列语句划出停顿(划两处) 

    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含义及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其南愚亭    中轩敞者舱(魏学洢《核舟记》) B、以愚辱焉    来问讯(陶渊明《桃花源记》) C、又峻急多石    为、为屿(柳宗元《小石潭记》) D、清莹秀    日光下(柳宗元《小石潭记》)
    (3)、翻译下列语句。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

    (4)、柳宗元在《愚溪诗序》中称自己可以用“文墨”稍稍安慰自己,其文笔可以“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意为他的笔墨可以自由驱使万物,创造属于自己的情感世界,世间万物都不能逃脱他的笔墨形容。请以上面的诗文为例,说说他创造的情感世界包含了哪些景物,寄托了哪些情感,有什么特征?
  • 7. 非文学作品阅读。 

    舆情观察:“双减”政策下社会舆论聚焦与表达

    【材料一】 

    主要的舆论话题分布

     

    【材料二】 

    双减政策下舆论聚焦

    ㅤㅤ①《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出台引发了国内舆论热议。大部分舆论认为“双减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让社会教育环境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ㅤㅤ②部分观点指出,教育完全市场化并不符合我国国情,也违背了教育行业的社会责任,去资本运作、加强行业管制是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的一个有力推动,此举无疑是维护健康教育生态体系的有力保障。 

    ㅤㅤ③除了治理行业乱象、防范资本入市带来的诸多隐患外,解决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等也是双减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不过,对于管制校外培训市场是否能减轻学生压力,消减家长教育焦虑这一问题,舆论观点莫衷一是。 

    ㅤㅤ④应试教育改革无法一蹴而就,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培训需求依然是刚需,也是当下教育内卷的内在逻辑力。有观点担心,如果贸然地对校外辅导和培训一刀切,势必会衍生出更多的教育不平等现象,甚至会引发更多的教育焦虑。较为典型的观点认为校外培训行业受到政策激励影响,普化的培训班淡出市场,校外教育培训的门槛将进一步提高,高成本的个性化、精准化教育培训如私教、一对一等教育形式或将成为下个“流行”。 

    ㅤㅤ⑤不过,这种“流行”并非适用于大众的,而是小众化的,而这也意味着不同阶层家庭子女受教育差异将进一步拉大。对于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可以选择费用更高的私教形式来让其子女获得更丰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对于普遍家庭来说,经济能力限制了其女子受教育的资源圈。长久发展,这种改变从一定程度上也将对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产生影响。 

    【材料三】 

    双减政策舆情观察

    ㅤㅤ⑥如今,“双减”政策下发,靴子落地,条条政策都是干货,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到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及企业、再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政策拳拳到肉,直击教育行业痛点难点。“双减”政策的目的远远不止是减轻学生负担问题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防止过度的培训影响教育实质公平,妨碍学校正常的教学内容及价值取向。而从根本上解决短视化、功利化等问题,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及实现教育均衡公平发展,则是“双减政策”的终极目标。 

    ㅤㅤ⑦对学生来说,“双减”政策不仅仅是一次减轻作业负担的政策,更关乎其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根据2016年数据统计显示,在北京的两万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比32%,每年因学业问题发生事故也大有人在。因此为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减轻学业负担,“双减”政策势在必行。 

    ㅤㅤ⑧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校外培训攀比之风盛行,努力为孩子提供最佳教育环境的家长心态和实际家庭条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教育机构广告语更是进一步刺激了家长对教育投资方面的焦虑。深化教育改革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学生来说都迫在眉睫,此番政策的出台足以体现政府及职能部门整顿教培行业的决心,有利社会教育环境良性健康发展。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媒体话题和网民话题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 B、舆论普遍认为管制校外培训市场能减轻学生压力,消减家长教育焦虑。 C、一对一教育形式意味着不同阶层家庭子女受教育差异将进一步拉大。 D、调查显示,有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每年因学业问题发生事故也大有人在。
    (2)、 请根据全文材料内容分析“双减政策”的目的。
    (3)、 小湘的妈妈见校外培训机构被取消,非常焦虑,害怕小湘学习跟不上,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及你的认识以小湘的口吻对妈妈说一段话,减轻妈妈的焦虑。
  • 8.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转九曲

    刘成章

    ①踩着薄薄的积雪,我来到赵家沟了。这儿离延安城八十多里。清一色的响门亮窗,贴了红艳艳的对联和窗花。生活的富足、春节的热火以及乡亲们心头的喜悦,像一坛美酒飘出香味,直扑我的肺腑。

    ②我是专为观看转九曲而来的。

    ③相传,九曲,又叫九曲黄河阵,是我国古代作战的一种阵法。后来,陕北民间欢度春节的时候,照此阵法布置华灯,让人们在九曲灯火中转悠徜徉,纵情欢乐,这就叫转九曲。前些年世事乱哄哄的,谁有心思去闹腾,现在好了,延安地区粮食大增产,群众过上了顺心的日子,这欢度春节的古老习俗,又在人们心中开花了:城里闹,乡间也闹。

    ④听人说,上院窑里正做灯呢,我于是急切切走去。老远就听见妇女们的说笑声。进窑一看,大姑娘小媳妇的,人人都在忙活:有的做灯盏,有的做灯筏,有的做灯罩。

    ⑤我实在惊服妇女们的巧手,她们做出来的每一件几乎都是工艺品,都可以拿出去展览。我不由夸赞了几句。一个姑娘却开口了:“老麻子开花转圈圈红,再不要能格滟滟笑话人!”她顺口说出的,竟是十分生动的信天游。我不能不留意她了:穿件红袄,瓜子脸粉白粉白,眉里眼里都像藏着聪明。妇女群中的,还有一个“巧媳妇”,虽然她已抱上孙子、脸上爬满皱纹了。她正为大灯笼赶作剪纸——我简直目瞪口呆了——她不画任何图样,大约只用二十分钟,一剪子下去就剪出一支秧歌队,足有四五十个秧歌队员,面容迥异,栩栩如生,舞步儿好像还带着风声呢。

    ⑥晚饭之后,飘雪了。小小的、薄薄的雪花。晚饭的油糕香、饴饴香、米酒香,和雪花的韵味溶在一起,在山村漫延。一整天没有停息的说笑声,也融在里面,更加响亮起来。接着,锣鼓响了,唢呐响了,蹲在各家硷畔上的白狗或黑狗,也争争抢抢地叫开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秧歌队员,流水般向学校操场涌去——转九曲的时刻到了!

    ⑦我夹在人流中,跟着队长大步行走。九曲灯火闪耀在我们眼前了。搭眼看去,繁星点点,光华四射,照亮了山沟,照亮了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一时觉得,好像在见过这样的情景。哦,想起来了,我见过的——去年国庆后的第二天,我乘飞机从首都飞回西安,遥望古城灯火,不就和这很相像么?只是眼下这灯火,竖成列,横成行,再加上这带着光晕的千万片雪花,造成一片漾漾烁烁、迷迷离离的景致,比那回所看到的,更引人入醉。

    ⑧锣鼓唢呐声中,秧歌队以“伞头”为前导,首先穿游进灯火之中。“伞头”手中的花伞,应和着锣鼓点,一起一伏,团团旋转,宛若漂浮在九曲黄河的漩涡上;秧歌队员手中的彩绸,不断地舞起来,像给九曲黄河的上空,抹上片片云霞。花伞旋转时,亮晶晶的雪花也旋转;彩绸飞起时,亮晶晶的雪花也飞起。这花伞,这彩绸,还有这片片雪花、张张笑脸,都被灯火照耀着,都在九曲波涛中旋转狂欢。

    ⑨秧歌队优美、奔放的舞姿,看得我眼花缭乱,惊羡不已。我跟着群众的队伍,也穿游进去。好像世界上的一切光亮 , 一下子全聚在这里了。灯是亮的,眼睛是亮的,笑脸是亮的,身影是亮的,连刮的风也是亮的。一片片飘飞的雪花,携着光圈,就像一盏盏飘飞的小灯。我看见,我们这亮亮的行列中,有亮亮的老头,有亮亮的老婆,还有被亮亮的妈妈牵着手的亮亮的孩子,一个个亮亮的,喜眉笑眼,脚步儿轻轻,踩着鼓点,踩着雪花,踩着光亮欢乐地游转。

    ⑩一阵哄笑声响起,人们一齐向我的身后望去。我忙转过脸,原来是紧挨我的杨大伯,也居然扭起了秧歌。他身上抖下片片光亮,片片雪花。看样子,他曾经定是扭秧歌的好手,胳膊腿儿都透着美感,只是现在为了招人乐,故意把动作搞得非常夸张。待他尽兴之后,我问:“大伯,你多大年纪了?”

    ⑪“十六了。”他笑答,眉毛上抖下一缕光亮,几粒雪花。

    ⑫“六十了。”队长解释道,“他小的时候,周恩来同志还给他教过字呢。”

    ⑬“你真幸福呀!”锣鼓声中,我望着杨大伯,提高了声音。

    ⑭“当年幸福,如今也算幸福,中间几年嘛,”大伯说着唉了一声,“幸福,到黑窟窿里了,捞了条讨饭棍!”待了会他又说,“不说那些了。我只想叫你知道,光去年,我就打了八千斤粮食!”杨大伯按捺不住满心的喜悦。他希望我转告那些在延安工作过的老同志,延安又红盛了,又和大生产时一样了,人人有吃有穿,喜格眯眯,希望他们有机会都能回来看看,眼前的一切,如此敞亮

    ⑮我的心头,也亮起来了,升起一道联想的彩虹。我想这一盏盏华灯,多像一朵朵盛开的山花;人们多像蝴蝶飞来绕去,扇动着亮亮的翅膀;我想这一盏盏华灯,多像一穗穗成熟的高粱,人们多像拿着磨了又磨、闪光发亮的镰刀,正在唱出嚓嚓嚓的亮亮的歌声;我还想,这华灯整整齐齐,一行一行,多像一曲美丽乐章的五线谱,多像一根根颤动的琴弦,人们多像飘飞荡漾的亮亮的音符。

    ⑯我浮想联翩,思绪翻飞,转出了九曲灯火。我祝福人们: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明亮的!九曲灯火,好像我们前进的道路。在曲折的路上,在有艰难和痛苦的地方,也像今晚一样,虽然落着雪,总有希望的光辉照耀我们。

    (文章有删改)

    (1)、 仔细阅读文章第④-⑭节,梳理情节思路,填写表格。                                                                                                                                                                                    

    事件

    所看对象的特点

    作者的情感

    看妇女们做灯

    ① 

    ③ 

    看九曲灯火

    繁星点点,光华四射

    引人入醉

    看秧歌队表演

    优美奔放,眼花缭乱

    ④ 

    看杨大伯扭秧歌

    ② 

    好奇、赞美

    (2)、 文中多次写到“光亮”,仔细体会文中的加点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光亮”有哪些内涵。
    (3)、 这篇文章在生动形象的语言中表达了朴实深厚的情感,请以第⑤节或第⑮节为例,简要分析。
  • 9.  吃到牛肝菌,就想到了昆明;看到弯弯小桥,就想到了苏州;看到乌篷船,就想到了绍兴水乡;看到参天梧桐,就想到了南京,听到安塞腰鼓,就想到黄土高原……当你看到(听到、吃到、闻到……)什么,你会想到你的家乡?请以“家乡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