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提升专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1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1949年3月,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在全市职工积极分子大会上强调,“私营工厂的工人又是主人,又不是主人,从国家方面讲他们是主人,在工厂又要受资本家指挥,这又不是主人”。这表明北京市(    )
    A、  对民族资本家妥协退让 B、贯彻新民主主义政策 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已准备接管私营企业
  • 2. 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近60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达196.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30名,比1952年增长3倍。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B、海外科研人员归国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 3. 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 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 4. 1948年5月,毛泽东致电邓小平,作出指示:新区农村在解放后的相当时期内,不应立即实行分浮财、分土地的社会改革政策,而要先实行减租减息和酌量调剂种子口粮的社会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一指示( )
    A、标志着右倾机会主义的兴起 B、是基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D、有利于保障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 5. 新中国初期,中共中央关于“三农”问题文件的关键词有: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这三个关键词都表明( )
    A、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调整 B、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复杂性 C、农业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D、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革
  • 6. 下面为1949年至1955年公私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表。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国营及地方国营(%)

    35

    45

    46

    56

    57

    63

    68

    公私合营(%)

    2

    3

    4

    5

    6

    12

    16

    私营(%)

    63

    52

    50

    39

    37

    25

    16

    A、经济恢复时期私营工业发展陷入绝境 B、三大改造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工业产值快速增长 D、私营工业产值比例变化前后阶段原因不同
  • 7. 1973年6月,陈云提出“对资本主义要很好地研究”:现在外贸主要面向资本主义国家这个趋势“我看是定了”,因此,“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有我们应占的地位”。这一思想的提出( )
    A、使国内动荡的政治局势得以稳定 B、从根本上否定了“左”的错误方针 C、得益于中国外交环境的较大改善 D、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8.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工商业发展情况统计表(部分)。表中信息反映出( )

    年份

    国营商业营业额(亿元)

    私营商业营业额(亿元)

    国营工业生产总值(亿元)

    私营工业生产总值(亿元)

    1949

    5 365

    14 318

    4 390

    4 039

    1950

    10 988

    27 085

    15 886

    10 533

    1951

    27 483

    59 048

    42 788

    24 619

    A、新民主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 B、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D、公私合营政策成效显著
  • 9. 1974年9月,《人民日报》刊登了《牛奶为什么会倒掉》一文,指出: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阿特西亚牛奶公司,把三万八千多加仑的鲜牛奶倒进臭水沟里,引起了劳动人民的愤慨。……这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和反动性的表现。该文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美国生产过剩 B、中美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敌对关系 C、“文革”阻碍外交突破 D、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矛盾斗争
  • 10. 1950年1月22日,全国煤矿工会代表会议决定在全国的煤矿企业进行废除封建把头制度,改变旧的封建管理制度,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等改革。随后全国各地区各行业都展开了此类改革。这些改革措施( )
    A、建立起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组织 B、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理念 D、开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二、非选择题

  •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十二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

    材料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致刘德辉

    德辉吾弟鉴:

    自你来信一封已经收到:将信看完,我以全部知道了我是非常高兴,我真佩服你,希你要加强工作消灭美帝国主义,兄在家加强提高生产支援前线。现在我们母亲玉体健康。精神矍铄。比昔年还要好些。家乡在党、毛主席的领导下现在我们真正彻底翻身了,所分的田土房屋,我真高兴。至于秋收工作完全结束了,我将收的稻谷计算亦有六旦有余,至于家庭生活全部解决了,请弟一切不要挂念家庭。母亲和我与汝任,假是我们家庭生活与生产有困难,已有村上帮助。至于母亲有我孝养侍奉,请弟不要挂念,请你安心抗美援朝,你的功劳十分伟大极了。……不有再叙,后信再谈。祝你工作愉快。

    兄刘怀钦,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面貌有哪些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