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一单元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1978年9月,邓小平视察东北三省以及唐山和天津等地时谈到:“从现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周恩来同志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现在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是真正的高举。下这样大的决心,切实加速前进的步伐,是最好的高举。离开这些,是形式主义的高举,是假的高举。”这一谈话(   )
    A、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 B、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C、强调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D、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 2.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所具有的一致性在于(   )
    A、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 B、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 D、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
  • 3.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4. 江泽民同志指出,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就是要从严治党,对党员严格要求、管理.监督;每个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积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时时自我对照,自我剖析,使自己成为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共产党员。这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A、拨正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航向 B、提出了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 C、阐明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 D、明确了党的自身建设的问题
  • 5.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效受到海外媒体高度关注。德国《世界报》曾指出:“强大的应对措施只有在人力物力充足和管理完善的制度下才可能实现。”《俄罗斯报》则称:“中国政府……如此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在世界公共卫生史上前所未有。”外媒的评论体现了(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B、改革开放成就吸引了世界的关注 C、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胸怀 D、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 6. 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首次以纪录片形式全方位展现了2012年以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以及背后奋斗在一线的中国人的生活,极大激发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热情。材料表明(   )
    A、健康向上社会风尚的形成 B、国民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革新 D、优秀文艺作品凝聚民族精神
  • 7. 下图是新中国自1978年到2019年经济各项指标所发生的变化。这说明新中国(   )


    1978年

    1990年

    2019年

    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354

    18668

    990865

    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30477

    44626

    66384

    货物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207

    1155

    315504

    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343

    1510

    30733

    A、已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B、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斐然 C、已取代西方成为世界工厂 D、经济制度已是世界最优
  • 8. 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判断(    )

    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

    1988年,上海沪嘉高速公路建成,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1989年,海南省航空公司成立并成为国内首家股份制航空公司。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是中国首条高速铁路。

    A、中国立体交通体系得以建立 B、改革开放助推交通发展 C、中国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第二 D、现代交通便利全球化进程
  • 9. 2022年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为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处理与非洲友好合作关系秉承的原则和理念是(   )
    A、真、诚、惠、容 B、总体稳定、均衡发展 C、真、实、亲、诚 D、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 10. 迄今为止,中国已同各国结成各种不同层次伙伴关系近百个。不拉帮结派,不针对特定国家,大家一起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中国公开宣布,欢迎他国搭中国的便车,搭中国便车的国家越多越好。这表明当代中国(   )
    A、支持和维护联合国的核心作用 B、推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战略 C、改革开放与外交形成良性互动 D、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 11.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同149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21年前10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9.3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5.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9%;进口4.03万亿元,同比增长24.5%。由此 可知,“一带一路”体现我国的外交特点是( )
    A、“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B、主场外交、多边主义 C、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 D、普惠均衡、合作共赢
  • 12. 下图所示为关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框架体系。这表明中国(   )

    A、优先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B、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C、为国际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D、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二、材料分析题

  • 13. 近代以来,中国人看待世界的视角和方式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中国面临西潮冲击,很多中国读书人都在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主动承认西方为文明,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

    ——摘编自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具体而言,新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刚刚实现国家独立,主权问题异常敏感,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与一系列军事与外交胜利,尤其是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中国的自信心与日俱增,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认清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形成“和诸世界”的理念。

    ——摘编自江涌、王力、黄莺《60年中国之“世界观”》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读书人对西方认知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述新中国“世界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