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训练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 )
    A、利于统治阶层吸纳新鲜力量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 C、标志着贵族爵位世袭的终结 D、与科举制的选官原则相悖
  • 2. 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
    A、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C、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 3. 下面为学者编制的汉末至曹魏时期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统计表。据此可知( )                                          

     

    大族

    小姓

    平民

    合计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汉(196—219年)

    38

    20

    19

    5

    74

    55

    131

    曹魏(220—239年)

    60

    37

    38

    5

    57

    38

    155

    曹魏(240—264年)

    74

    41

    59

    36

    24

    3

    157

    A、人才选拔缺乏公正性 B、汉代选官制度得到延续 C、社会阶层流动性减弱 D、士族政治势力受到抑制
  • 4.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载:“唐代贡举名目虽多,大要可分为进士及明经二科。进士科主文词,高宗、武后以后之新学也:明经科专经术,两晋、北朝以来之旧学也。……故规唐代自高宗、武后以后朝廷及民间重进士而轻明经之记载,则知代表此二科之不同社会阶级在此三百年间升沉转变之概况矣。”唐政府如此做法的目的是( )
    A、繁荣诗歌艺术 B、改革选官制度 C、打击门阀政治 D、发扬光大儒学
  • 5. 宋朝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元丰改制后,御史台的职责是“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谏官的职责是“凡朝政阙失,大臣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这反映了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是(   )
    A、御史与谏官事权分明 B、谏官的谏诤由大臣转向皇帝 C、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出现了“台谏合一”的态势
  • 6. 晚明南京著名书坊“车书楼”以出版应用范文集为主,坊主以儒生自居结交一批士人参与出版活动,功名官职最高者为供职南京礼部的万历年间状元,其兴盛时曾与多家书坊联合出版书籍。这说明当时( )
    A、官商联合垄断文化产业 B、民营出版水平超过官方 C、科举助推商业出版发展 D、市民文化成为社会主流
  • 7. 1898年,清朝礼部颁布的乡会试章程中规定: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请通行各省,一体遵照。以上材料说明清政府( )
    A、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方式 B、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 C、变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D、建立了近代学校制度
  • 8. 清末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由此可以看出(    ) 
    A、废除科举制度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B、新式教育遭到传统势力抵制 C、选官制度的变革切断了学子仕途 D、维新变法遭到守旧势力反对
  • 9. 南京国民政府1933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其中一条规定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
    A、加强了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 B、有利于政府选拔人才参与政治 C、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D、剥夺了共产党参政议政的权力
  • 10.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央下发了《把军队变为工作队》《中央关于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决议》等文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央建立了干部分部、分级管理制度,按职级划分干部,下管两级。这说明中共一直( )
    A、推进干部管理现代化 B、严格干部考核程序 C、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 D、奉行党管干部原则
  • 11. 改革开放以后,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该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 C、公务员录用制度公开、透明化 D、废止领导干部职务终身任职后
  • 12. 西方的文官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对此说法合理的是(   )
    A、“恩赐官爵制”是其产生的根源 B、“政党分肥制”直接导致了该制度的产生 C、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其产生的重要诱因 D、该制度的建立消除了政治纷争
  • 13. 英国是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美国在1883年建立了文官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建立了文官制度。下列关于资本主义文官制度的建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B、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C、严重影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D、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 14. 19世纪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建立起文官制度。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文官在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西方文官制度( )
    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 C、与中国科举制初衷致 D、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 15. “文官职务常任原则”是职业文官任职终身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最初,美国大多数人是反对这一原则的;1883年《彭德尔顿法》最终保留了这一原则。文官制度建立之初,常任职业文官只占美国联邦政府官员的10%-15%,后逐渐增加到85%-90%,这些变化( )
    A、导致官僚机构的臃肿 B、出于政府稳定的需要 C、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 D、冲击民主平等的原则
  • 16. 20世纪以来,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左右总统的政策”。这反映美国(   )
    A、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 B、总统立法权力遭遇侵夺 C、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 D、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 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颁布了政府的人事制度,“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

    材料二:1929年《考试法》规定的参加高等考试应试人需具有资格(部分)  

    序号

    资格要求(满足任一条件即可)

    效果

    1

    国立或经立案之公私立大學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

    1931—1948年,取录考试及格人员近300万人。

    2

    教育部承认之国外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

    3

    确有专门学术技能或著作,经审查及格者

    4

    经普通考试及格四年后或曾任委任官及与委任官相当职务三年以上者

    5

    女子(有相关证书或审查及格)可以参加考试(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

    ——以上材料都摘编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请回答

    (1)、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官员选拔制度的特征。
    (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意义。
  •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长期讲求道德伦理的结果,则是忽视了对自然科学的引导。但是,到了近代,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中国,逐渐破坏了中国的农业社会结构。外国资本主义在华投资设厂和洋务企业的兴办,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得复杂起来,出现了对人才要求多样化的急剧变化,迫使统治者不得不重视对近代所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这就要求科举制能做出相关调整和变革。

    ——摘编自董应龙《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材料二

    1883年1月16日,美国共和党总统阿瑟正式签署了彭德尔顿法,其基本要点是:文官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取消文官承担的提供政治捐款和政治服务的义务,拒绝承担此项义务的文官不得被免职或受到歧视性对待,禁止文官参加政治活动或强迫他人或团体采取政治行动;文官在考试、任用、提升、调动、复职、降级、辞退等方面,一律平等;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以任职到退休;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设立非党派的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统一管理文官考试事宜。彭德尔顿法确立了文官制度的各项基本原则,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的确立。

    ——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

    材料三

    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摘编自俞悦《从英美文官制度看中国“公务员”热》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变革科举制度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文官制度的特点。
    (3)、 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近代美国文官制度相比,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独特性。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英国的文官文化水准不高的情况不同,德国(普鲁士)早在18世纪就形成了把有才能的人征募为政府官员的传统,而且把学历当作衡量一个人才能的重要标准。在腓特烈二世(普鲁士国王,1740~1786年在位)时期,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考核谋求公职者,应征者必须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并要通过2~3次考试。在德国统一后,受普鲁士传统影响,帝国形成了偏重接受那些受过法学教育和训练的人为高级文官的传统。据统计,1895年,113名枢密顾问中有30人是法学博士。当时,帝国司法部中约一半官员,外交部和内政部约1/3官员,财政部、海军部和铁路部约1/4官员是法学博士。

    材料二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社会民主党人及其子女被绝对排斥在高级文官阶层之外。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子女也很少能争取到高级文官职位。高额的受教育费用剥夺了下层阶级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887~1890年,在普鲁士大学生中,工人的儿子不到千分之一。许多有关文官问题的文件都强调,应征者在整个四年试用期间,既不领取任何报酬,也不会被许诺最终获得任命。1899年,一大臣职位出现空缺,霍亨洛熙宰相写道:“当看到只有很少人适合担任这一职位时真令人害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扬《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高级文官状况试析》

    (1)、 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德国高级文官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基础。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德国的高级文官制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