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检测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3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这体现的是( )A、人民民主原则 B、依法治国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2. 在新中国法制史上,有一部法律被视为“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与守护神”,也被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它的编纂历时66年,孕育过程经历了4次大起大落。这部法律最可能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 如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场。对这次会议取得的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A、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开始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新历程 D、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正式确立4.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都(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适应了当时法制建设的需要 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5. 在1982年宪法制定过程中,负责宪法制定工作的彭真指出,1982年宪法的制定应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而不是以1978年宪法为基础。这样做的意义是( )A、继承1954年宪法的正确原则 B、适应改革开放建设形势需要 C、完全摆脱“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巩固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6. 著名法学家江平认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下列对“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的理解和认识正确的是( )A、从强调统治阶级意志本位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本位 B、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定者首先应复兴西方古典法律制度 C、权利自主的经济本位应完全服从于国家至上的国家本位 D、立法从以罗马法的经验主义为基础到“摸着石头过河”7.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及时出台了《土地改革法》《婚姻法》《惩治贪污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这些举措( )A、立法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是首要任务 B、有利于新中国法律法规体系形成 C、突出落实政府“依法治国”理念 D、工业化发展需要法制建设的配合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新增加的内容有A、确立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 ) B、“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赋予省级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9. 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发言时指出:“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这一思想( )A、提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 B、表明建国初期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 C、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形成 D、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法学理论宝库10. 我国颁布的1982年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共24条,比1954年宪法中多出5条,比1975年宪法中多出20条,比1978年宪法中多出8条。据此可知,1982年宪法( )A、是新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宪法 B、反映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C、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制已完善 D、更加重视保障公民权利11. “钉子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写照。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适应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B、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C、“科教兴国”的需要 D、完成“一五”计划建设目标的需要12.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内容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编撰该法典的出发点是( )A、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B、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适应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13. 下表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变化,这一变化( )
1986 年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 1996 年 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012 年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B、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C、适应了现代化建设需要 D、推动了工作重心的转移14.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这部宪法的颁布( )A、确立了新型的政治根本制度 B、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规范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实践 D、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5. 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立法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第五届、六届和七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律进行了修改。1999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八届、九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04部法律,对57部法律进行了修改。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法制建设开始向制度化迈进 B、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C、“依法治国”的方略已经实现 D、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16. 出国留学是中国青年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据统计,1978年中国选派出国留学人员仅800余名,回国留学人员仅248人,到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46万,回国总人数占出国留学累积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以上变化最有可能与下面哪一项措施有关?( )A、大系列创建活动 B、“五讲四美三热爱” C、《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D、《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17. 1988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并不很健康。那样,只要这个人一有变动,就会出现不稳定。……我认为,过分夸大个人作用是不对的。”这反映出,邓小平认识到( )A、外交机构的局限性 B、民主监督的必要性 C、民主法制的不健全 D、依法治国的重要性18. 下图所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制定的历程。这一历程说明我国( )时间 进程 1954年 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1962年 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1979年 制定一部完善民法典的条件尚不具备 2002年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2020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A、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B、始终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C、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D、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19. 2019年10月底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之后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也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新贡献。由此可知,文化自信应该( )A、实施全民文化创新运动 B、以甲骨文研究为根本 C、重新确立“双百”方针 D、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20. 以下哪次会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宪法在联邦层面采用三权分立体制,即政府权力应当适当加以区分,以实现限制政治权力的目标。
——刘晗《美国宪法的内在特性:制度结构与宪法文化》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国家转型的助推器……推动国家权力的基础从“主权在君”转向“主权在民”;推动权力的运转方式从“集权专断”转向“分权制衡”……推动治国理民的规则从“礼法之治”转向“宪法之治”。
——颜德如《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下的辛亥革命》
材料三 回顾我国宪法发展历程,可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相关,只要我们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
——《习近平讲解我国宪法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宪法是如何对政府权力“加以区分”的,并分析其目的。(2)、指出材料二中推动国家转向“宪法之治”的法律文献并概括其历史进步意义?(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宪法实施的根本目的,结合所学简述我国宪法建设的发展历程。22. 民法是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 政府派员分赴各地调查民商事习惯,并强调:“中国幅员广远,各省地大物博,习尚不同。使非人情风俗洞激无遗,恐创定法规,必多窒碍。”至1910年,《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共分五编,前三编主要是以日本公布的民法为蓝本,同时对德国、瑞士的民法有所参考,采纳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过失致人损害应予赔偿等近代民法基本原则。后两编(亲属和继承)虽也采纳了一些西方新制,但更注重的是中国固有的礼教民俗。
——摘编自李启成《中国法律史讲义》
材料二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1979年,第三次启动编纂民法的工作。由于当时制定一部完备的民法典条件还不具备,立法机关按照“成熟一个通过一个”的思路,先制定民事单行法律。
1999年和2004年,“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2002年,第四次民法典起草工作开始,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
2015年,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启动,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修改已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情况作出新规定。 2020年,民法总则与民法典各分编合并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
——摘编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1)、据材料一,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编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历史背景。(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21世纪初中国加速民法典编撰的原因及民法典颁布的主要意义。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法兰西王国初期,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国北方主要通行日耳曼习惯法,南方主要通行罗马法。1799年,拿破仑上台后,主持制定统一的民法典。由于法典的颁布程序烦琐,同时议员们在某些问题上有较大争议而被否决。1802年,拿破仑修改法令通过程序,民法典以单行法规的形式获得通过。19世纪末以来,法国对民法典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法典中的一些条文,甚至整个章节都被废除而代之以新的条款。此外,在法典之外,还颁布了大量民事单行法规,以弥补法典的不足。
——捕编自刘艺工《法国民法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中国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898年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指出列强攫取我国领事裁判权,借口是“我刑律太重而法规不同”,建议仿照西法,创定民法,1902年光绪皇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定律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颁行《中华民国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两次起草民法典,均因政治运动而中断。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刚开始,社会生活尚处在变动之中,我国采取了“宜粗不宜细”“改批发为零售”的立法方针。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进程加快。
——摘编自孙宪忠《我国民法典编纂中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制定民法典过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编纂民法典的直接动因及历史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在制定民法典过程中吸取了哪些经验。24.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法治]材料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和第三次会议都曾对1978年宪法进行过局部修改,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设置了“宪法修改委员会”,并于1982年12月4日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年宪法有多个条款涉及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精神文明建设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早就引起了法学界的关注,譬如,刘海年指出:“精神文明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治国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它们总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编自周刚志《中国文化法治七十年回眸》
材料二 1982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讨论“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的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随后,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两手抓”的方针,报告指出: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从思想上到行动上一定要坚持两手,一手是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另一手是坚决打击经济领域和政治文化领域中危害社会的严重犯罪活动。邓小平在1985年10月和1986年3月会见外宾接见外国记者采访时指出,精神文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法律。教育引导,法律保障;教育是事前预防,法律是事后补救;加强教育以提高素质,运用法律以增强意识。
——摘编自付翠英《论邓小平法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82年宪法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启发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2年宪法制定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践行1982年宪法过程中邓小平的理论贡献。25.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时代
法律文献
20世纪50年代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20世纪80年代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世纪90年代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阅读材料,任选两个时代,结合时代背景,阐释国家发展与法治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