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考点必刷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191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第二天,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1月13日,临时政府要求: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这些规定表明( ) 
    A、近代社会风俗开始呈现中外融合特点 B、临时约法的颁行推动了社会风俗变迁 C、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 D、南京临时政府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活动
  •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荣氏兄弟建立起庞大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荣氏企业陷入困境。抗战胜利后,企业虽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这说明( ) 
    A、民族工业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C、二十世纪中国民族工业总体向前发展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3.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下列对近代民族工业描述错误的是( ) 
    A、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 B、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C、辛亥革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D、著名企业有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械厂和同文书局等
  • 4. 19世纪的报刊和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这些称呼逐渐被“国民”所取代。从这种变化中能得出(    )
    A、甲午战败冲击清朝统治 B、自由平等风尚成为潮流 C、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制度 D、五四运动促成中共诞生
  • 5. 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导致了生活方式变化 B、造成了社会秩序混乱 C、冲击了原有社会关系 D、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 6. 中华民国《农商部统计报告》中记载的开设工厂的数据:1910年986家,1911年787家,1912年1502家,1913年1378家,1914年1123家。这些数字从一个方面显示了辛亥革命( ) 
    A、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结束了封建帝制
  • 7.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如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 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史实客观减少了F2?( ) 

     

    A、国民党发动内战 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C、一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D、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 8. 从1914年开始,大生纱厂得到快速发展。纱厂从一家发展到四家,资本增加了16倍。但到了1922年,大生一厂出现了31.7万两赤字,大生二厂赤字达到39.6万两,经营陷入困境。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绪鼓励私人兴办企业 B、北洋政府无暇顾及实业 C、洋务运动引发实业热潮 D、国际形势发生剧烈变动
  • 9.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革除社会陋习的法令。如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这一变化体现了(    )
    A、民强国富 B、崇洋媚外 C、消除民族隔阂 D、自由平等
  • 10. 清代旗袍女袍呈现出平直、宽大、繁琐的特点。后受欧美裙子的影响,旗袍进行了改进,充分体现女子曲线美。这反映了( ) 
    A、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B、西方平等观念传入 C、传统文化走向没落 D、封建陋习逐渐消除
  • 11. 1872年,我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在广东南海县创建,投产后“出丝精美”畅销欧美,获利丰厚。但村民认为男女同厂“有伤风化”,该厂“夺人生业”,状告到县衙,县衙一度令其停业,被迫迁往澳门,1887年终获许可,迁回。由此可见,当时民族工业( ) 
    A、无法与外国竞争 B、一直得到政府支持 C、造成了大量失业 D、生存发展环境艰难
  • 12. 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白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从材料折射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正处于( ) 
    A、萌芽时期 B、初步发展 C、黄金时期 D、衰落时期
  • 13. 下侧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反映出( )                                                                                          
     

     清朝旧习俗 

     
     

     民国新习俗 

     
     

     跪拜礼 

     
     

     鞠躬、握手 

     
     

     “老爷”“大人”称谓 

     
     

     “先生”称呼 

     
    A、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B、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C、保守封闭占据主流 D、等级思想根深蒂固
  • 14. 如图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示意图,对该图解释不正确的是( )
    A、“1”阶段的产生得益于政府开展“洋务运动” B、“2”阶段的发展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 C、“3”阶段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制造业和采矿业 D、“4”阶段的萧条是由于欧洲列强又卷土重来
  • 15. 观察图片,可知服饰体现了( )                                                    
     

     

     
     

     清代官服补子,文官飞禽,武馆走兽,象征不同品级 

     
     

     

     
     

     中山装,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宪法,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 

     
    A、艺术审美 B、政治诉求 C、国力强弱 D、经济水平

二、非选择题 

  • 16.  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一直致力于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针对传统的本末观,洋务官僚和维新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人公开打起了“商战”的旗号,提出了“商本”的口号,把振兴工商业和富国强兵联系在一起。李鸿章认为:要自强,就必须有新的生财之道,开辟新的财源;要开财源,莫如振兴商务。王韬认为:“商富即国富”,要“恃商为国本”。薛福成指出,“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他们把振兴工商业和抵御外国侵略联系在一起,认为外国船坚炮利的基础在工商,中国应改变传统的观念,向西方学习,致力于工商。 

    ——摘编自王鲁英《论洋务运动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渗透与扩张,从而对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张謇急于建立庞大的企业体系,投资领域过于宽泛,其结果不仅影响了大生纱厂的正常生产,还导致整个大生资本集团的恶性信用膨胀。 
    由于一直找不到解除困境的良策,整个大生资本集团的亏损越来越严重。到1925年,仅大生一厂的债务就已高达900余万两,大约是其资本总额的260%。是年7月,上海方面的中国、交通、金城、上海四行和永丰、水聚钱庄组成债权人团,全部接办了大生各厂,大生企业系统实际上已宣告破产,1926年,(致力于实业救国的)张謇在南通与世长辞。 

    ——摘编自朱英《张謇:“状元资本家”的商海生涯》

    材料三: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 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座城市从此成为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舞台。 

    ——摘编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官僚和维新知识分子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其主张是否达到富国强兵目的。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张謇没能实现“实业救国”的主要原因。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中国共产党“一大”胜利召开后,中国革命的最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