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年化学中考二模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国古代文明与技术,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下列古代工艺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烧制瓷器 C、粮食酿酒 D、火药爆炸2.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从不同层面、运用多种方法共同推进,其中没有直接贡献的是A、植树造林 B、开发风能 C、燃煤脱硫 D、节约用电3.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标志是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4. 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 5G 折叠手机。塑料属于( )A、复合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5. 某同学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取用药品 C、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D、
铁丝燃烧
6.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熟石灰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氮气化学性质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C、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于炼钢、航天 D、活性炭吸附性强,用于冰箱除异味7. 从化学视角对下列诗词、俗语、成语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不断运动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百炼成钢”:降低生铁中碳元素含量 D、“釜底抽薪”: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8. 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常温下pH<7的雨水呈酸性,则pH<7的雨水都是酸雨 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起保护作用9. 我国科学家提出由二氧化碳和甲烷转化为乙酸(CH3COOH)的能化反应历程,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模型中的短线仅代表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分子数目均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 某课题组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5g白磷加入试管中并将试管置于60℃热水中,t3时,推注H2O2溶液,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 B、t4时温度大于t2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C、t3~t4对应温度升高说明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D、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和防止生成的P2O5污染空气二、选择题组
-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食盐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加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碘酸钾()。碘酸钾受热易分解,会影响人体对碘的吸收。低钠盐是在加碘盐中添加一定量KCl,适用于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加铁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亚铁盐,如 , 加“硒”食盐中添加有亚硒酸钠(),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
(1)、加碘盐中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原子在反应中易失电子 C、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g(2)、下列关于加“硒”食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钠、硒、氧三种元素组成 B、属于氧化物 C、硒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应多吃含硒营养品 D、中硒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3)、科学膳食,有助于维持人体内各元素之间的相对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加铁盐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B、烹饪时尽早加入加碘盐,利于充分溶解 C、加碘食盐可用于检验淀粉 D、食用加锌盐可以预防佝偻病三、多选题
-
12. NaOH、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结合图表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NaOH
20℃
40℃
20℃
40℃
水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
A、如图曲线表示NaOH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曲线 B、将通入NaOH的酒精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C、40℃时,将30g NaOH投入到50g酒精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70g D、40℃时,将NaOH和在水中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多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aCl固体中含有的少量
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B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
C
检验中是否混有
通入稀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D
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取样,分别灼烧,闻气味
A、A B、B C、C D、D四、简答题
-
1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1)、《蜀都赋》中有“火井沈荧于幽谷,高焰飞煽于天垂”描写的是天然气燃烧的现象,天然气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天工开物》中记载:“宜捣蒜或白矾少许,投入水缸中。”白矾即明矾,化学式为 , 根据化合价的计算可知m= , 明矾在净水过程中的作用是。(3)、古代造纸工艺的其中两步为“浸灰水”和“抄纸”。“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浸灰水”的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抄纸”的目的是除去纸浆中的泥沙及粗纤维等杂质,“抄纸”一步相当于操作(填实验室常用操作名称)。(4)、“春雷响,万物长”,农民将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能储存在淀粉中,淀粉属于营养物质中的。15. 2023年春晚的《满庭芳·国色》节目点燃了国人复古寻色的热潮。小智同学以“青”为线构建铜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图。(1)、要实现“丹青”到“绿青”的转变,需要铜与氧气、水和同时接触。(2)、“绿青”、“玄青”可分别与某物质充分反应转化为“曾青”,该物质为 , 反应⑦的实验现象是 ,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3)、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曾青”在农业上的用途有。(4)、“丹青”和“玄青”可以相互转化,④⑤两个变化的共同点是(填序号)。
a.相同的基本反应类型
b.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五、综合应用题
-
16. 对人类有着重大影响,同学们对的制取及相关知识进行如下探究。(1)、配制10%的稀盐酸
①计算:市售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通常为37%。配制185g10%的稀盐酸,需要37%的浓盐酸质量为。
②配制:用量筒取浓盐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配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量取所需浓盐酸和水于烧杯中,用(填仪器名称)搅拌,充分混合。
(2)、的实验室制取(可供选择的部分装置如图)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上述装置中能起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效果的是(填字母)。
②若用E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则E中盛放的试剂为。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3)、的性质探究:实验结束清洗仪器,某同学发现“试管中变浑浊的石灰水又澄清了”这一现象。【查阅资料】
a.二氧化碳与水、碳酸钙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可溶于水。
b.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
【实验验证】该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持续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用电导率传感器采集数据,如上图所示。
【分析推理】
①实验中0~10s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的电导率降低;10s后浑浊的液体又逐渐变澄清,溶液的电导率上升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与原澄清石灰水相比,15s后的溶液中,浓度降低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六、科学探究题
-
17. 学习小组的同学们需要用草木灰给农作物施肥,其主要成分是一种钾盐,同学们进行如下实践研究。(1)、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生成的气体可使变浑浊,由此可以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2)、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水浸洗,过滤,得到澄清的草木灰浸出液。草木灰浸出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草木灰浸出液显性,因此草木灰要避免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否则会。(3)、【查阅资料】草木灰中还可能含有硫酸钾、氯化钾等。
【活动一】
探究草木灰中是否含有硫酸钾、氯化钾。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
步骤1:取少量澄清的草木灰浸出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 说明草木灰中含有硫酸钾。
步骤2:取少量步骤1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草木灰中含有氯化钾。
(4)、【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步骤1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5)、【活动二】提取钾盐。第1步:燃烧秸秆,收集草木灰,称取20.00g:第2步:用60℃水浸洗草木灰(如图1)并过滤,浸洗滤渣2次,合并滤液和洗涤液;第3步:蒸发结晶,烘干得到9.90g固体,计算并绘制得到如图2所示钾浸取率曲线。“水浴”的目的是。
(6)、根据图2信息,从节能与省时方面考虑,提取草木灰中的钾盐比较适宜的方法是。(7)、【活动三】测定碳酸钾含量。取活动二中所得9.90g固体按图3进行实验。实验中需缓慢滴入稀硫酸的原因是;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处使用球形干燥管的目的是。
(8)、称量图3中反应前后烧杯和其中溶液的总质量,增重2.64g。计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9)、【知识应用】我国秸秆产量巨大,可作为生物质发电的原料,还可利用其燃烧发电产生的草木灰提取碳酸钾,其优点有(写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