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历史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8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据典籍记载,下表是先秦时期被征服者向征服者承担义务的变化过程。
    时间义务的名称义务的内容
    商代以前藩属部落贡以方物
    商代强制代耕公田
    什一而说,天下通行

    这反映了( )

    A、国家组织形式日渐紧密 B、铁器牛耕逐渐推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D、宗法观念日益增强
  • 2. 南越王赵眯(公元前137年至公元前122年在位)墓中出土了丰富的考古材料。下表各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出土器物上出现了“少内”“乐府”“长乐宫”等汉朝使用的官职、机构、建筑名称。

    南越国处于汉中央直接管辖之内。

    B

    出土的圆睢玉舞人,展示了越族女子身穿汉服跳舞的形象。

    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C

    出土来自波斯的银盒、非洲大象牙素盒、熏炉和深蓝色玻璃片。

    广州成为当时中外贸易的唯一中心。

    D

    出土汉代针刻填色的象牙卮,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针刻线画精品。

    汉代的牙雕工艺发展成熟。

    A、A B、B C、C D、D
  • 3. 根据《唐律疏议·名例律》,外国侨民犯法有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同类相犯,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则“以法律(唐律)论”。这表明唐朝( )
    A、坚持德主刑辅的管辖原则 B、沙外司法的混乱 C、外国侨民得到了特殊照顾 D、兼顾主权与外俗
  • 4. 据史料记载:“殿庐幕次(宋代政治活动中的等待场所),三司官为一幕,枢密院为一幕,两省官为一幕……御史中丞则独设椅子坐于隔门之内”。这表明( )
    A、御史台是最高行政机构 B、武将参政权力被彻底剥夺 C、空间分割体现事权分化 D、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浓厚
  • 5. 据史料记载,清初的广州“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田每亩,荔枝可二十本,龙眼倍之”……与其他珍奇特产,大量输往外地。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已经瓦解 B、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 6.  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经费主要由朝廷向各省摊派,称为“协饷”。自行征收和管理厘金的东南省份是摊派重点,拖欠协饷的省份事后被朝廷勒令偿还左宗案的国内外贷款。这说明( )
    A、财政支持决定了西征成败 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同时并存 C、清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减少 D、东南省份与中央的矛盾被激化
  • 7. 1921年2月,蔡和森在写给陈独秀的信中称:“有人说中国没有大中产阶级,阶级战争用不着的,固然是忘记了外国资本家早已成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主人。”他意在强调中国( )
    A、在经济上依附于帝国主义 B、无产阶级深受外国压迫 C、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必然性 D、革命目标是反帝反封建
  • 8. 1937年,中外冰箱品牌大打商战,面对德国的奇异、美国的惟是顶好等品牌,国产的北极牌电冰箱在报刊社教:“在中国制造、用中国人工、 用外国技师、她关前来品、定价极低廉”的广告语,热销一时。这反映了(   )
    A、列强经济侵略下国货的积极应对 B、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总体提升 C、社会传媒与近代生活方式相促进 D、近代科技革命促进制造业转型
  • 9. 如表 新中国成立初期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1949-1950年)的建交情况
    建交国家国家性质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越南、缅甸社会主义
    印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资本主义

    据此可知( )

    A、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求同存异外交方针得到初步实践 C、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已宣告失败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平等互利
  • 10. 1978年底广州市政府针对市民吃鱼难的问题,率先放开了部分水产品市场,实行自由购销,价格随行就市。据此可知广州( )
    A、城市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B、政府彻底打破了指令性定价格局 C、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从流通领域打开传统体制的缺口
  • 11. 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尼罗河三角洲气候炎热,服饰以亚麻为主;而居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气候较冷,羊毛服饰占据主流。亚历山大东征后,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希腊人的穿戴中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也较为普遍。这说明( )
    A、地中海阳隔导致南北两岸文化差异 B、碰撞促进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 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埃及文明的进步 D、亚历山大推行希腊化成效突出
  • 12. 16世纪,法国思想家博丹主张国家内部必须存在某种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即“主权”,并指出只有当主权得到普遍承认时,一个国家才算是真正建立起来。这主张( )
    A、强化了绝对君主制 B、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C、体现了人民主权论 D、要求突破中世纪的政治结构框架
  • 13. 18世纪,英国涌现出许多休闲城镇。下表为不同时期舒兹伯利居民的就业结构表。这说明当时( )
    表  1700-1775年舒兹伯利镇居民的就业结构
     1700-1725(%)1750-1775(%)
    皮革业18.19.9
    纺织业9.55.7
    服务、专业人员4.58.5
    休闲部门人员19.935.7
    有闲阶层718.4
    A、重商主义影响深远 B、民众就业观念突变 C、中间阶层日益壮大 D、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 14. 有学者就一战期间各国媒体的宣传指出:整个战争中一个最惊人的事情就是一个政府很容易用近代技术使人民相信谎话,尽管这个民族是有理智的,是有自由主义和民主化背景的。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战争摧毁了民主和自由主义 B、近代技术助推了歪曲的宣传 C、群众意志决定了战争的进程 D、媒体宣传促进民族主义兴起
  • 15.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宣传画《玉米是粮食的来源》,该漫画表明( )
    A、农业集体化成果显著 B、苏联模式已被彻底打破 C、苏联食品物资的紧缺 D、卫国战争具备物质基础
  • 16.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一些国家的高科技企业进行所谓的审查并施加遏制,大批外国高新技术企业被外人“实体清单”。由图可知,近年来( )

    A、经济问题深陷政治困境 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经济主流 C、高新科技企业失去活力 D、美国外交以对外扩张为核心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17. 20世纪末,在印尼附近水下考古发现一艘公元9世纪的沉船——“黑石号”,出土了大量来自唐朝扬州、明州和广州的货物。其中两件瓷器“盈”字款绿釉碗和“进奉”款白釉彩盘是出自宫廷还是民间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玄宗时,多贯赐妃嫔和大臣。负责管理赋税的王供“岁进钱宝百亿,便入内库(又称百宝大盈库),以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开启官吏向皇帝进贡之风。……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九月,出(售卖)内库罗绮、犀玉、金带之具”,用以补充军费开支。

    ——据《旧唐书》

    材料二  唐朝“盈”字款的瓷器多为白瓷。“盈”、“进奉”、“翰林”款等宫廷属性明显的瓷器多见于唐长安大明宫等宫廷遗址之中,但在西明寺、长安新昌坊及河北易县等非高级贵族的唐墓中也有发现。

    ——摘编自齐东方《“黑石号”沉船出水器物杂考》

    材料三  大历元年(766年),代宗生日,“诸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直缗钱二十四万。”肃宗、代宗以后,进奉者多以节度使为主,德、宪二朝进奉的区域集中于东南江淮诸道。

    ——项坤鹏《“黑石号”沉船中“盈”、“进奉”款瓷器来源途径考》

    (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盈”字款绿釉碗和“进奉”款白釉彩盘这两件瓷器的出处并说明理由。
    (2)、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探究瓷器的出处”这一问题对于研究唐朝历史有何具体价值。
  • 1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摘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日 )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简析《讲话》在人民解放斗争中发挥的作用。
    (2)、材料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提取其中一条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革命年画”出现的原因。
    (3)、你要创作一幅20世纪40年代延安地区的“革命年画”,简述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要求:设计符合时代特征,结合具体史实)
  • 19.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格,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推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统购统销制度,提高粮食和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至1985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对减贫扶贫做出巨大贡献。1986年,中央组建了专门的贫困治理机构,各级地方政府也随之成立扶贫机构。1994 年通过划定贫困县缩小扶贫瞄准目标,使扶贫资源能够向贫困地区倾斜。1986—2000年,中央对贫困县投入专项资金累计达144.25 亿元。到200年,贫困人口下降为46224 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到2253.4 元。2013 年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方略,到2021年中国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据刘伟,韩喜艳《建党百年来的中国扶贫:历程、机制与成效》等

    (1)、根据材料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说明1978年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意义
  • 20.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表为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表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时期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

    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波斯人》中把希腊的自由、民主、胜利和波斯的专制、奴性、失败对立起来。

    14-16世纪

    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和日本。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金银满地、富庶无比的中国。

    17-18世纪

    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风靡欧洲。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中国社会是和平理性的理想社会。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上半叶

    在欧洲人的认识中,西方与东方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述。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从此历史有了标准,世界有了隔断。

    ——据黄洋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 “东方”想像》和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注: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结果希腊联军获胜。战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至少源自两段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