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共同体,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下列属于十八大以来的主要表现有( )
①推动《巴黎协定》生效
②倡议设立亚投行③推动解决局部和地区的热点问题
④正式加入世贸组织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2.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是在(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 D、不结盟国家与政府首脑会议3. “一边倒”这( )A、中苏意识形态的一致 B、美苏冷战的影响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国家利益的考虑4. 英国学者珍妮•克莱格在其著作《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在万隆播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此处的“开花结果”指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5. 1978年,我国作出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针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确立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思维,逐步形成并践行“和而不同”“和谐世界”“互利共赢”“命运共同体”等总体外交理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外交理念( )A、是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升的结果 B、因中美两国正式建交而最终形成 C、以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为前提 D、改变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门6.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第一次提出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外交准则是(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反对霸权主义7.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次会议又称为(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开罗会议 D、巴黎和会8.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另起炉灶” C、多边外交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 周恩来在阐述新中国初期的一项外交方针时,曾评价它“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据此可知这一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0. 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疑”。这次会议( )A、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B、消除了各国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加强了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11. 据统计,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例,1950年仅为25%,1953年上升到76%。这一变化( )A、是“一边倒”政策影响的结果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保证了朝鲜战争的胜利 D、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和封锁12. “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这里的“它”是指(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求同存异”方针的制定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13. 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曾经在中国十分流行,但到1984年,邓小平说“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当今中国强调“和平崛起”,强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通过对以上观点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
A、“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已经完全过时 B、强调只有先壮大国家实力,才能争取主动 C、二者都是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D、中国承诺永远不会对周边弱国采取军事行动1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借助“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开启了当时举步维艰的中日关系;审时度势,通过“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通过“互通有无”促进了与西欧国家官方外交的建立;提供经济援助,“细水长流,稳步前进”拉近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上述材料表明中国( )A、积极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B、不断丰富多边外交的内涵 C、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15. 以下是为纪念《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而发行的“纪”字头邮票,以下关于该条约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苏结盟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为中国的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基石
③表明中国在两极格局下“一边倒”向了苏联
④有利于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下列几幅图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①“五星红旗在联合国飘扬”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什么成就?有何意义?(2)、请给图②加一个合适的标题;按照时间先后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排序。(3)、图③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洋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
——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
材料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国公民和企业走向海外的数量屡创新高。“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利益独享的地带,而是各国利益共享的地带。建设“一带一路”,充分彰显了中国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有助于我国同沿线国家一道,推动政治、经贸、人文、安全各领域合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真正使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4日《“一带一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交汇桥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及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依据及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