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名校调研(省命题A)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水母是一种美丽的腔肠动物,但我们不能直接触碰以免遭受攻出,原因是其体表分布着( )
    A、鳞片 B、黏液 C、外骨骼 D、刺细胞
  • 2. 某同学在清澈的小溪里发现了一个蠕动的小动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小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这个小动物可能是(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功物
  • 3. 血吸虫与蛔虫都是常见寄生虫,关于两种动物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身体都呈辐射对称 B、运动器官都发达 C、生殖器官都发达 D、消化器官都发达
  • 4. 下列关于蚯蚓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 B、取食植物根系,对植物生长不利 C、排出的粪便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D、可以加工成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 5. 缢蛏、章鱼等动物的形态各异但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因为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有贝壳 B、都用肺呼吸 C、都有外套膜 D、都有口无肛门
  • 6.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校园草丛中观察到一些小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 7. 蝗虫适于生活在干燥的陆地上,在它的形态结构中,防止水分散失的是(   )
    A、体表的大量鳞片 B、身体的体节 C、坚硬的外骨骼 D、覆盖全身的表皮
  • 8. 在鱼缸内饲养金鱼,如果数量过多,金鱼会出现“浮头”现象,并很快死亡,那么金鱼死亡的原因是( )
    A、氧气不足 B、食物不足 C、水量不足 D、相互攻击
  • 9. 我国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可以混合放养的主要原因是( )
    A、它们的食性不同,生活的水层也不同 B、它们的食性相同,生活的水层不同 C、它们的食性不同,生活的水层相同 D、它们的食性相同,生活水层大致相同
  • 10. 小亮在北京动物园参观两栖爬行馆时,发现青蛙,蝾螈等两栖动物的皮肤都很湿润,而蜥蜴、龟等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够分泌黏液,使皮肤保持湿润 B、蝾螈的皮肤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C、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D、龟甲厚实坚硬,可以保温,有助于维持恒定的体温
  • 11. 某同学根据某一标准把6种动物分成两个类群(如表)。你认为他分类的依据是( )

    类群Ⅰ

    鲫鱼,朱鹮,金丝猴

    类群Ⅱ

    河蚌,蝗虫、蚯蚓

    A、休温是否恒定 B、体内是否有脊柱 C、生殖方式不同 D、生活环境的不同
  • 12. 如图为某种动物牙齿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悦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犬齿,有利于撕咬食物 B、②是门齿,有利于切断食物 C、③是臼齿,有利于咀嚼食物 D、该动物可能是肉食性动物
  • 13.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的原型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大熊猫在分类上判断其为哺乳动物,主要依据是( )
    A、体内受精 B、用肺呼吸 C、胎生、哺浮 D、体温恒定
  • 14. 乌贼在遇到敌害时会释放一种“墨汁"以阻挡敌害视线,然后迅速逃跑。乌贼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攻击行为 B、学习行为、防御行为 C、学习行为、攻击行为 D、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
  • 15.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从获得途径方面分析,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
    A、老马识途 B、乌鸦喝水 C、山雀偷奶 D、蜘蛛织网
  • 16. 豹猫是一种哺乳动物,近年来相继在北京松山和野鸭湖地区被监测发现。豹猫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习惯昼伏夜出,活动比较隐蔽 B、经过多次试探后不再害怕监测设备 C、幼崽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 D、通常在每年的春夏两季进行繁殖
  • 17. 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
    A、社会行为 B、领域行为 C、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
  • 18. 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跳舞传递蜜源信息 B、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 C、蚂蚁找到食物后留下气味 D、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进行交配
  • 19. 在稻田中放养青蛙的好处不包括( )
    A、能为水稻传播花粉 B、有效减轻农作物的虫害 C、保持生态平衡 D、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 20. 猫屎咖啡是由麝香猫在吃完咖啡果后排出的咖啡豆,人们再把咖啡豆从粪便中提取加工制作而成,未被捡取的咖啡豆则会发育成新植株。此事例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 21. 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了解并保护它们。为此,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观察蚯蚓"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步骤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条活蚯蚓,可以发现其身体是由许多相似的环形构成,这可使它的躯体运动更加灵活。如图所示(填字母)端是蚯蚓身体的前端。
    (2)、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 , 能与体壁内的肌肉配合,使身体蠕动。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湿润、黏滑,这是因为蚯蚓通过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4)、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如何处理?
  • 22. 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设计完成“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来研究动物行为,其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下:

    记录内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找到食物时间

    148秒

    106秒

    74秒

    “尝试与错误"次数

    4次

    4次

    2次

    (1)、实验应选择未经训练的小白鼠来进行,实验前应使小白鼠处于状态。
    (2)、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行为。
    (3)、如果换一只小白鼠做实验,它找到食物的时间和“尝试与错误!"次数可能与这只小白鼠不同,这说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学习能力受(填“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影响。
    (4)、蚯蚓走简单的“T”形迷宫,大约要经过200次尝试才能找到食物,小白鼠的“尝试与错误”次数远远小于蚯蚓,这说明
    (5)、这项活动对你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 23. 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都是相适应的。观察下面的鱼与鸟的形态图,回答下列问题。

    (1)、鱼和鸟的体形呈型,有利于减少它们运动时的阻力。
    (2)、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3)、鸟的前肢变成 , 而且发达,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鱼用呼吸,鸟用呼吸,而且鸟有辅助呼吸。
    (5)、鱼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是动物,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动物。
  • 24.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将中长跑、球类等作为中考测试题目,测试中,我们需要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才能完成一系列的运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关节结构模式图,关节外面有[b]包裹,所以关节很牢固。关节面表面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可缓冲运动时两骨间的撞击。此外[c]内含有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变得很灵活。
    (2)、伸肘时,图2中①处于(填“收缩”或“舒张”)状态。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骨酪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3)、图3中A、B表示一块肌肉两端的(填“肌腹”或“肌腱”),则B应该连在(填“1”或“2")上。
    (4)、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系统)的调节。
  • 25. 秋天,长白山地区的松子成熟了。红松种子大而结实,依靠重力自然坠落传播不远。那红松是如何来繁衍的呢?请阅读资料分析作答。

    资料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组成复杂,有各种高大的乔木(如红松)、低矮的灌木和大量的草本植物,树上生长着各种昆虫,昆虫主要吃植物的茎和叶;千姿百态的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松鼠以植物的果实为食;而松鼠又是鹰的食物鹰也捕食其他鸟类。

    资料二:松鼠在秋季总是大量收集松子,一次将三五颗塞入颊囊,再埋到隐蔽处作为冬粮。冬天的雪一盖,总是有一些“粮仓”被遗忘,过段时间松子就自然发芽了。

    资料三:每到松子丰收年份,就有数万人非法进入保护区打松子,引发“松子大战”。松子被大量掠走,导致一些动物饿死、逃亡。由于人类拿走了大部分松子,所以长白山里面几乎见不到自然萌发的红松幼树了,红松的量只能靠人工林填补,然而人工林容易爆发虫害。

    (1)、资料一中红松通过作用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储存在松子中。以松子为食的松鼠将摄取的食物转变成自身能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因此松鼠作为消费者可以促进自然界的
    (2)、资料二中松鼠储存松子的行为从获得方式上来看,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决定的,使动物能够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后代。
    (3)、资料三中人们与动物进行“松子大战”,给长白山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请针对当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