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题各2分,本大题共16分。)

  •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粉笔写字 B、用冰来冷藏食品 C、氩气通电发光 D、氮气用于食品包装袋中延长保质期
  • 2. 由“H2O”获得有关水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B、一个水分子 C、氢、氧元素间的质量比为2:1 D、水是由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
  • 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三个二氧化硫分子:2SO3 B、铝离子:Al+3 C、两个氢原子——H2 D、氧化铁——Fe2O3
  • 4.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
    A、氯化钠(NaCl) B、次氯酸钠(NaClO) C、氯酸钠(NaClO3 D、亚氯酸钠(NaClO2
  • 5.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中,水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B、日常生活中净水常用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等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水与冰块混合得到的物质是纯净物
  • 6.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物质

    分子个数

    体积

    64g二氧化硫

    约6.02×1023

    22.4L(0℃/101kPa)

    124.1L(20℃/101kPa)

    11. 2L(0℃/202kPa)

    A、二氧化硫分子质量很小 B、闻到二氧化硫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运动 C、温度升高,二氧化硫分子体积变大 D、压强变大,二氧化硫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7. 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碘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一个碘原子的质量是126.9g B、碘原子核内质子的总质量等于核外电子的总质量 C、通过最外层的电子数,可以看出碘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 D、碘离子(I-)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
  • 8.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装置一装置二

    A、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结束后要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若硬质玻璃管的体积是40mL,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是20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是12mL,则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0% D、装置二设计优于装置一,它能让空气更易流通且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完全耗尽
  • 9.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检验氯化钠溶液是否饱和

    不改变温度下,加入少量的氯化钠,看是否溶解

    B

    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过滤

    C

    空气和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D

    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加水,搅拌

    A、A B、B C、C D、D
  • 10.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

  • 11. 按要求用符号回答下面问题:
    (1)、由氧原子形成的离子
    (2)、由氧元素组成气体单质
    (3)、由氧元素与碳元素组成的一种污染气体
  • 12. 室温下,分别向A、B、C、D装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所加固体的质量分别为20g、15g、10g、5g,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填序号,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若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3)、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 13.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图I图II

    (1)、图I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上述微粒共表示种元素。

    ②上述五种微粒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原子是(填字母序号)。

    ③上述五种微粒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微粒符号)。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由图Ⅱ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4. 现有①铜粉②液氧③澄清石灰水④水蒸气⑤五氧化二磷⑥空气⑦氮气,其中(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单质的是
    (3)、属于化合物的是
    (4)、含有氧分子的是
  • 15. 2020年8月4日18时许,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大爆炸,爆炸或与硝酸铵储存不当有关。硝酸铵呈无色无味的透明晶体或白色晶体,极易溶于水,在农业上常用作化肥,在400℃以上时,会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生成氮气、二氧化氮和水,请回答:
    (1)、硝酸铵的物理性质有
    (2)、硝酸铵在400℃以上爆炸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三、实验与探究(共11分)

  • 16.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

    实验I实验Ⅱ实验Ⅲ

    图2

    (1)、实验I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 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则原因可能是:。(任答一条即可)
    (2)、实验Ⅱ所表示的净水操作的名称是 , 该方法得到的水是(填“硬水”或“软水”)。
    (3)、实验Ⅲ中D为电源的(填“正”或“负”)极;将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如图2所示,则由图看出,A气体是
  • 17.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

    资料信息: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②已知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溶液变红,氨气的水溶液(氨水)具有碱性。

    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活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如图,在烧杯A中装有10mL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一段时间后,烧杯B中的现象是
    (2)、探究:是什么物质使酚酞试液变红。提出猜想:

    猜想①:A烧杯中浓氨水中水蒸气,部分进入B烧杯,使酚酞变红;

    猜想②:A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进入B烧杯,使酚酞变红;

    猜想③:A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进入B烧杯,与水结合形成氨水后,氨水使酚酞变红。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①不符合题意,理由是

    (3)、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是否符合题意,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善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两张滤纸分别用酚酞实验浸泡,然后悬挂晾干

    一张晾干的滤纸a直接放入盛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滤纸a

    猜想③符合题意

    另一张晾干的滤纸b先滴加几滴蒸馏水,然后放入盛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滤纸b

    (4)、拓展延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证明了分子的性质。

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

  • 18. 碳酸钙是我们常见的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常用来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粉末,工业称苏打(也叫纯碱),是食用碱的主要成分,广泛使用于洗涤剂生产。

    (1)、碳酸钙的化学式量为
    (2)、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填“>”“<”或“=”)碳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 19. 小明配制的是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图是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小明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和烧杯的总质量为克。
    (2)、若在实验中③采取此操作,配得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用托盘天平正确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最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向右移动一点游码
    (4)、向小明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加入10g氢氧化钠完全溶解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