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四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如图是深圳某住宅小区门口栏杆的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可将栏杆逆时针拉起来,如图四个选项中的杠杆与它类型一致的是( )

    A、钓鱼竿 B、核桃夹 C、天平 D、开瓶器
  • 2. 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 B、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越大 C、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 3. 如图所示是扔实心球的四个过程,其中手对实心球做功的过程是( )

    A、 B、 C、 D、
  • 4. 开明中学大课间举行2分钟跳绳活动,同学们每天坚持练习,试估测一位同学每一次跳绳时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
    A、3J B、30J C、300J D、3000J
  • 5. 用如图所示的四种简单机械,将同一重物从低处匀速提升到高处,在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 6. 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均施加大小相等的拉力F , 将AB两个不同的物块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 , 已知AB两物块重分别为GAGB , 动滑轮重为G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B、物块A的重力大于物块B的重力 C、G0=GB , 则甲、乙滑轮组一定都是省力机械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GA2F×100%
  • 7. 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将其抬起时所用的力如图所示,抬至竖直位置所做的功分别为WW , 则( )

    A、F>FW>W B、F<FW=W C、F=FW<W D、F>FW<W
  • 8. 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传统提水工具“桔槔”,用绳子系住一根直的硬棒的O点作为支点,A端挂有重为40N的石块,B端挂有重为20N的空桶,OA长为1.2m,OB长为0.6m。使用时,人向下拉绳放下空桶,装满重为100N的水后向上拉绳缓慢将桶提起。硬棒质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桔槔为省力杠杆 B、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拉力为20N C、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桔槔为费力杠杆 D、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拉力为40N
  • 9. 科普活动中,老师为同学们表演了一个“自动爬坡“实验,惊艳了全场。该实验如下:将一个用轻质泡沫做成的圆环,轻轻放在一个斜坡上,结果发现圆环不但没有滚下,反而加速滚上了斜坡。揭秘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内部镶嵌了一个小铁块的圆环。在圆环加速滚上斜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环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圆环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C、圆环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D、圆环受到的支持力是由泡沫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 10. 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质量为300kg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N,物体在10s内移动1m。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1倍。不计绳重和滑轮组内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 B、动滑轮重为100N C、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20W D、增大物重机械效率不变
  • 11. 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地面上的运动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vt图象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下列的分析正确的是( )

    A、36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9N B、06s内拉力的功率逐渐变小 C、03s内拉力做功为9J D、10s拉力的功率为6W
  • 12. 杆秤作为华夏国粹,它制作轻巧、使用便利,如图所示,是小阳同学制作的杆秤的示意图,使用时将货物挂在秤钩上,用手提起BC(相当于支点)处的秤纽,移动秤砣在秤杆上的位置,当秤杆水平平衡时,可读出货物的质量。秤砣最远可移至D点,此秤最大称量是10kg。秤杆、秤钩和秤纽的质量忽略不计,ABBCBD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秤砣的质量是0.4kg B、提起B秤纽,可以达到最大称量 C、距离C12.5cm , 有两个刻度,分别为1kg3.1kg D、如果秤砣磨损,用该秤称量货物质量偏小
  • 13. 如图甲所示是剪高处树枝的剪刀,将其套在竹竿上,拉动绳子一端就可以剪下高处的树枝。这个剪刀上的滑轮是 (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 , 它起到 的作用;

  • 14. 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能绕O处转轴自由转动(不计摩擦).现有拉力F1始终水平方向、拉力F2始终与杆垂直和拉力F3始终竖直向上,分别作用在木棒最下端,使木棒由A处缓慢地抬升到B处,在此过程中,拉力(选填“F1”、“F2”或“F3”)的大小保持不变;抬升木棒的过程中,三拉力所做的功(选填“F1大”、“F2大”、“F3大”或“一样大”)

  • 15. 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400N的力把重1600N的木箱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木箱所受摩擦力大小为N。

  • 16. 有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做不同的运动:甲在空中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 乙沿斜面匀速下滑,丙在水平面上做曲线运动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在这三个物体中,机械能总量不变的是 , 动能不变而势能减少的是
  • 17. 如图,同一小球在同一高度以相同速度向三个不同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 , 设小球刚落地时的速度分别为vlv2v3 , 则vlv2v3的大小关系为

  • 18. 重450N的箱子,在20N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N,箱子受到的阻力大小为N。如果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该箱子,拉力F=25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箱子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W。

      

  • 19. 如图所示,重10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10s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F所做的功是 J , 拉力F的功率是 W ,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 N(不计绳重和滑轮重)

  • 20. 建筑工地上,工人利用杠杆提起重物。如图所示,杠杆AOB在竖直拉力的作用下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OB=31 , 物体的重力为1600N ,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 , 此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5×104Pa。若工人的重力为700N , 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N , 工人最多能拉起 N的重物(杠杆与绳的自重、转轴上的摩擦均不计)

  • 21. “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图所示,一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的是一根弹性橡皮绳。当人下落至图中Q点时,橡皮绳刚好被拉直,那么,在人越过Q点继续向下的过程中,人的动能将 , 重力势能将 , 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将(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或“不变”)

  • 22. 1016日,为世界脊柱日如图人的脊柱起着支撑头部的作用,颈部肌肉连接颈部和头部,并控制着头部的运动。长时间低头会对颈椎和颈部肌肉造成损伤,人低头时头部的脊椎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分析问题:

    (1)、人在低头过程中,头部的重力的力臂 (选填增大或减小)颈部肌肉群对后颅向下的拉力 (填增大或减小)若将拉力看作动力,这是一个 杠杆,头部向下弯曲度增大颈椎所受的 增大;
    (2)、结合以上分析,给出一条保护颈椎健康的合理建议 ,
  • 23. 图甲是小明自行车的手闸,其中ABO可视为一种杠杆,简化示意图如图乙,O为支点,F2为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 24. 利用图中的滑轮组,用200N向下的拉力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请画出滑轮组中绳的绕法。

  • 25. 如图所示,AC为杠杆,O为支点,在B点处挂一个重物,请画出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平衡时,受到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动力臂L1

  • 26. 一辆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货车,货车(含驾驶员)空载时重为3×104N , 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车总重的0.05倍。求:
    (1)、货车空载行驶时所受的阻力;
    (2)、货车空载时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s内货车牵引力做的功;
    (3)、当货车装载7×104N重的货物,以80kW的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货车行驶的速度。
  • 27.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各地的基础设施项目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工建设。如图所示,某建筑工地上,工人通过固定在斜面顶端的滑轮组把工件匀速拉上斜面。已知斜面高h=6m , 长L=10m , 工人施加的拉力F=600N , 工件的质量m=250kg , 工件沿斜面上升的速度v=0.5m/s;若不计工件和滑轮组长度,忽略绳和动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滑轮与轮轴间的摩擦,g取10N/kg。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P;
    (2)、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η
    (3)、工件所受斜面的摩擦力f。
  • 28.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此时我们常把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调,直至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2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g=10N/kg)
    (3)、如图丙,保持A点所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缓慢转到b位置,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拉力F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下列三个因素中,不会影响探究结果的是____ 。
    A、铁架台没有放在水平桌面上 B、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刻度盘之间摩擦较大 C、实验所用的钩码生锈
    (6)、小明用如图戊所示的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重为G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上A点,弹簧测力计作用于C点,现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杠杆的机械效率η1;若仅将弹簧测力计改挂到B点,仍将钩码竖直向上匀速提升h的高度,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2 , 则η1  η2(>”“<”“=)
  • 29. 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80%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某同学在该实验中加速向上提升重物,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 图做的;第3次实验是用 图做的。
    (3)、通过比较 (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 ;比较23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 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中使用了不同的滑轮组,还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来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用同一滑轮组匀速提升重力不同的物体,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所提升物体的重力G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不计绳重和摩擦)

     

    (5)、表格中第4次实验空格中数值:绳端移动距离s=  m;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填“高”或“低”)
    (6)、若每个滑轮的质量为100g , 第三次实验中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为 J(不计绳重)
  • 30. 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在木板上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hA=hC>hBmA=mB<mC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大小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越大,动能越大;分析比较两组实验可得出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3)、某学习小组同学做丙实验时:小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A同学建议换用表面相同但长度较长的木板,B同学建议换质量较大的木块,C同学建议换用质量比前两次实验更小的钢球,你认为不恰当的是同学的建议。
    (4)、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装成图丁所示,用同一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木块在木板(足够长)上滑行距离,能否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选填“能”或“不能”)
    (5)、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后,有同学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如图戊所示,观察到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情况是____(铁球滚动时所受摩擦力忽略不计)

    A、质量大的铁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较远 B、质量小的铁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较远 C、质量不同的铁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相同
  • 31.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农业生产汲水装置辘轳,沿用至今。如图甲是一种辘轳,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提水时,用力使大轮转动,小轮随之转动并缠绕井绳,提起水桶。

     

    (1)、如图甲所示辘轳可视为不等臂杠杆,为方便提水,它是按照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来设计的。用辘轳提水的某时刻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它的支点是“A”“B”或“C”中的 点。
    (2)、设大轮与小轮的半径比为31 , 水桶受到的总重力为90N。使周长为3m的大轮转动一圈,水桶匀速上升,井绳对水桶做功 J;若要使辘轳静止在图乙所示位置,作用在C点最小的力应为 N(不计井绳的粗细和自重) 
    (3)、图丙所示水龙头开关的设计也应用了同样的原理,为了更省力,开关应选用 (选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