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chéng)。一百年来,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juān)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簇新(chù) 阔绰(chuò) 笔砚(yàn) 伤痕累累(lěi) B、勒令(lé) 淤滩(yū) 纤夫(qiàn) 不屑置辨(xiè) C、间或(jiàn) 恐吓( hè) 盘桓(huán) 如坐针毡(zhān) D、荤菜(hūn) 锱铢(zhīzhū) 侍候(shì) 天伦之乐(lún)3. 下列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一”表彰大会上,来自各行各业道德模范济济一堂 , 共庆劳动者的节日。 B、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 , 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D、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4.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 C、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 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5. 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在对待“畏惧”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说法。① ,一种是“有所畏惧”。年轻的时候,听到的多是对无所畏惧的推崇,加之年轻气盛,便总有一种大无畏的劲头。待过了知天命之年,身上的锐气消减,有些事就不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经历了这两种说法的打架,心里常常会困惑:是无所畏惧对,还是有所畏惧对?琢磨的结果是:人当有所畏惧。② ?因为人生在世不能没有理想、信念,为了追求和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人就必须有所畏惧。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 B、契诃夫俄国作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变色龙》《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 。 C、小说是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鲁迅的小说大多数在《呐喊》《彷徨》中,闰土、藤野先生、孔乙己、杨二嫂,双喜等都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D、《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文章,题目为后人所加。《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作者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7. 据提示填空。(1)、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的两句是: , 。(2)、 , 人道是,。(辛弃疾《太常引·建安中秋夜为吕淑潜赋》)(3)、 ,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4)、余立侍左右, , 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5)、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青春的岁月值得铭记。初中生活,是无比美妙的一段时光,记录着同学们成长的轨迹。有难忘的片段,更有人生的感悟。成长的足迹是那样的清晰。
离别前,依依相聚。初四(1)班同学计划于6月1日19时到21时举办“共话友情,畅想未来”的师生联欢晚会,如果大家推选你负责,请你设计活动实施的步骤。
第一步:主持人宣布活动合唱校歌;
第二步:
第三步: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6分)
-
9.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下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各句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一、二句塑造了一个落魄英雄形象,开头定格在军营中,这正是词人经历过的军旅生活
B、三、四句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啖肉奏乐的军营生活,表现了将士们豪迈热烈的情绪。
C、第五句“秋”字表现力极强,“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肃穆威严之气顿生。 D、六、七句实写词人骑着战马,搭弓拉弦的作战场景,激烈而高昂的气氛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2)、请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醉里挑灯看剑”一句。(3)、这是一首“壮词”,词人却在结尾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两者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10.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①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②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亦甚矣。”令弟子趣 ⑤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⑥,取舍不苟也夫!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诚:同“成”,实行。②廪丘:齐国地名。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⑤趣:同“驱”。⑥:万乘之君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的名节没有他显扬。
(1)、解释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
④动必缘义 缘
(2)、翻译句子。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②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3)、语段(甲)中,“乡为”和“今为”的排比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语段(甲)中的乞人和语段(乙)中的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别人的赐予,请结合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出来。11. 阅读下面说明性文本,完成下题。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
柳静
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特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40%。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鯊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 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⑦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4期,有删改)
(1)、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探究结论。【链接材料】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森林中的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太多,森林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反过来帮了鹿的忙,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选自专题《狼》,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探究结论:
12. 阅读议论性文本,回答下题。“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
赵畅
①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
②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的事。或许,有人会说,读书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为读书在有些人看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其实,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一段空闲时间再来静心读书,那只是不想读书的借口而已。
③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眼前、当下,而绝不拖到明天、后天。古人读书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说,既说明读书是一件紧要的事,也说明读书的时间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分秒必争、日积月累。电影导演谢晋从小热爱读书,自此养成每天必读书的习惯。哪怕工作到深夜,睡前一定要看上一会儿书,否则便睡不踏实。去国外访问,他最爱逛书店买书、读书。而春节回老家浙江上虞,他更是闭门谢客,奢侈地读书。勤奋读书,令他的导演生涯充满激情,充盈智慧。最近,读报看到一则消息,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会生气”的书。如果你不看它,它就会发脾气,书上的字迹两个月后自动消失。这是由阿根廷一家出版商出版的一本文学选集。它通过特殊的墨水印制好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拆封后二至四个月内,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空白。这本“不能等的书”也是在提醒每个人:书,要抓紧时间读,而不能束之高阁。
④环境好一点,或许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些。但这并非必要条件,何况,人也可以适应环境。1940年9月7日,德国空军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然而,在图书馆,有人依然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难怪丘吉尔说:“伦敦就像一头史前时期的巨兽,能够忍受可怕的创痛,虽然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也照样能生活和活动。”不囿于时间、地点、环境,伦敦人热爱读书,该是德国法西斯难以摧毁他们的心灵的重要原因,也该是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重要原因。是啊,对如饥似渴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实在不是决定因素。清朝重臣曾国藩的一番话说得再明白不过的了:“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所以,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
⑤读书,理应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里,读书的多寡依然是多数人对生活质量的评判标准和人生境界的衡量尺度。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就从“此身此时此地”开始吧!
(选自2013年1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第①段引入并分析朱光潜的座右铭,有什么作用?(2)、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到处”“依然”用得很好,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1940年9月7日,德国空军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然而,在图书馆,有人依然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
13.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题。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 , 一簇簇 , 挤挤挨挨 , 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 , 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04月19日(有删改)
(1)、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2)、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删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3)、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金黄的花蕊一团团 , 一簇簇 , 挤挤挨挨 , 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4)、文章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5)、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三、作文(50分)
-
14. 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价等),然后作文, 600字以上,文体不限。
题目:成长,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