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地理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
    A、地形影响 B、降水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洋流影响
    (2)、F地的典型地带性植被是( )
    A、热带稀树草原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荒漠
  • 2.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液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樟树对干旱环境反应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

    ①树干脱皮    ②根系枯萎    ③气孔收缩    ④大量落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3. 碳排放强度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值,能够衡量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增长之间的关系。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下图为“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特征表现为( )
    A、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 B、东高西低 C、强度相似省份分散分布 D、南高北低
    (2)、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区人口总量    ②能源利用技术    ③能源消费结构    ④城市化水平高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实施区域差异化减排是实现我国碳减排的主要措施,具体表现为( )
    A、东部地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 B、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关闭高耗能企业 C、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避免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产业转入 D、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
  • 4. 下图为2020年汛期三峡水库出入库流量及水位过程星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 )
    A、入库流量、出库流量、水位 B、水位、入库流量、出库流量 C、水位、出库流量、入库流量 D、入库流量、水位、出库流量
    (2)、与6月相比,7、8月曲线③总体上升的原因主要是( )
    A、满足三峡库区发电需要 B、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 C、提高上游河段通航能力 D、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
  • 5.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位于水蚀、风蚀交错区。该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3.4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65.4毫米。自1998年起该县在荒山及坡地营造水土保持林,主要造林树种有刺槐、山杏、油松、沙棘(灌木)等。受自然条件和植被生长习性影响,四种防护林分布空间差异显著。下图示意四种防护林的分布坡向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1)、分布坡向范围最小的树种是( )
    A、刺槐 B、山杏 C、油松 D、沙棘
    (2)、四种防护林在135°--225°坡向范围内几乎没有分布,主要是该坡向范围内( )
    A、降水量少 B、光照强,蒸发量大 C、土壤较厚 D、地表水下渗量大
    (3)、多年观测显示,曾经作为治沙先锋树种的沙棘分布范围不断缩小,逐渐被油松等其他乔木取代,反映了当地( )
    A、水土流失加剧 B、生态环境改善 C、寒潮灾害增多 D、年降水量减少
  • 6. 淮北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同时,也付出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代价。2009年,淮北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在国家帮扶政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发展水平”的原则指导下,徐州市帮扶淮北市形成结对城市。到2022年,淮北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转型效果明显,创新驱动特征逐渐清晰,已从“煤城”转型成“美城”。下图示意淮北市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957-1965年,淮北市建矿建市,煤炭采掘业快速发展,其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8%攀升到74.4%,主要是因为( )
    A、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大 B、国家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充足 C、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质优良 D、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2)、十几年来,淮北市由“煤城”转型成“美城”,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其具体措施包括( )
    A、迁出煤炭产业,减轻环境污染 B、所有采煤塌陷区深挖注水成湖 C、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经济化 D、建设环境保护区,严格限制生产用地
    (3)、徐州市帮扶淮北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域文化互补 B、经济水平相近 C、产业相促相融 D、地缘相邻互通
  • 7. 为保障供水安全,珠海市建设了水库群系统,由调水管线串联各水库、泵站(用于从河流抽水)与河流。珠海市水源水质可分为西江上游河流型水源、西江下游河流型水源和水库型水源3类,经测定,河流型水源中氮、磷等营养盐含量一般要比水库型水源高。下图为珠海市水源分布及调水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广昌泵站抽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为保障水库型水源的水质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减少水体在水库中的停留周期    ②加大从河流型水源调水频率

    ③引入适当水生植物以净化水体    ④实行多个水库型水源的轮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景德镇是我国陶瓷名城,目前有20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2022年,三家分别从事先进材料制造、数字化软件建模和3D工业打印的知名公司,在景德镇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进行数字化精密陶瓷3D打印相关材料与设备的研发销售活动。陶瓷生产企业在传统陶瓷技艺基础上,利用该企业的新材料和技术设备可以制作出全新、精密、复杂的陶瓷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家公司成立合资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
    A、获得充足资金 B、优势技术合作 C、实现规模效益 D、提高品牌效应
    (2)、景德镇吸引三家公司在此成立合资企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优惠政策 B、产品原料 C、市场潜力 D、陶瓷技艺
    (3)、该合资企业的成立对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最主要影响是( )
    A、提高生产效率 B、传承传统技艺 C、扩大生产规模 D、促进产业升级
  • 9.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江苏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该工程大量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凭借精确的定位,为勘察设计、施工及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来源,为电力系统信息化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回答下列各题。

    (1)、“皖电东送”线路经过地区为(    )

    A、暖温带,湿润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暖温带,半湿润区 D、亚热带,半湿润区
    (2)、安徽省建设能源产业基地,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

    ①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            ②临近长江三角洲,消费市场广大

    ③浙北段位于山地,施工难度大    ④水能资源充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6分。

  • 10.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甲图为新西兰南岛等高线地形图,岛上高山山顶终年积雪,生物资源丰富,森林占国土地面积的30%,有众多特有的大型步行鸟类如几维鸟、鸮鹦鹉,海豹、海豚等海洋生物也栖息于附近海域。C城为该岛最大城市。

    材料二:乙图为甲图中C城、H镇气候资料统计图。

    (1)、说明该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分析新西兰生物多样性丰富及生物种类独特的原因。
    (3)、分析C城相比于H镇发展成南岛最大城市的有利自然条件。
  • 1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一条国际性河流,上中游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沼泽、湖泊较多的河谷中,下游水流清澈。伊犁河谷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巴尔喀什湖的中部半岛将湖面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湖区盐度差异明显。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巴尔喀什湖面积日益萎缩。

    材料二:下图为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流域示意图。

    (1)、从整体性角度,说明地形对伊犁河谷地区气候的影响。
    (2)、解释伊犁河下游河段河水清澈的主要原因。
    (3)、比较巴尔喀什湖东、西湖区盐度的差异及其成因。
  •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近年来,呼包鄂三市经过高速发展,已成为内蒙古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圈,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呼包鄂经济发展水平已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肩。下左图为黄河流域图,右图为呼包鄂城市经济圈区域图。

    (1)、简述呼包鄂城市经济圈城市的分布特点。
    (2)、分析呼包鄂城市经济圈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评价黄河流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对中西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