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云枫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10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下面是根据这句俗语写出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A、树→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池塘里影响鲤鱼生存的所有因素叫生物因素 B、公园内的所有动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落叶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 D、农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更强3.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光时,一般使用低倍目镜和高倍物镜 B、观察时,常转动细准焦螺旋来升降镜筒 C、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D、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4. 要了解我校三个年级3000名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应该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A、抽样调查法 B、全面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5. 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6.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每组装置至少要用10只鼠妇,这样做是为了( )A、采集方便,材料充裕 B、为了设置重复,减少误差 C、为了方便数数 D、为了方便对鼠妇进行处理7. 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蛔虫和人 B、猫头鹰和田鼠 C、蜜蜂和花 D、一块田里的水稻和杂草8.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①对光,直至得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②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以便看清物像
③放置玻片标本,并用压片夹压住 ④取镜、安放 ⑤收镜并放回原处
A、④①③②⑤ B、⑤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9.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10.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生物圈的范围就是整个地球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1. “中国梦”被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用显微镜观察“中国梦”,看到的物像是( )A、B、
C、
D、
12.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草原上的羊 B、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珠江的江水 D、岭南地区13. 在生态系统中,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是( )A、细菌 B、动物 C、植物 D、真菌14.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植被丰富的树林中空气清新 B、人类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造成大气污染 C、苔藓一般长在潮湿的地方 D、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15. 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猫头鹰 B、若该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为猫头鹰 C、能量会沿着图中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此食物网中包含4条食物链16. “雨露滋润禾苗壮”和“种瓜得瓜”分别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和遗传现象 B、生长和变异现象 C、呼吸和繁殖现象 D、刺激反应和遗传17. 生态平衡是下列哪种状态( )A、是各种生物的比例不变的平衡 B、是指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变化不大的状态 C、是各种生物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 D、生态平衡就是指没有人为干涉的状态18.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有生物生存的地方都属于生物圈 D、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能够生活的环境19. 下列关于生物及其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蘑菇由小变大属于繁殖 C、绝大多数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 D、玉兰和梨树的花色相同属于遗传20. 某同学在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光线较暗,下列操作组合中正确的是( )A、小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大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二、非选择题(共五题,每空1分,每题6分)。
-
21. 生物有些实验使用显微镜,回答下面的问题,看看你对显微镜及其操作了解多少。(1)、观察时先转动[] , 使镜筒下降,此时眼镜应注视。若看到的物象不够清晰,则可以调节[]。(2)、上图中从视野甲变为视野乙,需要更换为倍物镜(填“高”或“低”),要从视野丙变为视野丁,则需要朝方移动标本。(3)、显微镜的③为于10×和⑤为15×,则观察标本被放大的总倍数是倍。22. 如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2)、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良好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和。(3)、蛇和鼠之间存在关系。(4)、该生态系统存在多种生物种类,它具有一定的能力。23. 某兴趣小组发现鼠妇(又称潮虫)总出现在潮湿的花盆地下,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湿土中和干土中鼠妇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实验装置图中,有一处错误设置,请改正:。(2)、实验中的变量是 , 实验设计体现了原则。(3)、请结合生活实际,做出假设:。(4)、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5)、根据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24. 如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河蚌等动物。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源是。(2)、水草、浮萍、水绵等植物和鱼、虾、河蚌等动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和角色。(3)、在池塘中,所有影响小鱼生存的因素统称为。(4)、如果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大黑鱼(肉食性的鱼类),则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的数量会 , 但最终它们的数量和比例会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这就是。25. 下面是某生物调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活动中所拍摄的部分照片,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不属于生物的是(填序号),应该在调查表中除去。(2)、对图中的生物分类,可以分为和植物,图中属于植物的有(填序号);(3)、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当有人走近时,蛙会停止鸣叫,这说明蛙具有特征。(4)、青蛙呼吸时需要吸入 , 呼出二氧化碳。(5)、同学们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多选)。A、看不清池塘中有什么生物,就不用观察了 B、特别注意树皮、草丛等隐蔽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 C、仔细记录不认识的生物的特征及其生活环境 D、遇到不喜欢的生物可以不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