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克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9月份)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
1. 如图是五千年前辽河上游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和同时期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出土的龙首纹玉镯,该图片反映了( )A、南北文化格局的逐渐融合 B、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特点 C、不同文明共同的价值取向 D、原始社会手工技艺领先世界2. 有学者提出:周朝兴盛于“封建”(分封制)。因为“封建”,诸侯保一地民众平安;因为“封建”,“中国”的概念由“中原腹地”扩展到“四海之内”;因为“封建”,狄入中原为中山国,华(服章之美)夏(礼仪之大)文明震慑一方。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分封制( )A、传播了华夏文明 B、使周朝长治久安 C、培植了割据势力 D、以宗法制为基础3. 周初,周人用“夏”概念,指夏商周三王族的共同文化圈,但夏商两族并不认同,直到春秋时代“诸夏”观念兴起,各氏族集团成员才对自己身属“夏”族群一致认同。这一变化( )A、源自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B、说明周王室政治影响力扩大 C、反映了“华夏”观的发展 D、表明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形成4. 春秋晚期,由于邾、莒等国的控告,晋、鲁两国交恶。鲁国大夫子服惠伯说晋,曰:“鲁事晋,何以不如夷之小国?鲁,兄弟也,土地犹大。若为夷弃之,使事齐、楚,其何瘳(损害)于晋?”于是晋鲁恢复盟好。晋国态度转变主要基于( )A、华夷之辨的固有观念 B、宗法分封制的影响 C、争霸斗争的现实需要 D、鲁国主张的正当性5. 墨家尚贤,认为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二者都( )A、反映了民众的迫切愿望 B、具有一定革新思想 C、重视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D、维护西周礼乐制度6. 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 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 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7. 下列史料出自《睡虎地秦墓竹简》,材料可用于研究秦朝( )
出处
内容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A、驿路传递的规则 B、森严的等级秩序 C、文书行政的管理制度 D、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8. 秦始皇任命大将军冯劫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接受皇帝的差遣出使,等等。可见,冯劫( )A、职能略近后世礼部尚书 B、还掌有监察和纠劾之权 C、代表三公九卿辅佐皇帝 D、执掌政府行政中枢大权9. 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zhēng”“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D、独断性和随意性10.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刺史 B、郡守 C、州牧 D、祭祀11. 元朔元年,汉武帝下诏兴廉举孝;元朔五年,下诏劝学兴礼,“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吏通一艺以上者,请皆选择以补右职”。这些举措( )A、促进了儒学体系的革新 B、提升了儒学的政治地位 C、旨在罢黜其他学派思想 D、推动了儒法思想的融合12. 下面是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公元前126年)的路线示意图。当时,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使命是( )A、开辟中西方交通要道 B、加强与西域的联系 C、积极开拓西方市场 D、配合对匈奴的战争13. 西汉元狩二年至元鼎六年(前121年—前111),匈奴降汉后,西汉在其故地先后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各郡建置年代,《史记》、《汉书》记载不一,近人考订迄无定说。据此,下列选项对“河西四郡”表述准确的是( )A、得益于汉武帝开疆拓土 B、统治范围存在巨大争议 C、建置年代没有明确记载 D、初期统辖于西域都护府14. 汉代,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丝绸是一种最值得信赖的货币。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丝绸具有高度的流通价值 B、统治者对丝绸服饰的偏爱
C、政府军费开支的急剧增长 D、市场上的白银货币量不足15. 《东观汉记》载:“光武闵伤前代权臣太盛,外戚.与政,上浊明主,下危臣子,后族阴、郭之家不过九卿.亲属荣位不能及许、史、王氏(指名门望族)之半耳。”可见,光武帝由前代兴衰得出的教训是( )A、警惕母族亲属干政 B、完善君主专制体制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 D、削弱地方豪强特权16. 司马迁把当时周边少数民族,如匈奴、南越等史传归入《史记》列传,具有等列天子臣民之义,司马迁此举( )A、彰显史学和文学特色兼具的风格 B、便利了经学向边疆地区的传播 C、创设出一种纪传体通史的写作体裁 D、符合当时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核心特点是什么?(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当时各有何积极作用?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认为君主的为政之要首先在于自身具有较高的德性修养,也就是为君要有君道,为父要有父道。对于治理国家,当政者应“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治理国家关键在于“敬事”“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在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中,勤政既是臣下基本的政德操守,也是臣下应有的政治担当。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连续的政治组织方法:依据需要设置相关职位,责成各级官员任事,分清权责,尽量避免“言出法随”的现象。——摘编自史庆春《从论语“问政”看孔子的德治思想》
材料二:商鞅将原有井田制,即土地归国家、诸侯宗氏所有,人民只是在井田上耕作,改为承认土地私有制。并且规定人民可以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由各人所占有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在政治制度的改革上,商鞅将全国乡邑合成三十一县,其管理人员都由中央任免,使君主能够直接掌握县的行政。他还通过一系列的利益激励,促使军人在战场上勇猛杀敌。
——摘编自赵燕霞李怡《商鞅变法与秦国崛起》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政治主张的核心及其具体内容。(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影响。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诸侯国中,能够将新的治理体系很好贯彻执行的,往往会在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秦、楚两国与晋国对县的不同政策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秦、楚设县,由国君委派官员管理;晋国设县,后来多用作赏赐卿大夫。经过春秋时期的发展,进入公元前5世纪时,秦、楚仍然为强国,而晋国则被国内的卿大夫势力所瓜分,经过国内的激烈斗争,最后分裂成韩、赵、魏三国。
——摘编自李磊《真实的郡县制:并非秦朝首创?》
材料二:秦国法律规定,男子凡年满二十三岁至六十岁的,都必须服兵役,一生要服两次,一次守卫首都一年,称为“正卒”;一次戍守边疆一年,称为“戍卒”。此外,还要在本县、本郡服役一月,称为“更卒”。服兵役兼有徭役的性质。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后,把六国富豪和强宗12万户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使他们脱离乡土,削弱其社会基础;或置于中央政权直接监视与控制之下,不至于形成反抗势力。与此同时,又下令收缴天下兵器,运到咸阳销毁,铸成12个各重千石的铜人,用这些方法防止百姓手执武器反抗和六国旧贵族起而造反。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楚两国与晋国命运不同的主要原因。(2)、 根据材料二,说明秦始皇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制度创新的历史意义。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武帝时,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 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2)、 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治理国家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