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25 类型:复习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 1. 文言文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即/公大兄/无奕/女 D、撒盐空中/差可拟
    (2)、解释下列画横线的词。

    ①俄而雪骤 

    ②未着柳絮风起

    ③公欣然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4)、“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面对谢太傅“白雪纷纷何所似”的提问,谢朗和谢道韫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你更赞同谁呢?这俩种比喻你觉得哪一种更好呢?
    (6)、你觉得谢道韫是怎样的一个人?联系文章内容展开谈谈。
  • 2.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且富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饭疏食,饮(冷水) B、好之者不如之者(快乐) C、思而不学则(疑惑) D、下车之(拉,牵拉)
    (2)、下列加点词语均出现词类活用现象,其中是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A、而知新 B、学而习之 C、疏食饮水 D、不习乎
    (3)、与“白雪纷纷何所似”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去后乃至 B、非人哉 C、贤哉,回也! D、可以为师矣
    (4)、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十二章》中,“吾日三省吾身”谈的是道德修养,意思是做人要每天三次进行自我反省,才能更好的为人处世。 B、《论语十二章》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可以改变军队的主帅,但是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志向。 C、《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文中的“君、家君、尊君”分别是“对对方的敬称”、“谦称自己的父亲”“尊称对方的父亲”。 D、《论语十二章》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对待知识最好的态度是以学习为乐。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选自《论语》)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故:旧知识 B、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C、饭疏食         饭:吃 D、博学而笃志     笃:忠诚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A、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B、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C、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下列对《论语》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孔子看来,古代典籍及礼仪习俗等都为“故”。“故”自身不会产生“新”,温故而知新,强调“悟”,即思考。 B、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最赞赏颜回。孔子赞扬颜回在贫困中能不改变自己的乐趣,是一个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C、孔子主张“仁者”“君子”应该安贫乐道,不求富贵。因为富贵和“义”是矛盾的,追求富贵要以损害“义”为代价,不可取。 D、子夏认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是修养的重要方法。近思就是联系现实思考自我。
    (4)、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4.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甲]丘与友期行 ,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乙]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丙]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成语中的“引”字与“下车引之”的“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穿针引线 B、引人入胜 C、旁征博引 D、抛砖引玉
    (2)、文中三处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乙]相委而去

    翻译:互相推诿离开了。

    [丙]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元方进门没有回答他的话。

    (3)、下面文段中,补充的省略内容及文中称谓,不恰当的两处是( )。(填序号)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友)过中不至,太丘舍(②元方)去,去后(③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④家君在不?”(⑤元方)答曰:“待⑥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两篇文章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儿童良好的家庭教养。请你结合其中一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家庭教养在你成长中的作用。(60﹣100字)
  • 5. 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学而习之(时:按时) B、三省吾身(日:平日,日子) C、温故而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D、博学而志(笃:坚定)
    (2)、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被列为“四书”之—。 B、“人不知而不愠”讲的是学习态度,别人不了解自己没有关系,不因此恼怒就是君子。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孔子的自我表白,讲他在“富贵”和“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也要坚守“义”。 D、子夏认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是求仁的途径。
  • 6. 阅读《〈世说新语〉两则》,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去   以重任 B、入门不    全大局 C、去后至   胜败兵家常事 D、白雪纷纷何所   光阴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在下雪天,谢太傅与小辈们在家里谈论文章的义理,营造了和谐、融洽,具有文化气息的家庭氛围。 B、谢道韫把冬雪比作柳絮,一扫滞重之感,以冬季之冷景写出眼下春季之暖景,更见诗意。 C、《陈太丘与友期》中客人是无礼无信,语言粗野,不堪入耳,而元方则是针锋相对,义正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D、《陈太丘与友期》篇幅虽然短小,可是仍善于借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
  • 7. 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革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而去    

    为人谋而不乎    

    知之者不如之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                       三人 , 必有我师焉 B、元方年七岁                          学而习之 C、相委去                    人不知不愠 D、下车引                          知者不如好之者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为/师矣 B、对子/骂父 C、三/人行 D、传不/习乎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下列对选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文节选自《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乙文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甲文中“日中”指正午时分。 C、甲文陈元方小小年纪就率真正直、懂礼识义,显示出他成长于方正之家。 D、古人称谓有谦称尊称之别,甲文中的“尊君”“君”“家君”都是敬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