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2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 B、 C、 D、
  • 2.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气味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 3.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棉花 B、羊毛 C、涤纶 D、天然橡胶
  • 4. 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 5.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 6.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石油 B、 C、乙醇 D、天然气
  • 7. 如图为某种分子筛型家用制氧机工作时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含有N2和O2 B、该过程中氮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C、该过程中氮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D、该过程中氧分子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 8. 202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会燃烧 B、在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发生火险后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 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 9. 三氯蔗糖(C12H19Cl3O8)是目前较为优秀的功能性甜味剂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氯蔗糖由42个原子构成 B、三氯蔗糖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三氯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三氯蔗糖中碳元素、氢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3:8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洗涤剂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污 B、用亚硝酸钠可代替食盐腌渍食品 C、用聚乙烯塑料可制食品包装袋 D、用甲醛水溶液可作食品保鲜剂
  • 11. 在粗盐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有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A、溶解粗盐 B、过滤粗盐水 C、蒸发结晶 D、趁热取下蒸发皿
  • 12. 科学家利用“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属于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O2+3H2ON__C2H6O+3O2 C、该反应前后碳、氢和氧原子个数均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也发生改变
  • 13. 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陶瓷、医药等生产。下图为模拟制备高纯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已知该大理石中杂质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由“酸溶”可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稀盐酸 B、“除杂”中,氨水只与溶液中的氯化铁反应 C、“转化”发生的主要反应是NH42CO3+CaCl2=CaCO3+2NH4Cl D、操作a为组合操作,包含过滤、洗涤、干燥
  • 1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操作 

     

     A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固体 

     

     各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 

     

    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pH

     

    把一小片pH试纸,浸入雨水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雨水的pH

     

     C 

     

     除去氯化钙中的碳酸钙 

     

     将混合物全部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铜的活动性比银强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15. 某兴趣小组取三份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两滴无色酚酞溶液,再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滴加不同浓度的盐酸,得到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b>a 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只有NaOH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红色最先褪去的是c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20min时溶液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b>c

二、填空题 

  • 16. 新型高导热镁合金常用作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散热器。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由图1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图2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表示镁离子的符号为。 
    (3)、图3为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空格B处应填写。 
    (4)、价、类关系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金属镁和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质A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是____(填字母)。 
    A、 B、 C、 D、
    (2)、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100mL生理盐水(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
    (3)、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的水叫做硬水。天然水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性。 
    (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验证水的组成的是____(填字母)。 
    A、水的电解 B、过氧化氢的分解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氢气和氧化铜反应
    (5)、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g。 

     ②t2℃时,20g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是(写出最简整数比)。 

     ③t1℃时,对于ag图中P点所示的甲溶液和bg图中P点所示的乙溶液(a≠b),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该温度下,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该温度下,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D.保持t1℃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合均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三、实验题 

  • 18.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填字母)和E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选装置E来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装置C相对B的优点是。 
    (3)、稀盐酸(1:2)是指浓盐酸与水按体积比1:2进行混合所得的盐酸。已知所用浓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 1.19g/cm3 ;水的密度为 1g/cm3 。用50mL此浓盐酸最多能制得稀盐酸(1:2)的质量为克,配制时该操作步骤顺序为(填字母)。

     a.称量b.混匀c.计算d.量取e.溶解f.装瓶并贴上标签 

四、综合应用题 

  • 19.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有广泛的应用。 
    (1)、铁是人体必需的(填“微量”或“常量”)元素,某麦片中含少量铁粉,食用后铁粉与胃液中含有的盐酸反应,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基本反应类型为。 
    (2)、用如图装置进行 CH4 还原 Fe2O3 实验,测定固体产物的成分。 

     【资料】1. CH4 具有还原性,加热时能与 Fe2O3 反应生成 CO2 、 H2O 、铁单质或铁的氧化物。 

     2.碱石灰可以吸收 CO2 和 H2O 。 

       

     ①装置D的作用是 , 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 CH4 ,停止加热后继续通 CH4 的目的是防止倒吸和。 

     ②控温加热一段时间后,继续通 CH4 至冷却,A中剩余固体为Fe和FeO的混合物,共35.2g。则剩余固体中FeO的质量为。 

    (3)、用稀硫酸可以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最多能除去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五、推断题 

  • 20. 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N、O、Na、Al、S、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D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I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A、B、C物质类别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为A>B>C,D、E、F中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G、H与足量的A反应产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F;I。 
    (2)、写出C→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科学探究题 

  •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对物质间的变化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红外热成像仪能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光转变成可见的图像,图像上的不同颜色代表了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②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实验观测,得到如下实验结果:硝酸铵固体溶于水的过程中,图像呈蓝色且越来越深;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的过程中图像呈红色且越来越深;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的过程中图像呈黄绿色,且无明显变化。 

       

    (1)、 实验探究1:探究物质放入水中的温度变化 

     在点滴板上的四个孔穴中用滴管各滴入5滴蒸馏水,打开红外热成像仪摄像头,向其中三个孔穴中分别加入浓硫酸、氢氧化钙固体、碳酸钙固体,搅拌、观察并记录各孔穴在红外热成像仪中的图像。 

    点滴板上的一个孔穴中只加入水的目的是。 
    (2)、加入浓硫酸和水的孔穴,在红外热成像仪中观察到的图像为。 
    (3)、加入氢氧化钙固体和水的孔穴,红外热成像仪图像呈黄绿色,且一直无明显变化,说明。 
    加入碳酸钙固体和水的孔穴,红外热成像仪图像呈黄绿色,且一直无明显变化。 
    (4)、 实验探究2:石灰石煅烧后产物的验证 

     请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石灰石煅烧后的产物中含有氧化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用镊子夹取一小块石灰石在加网罩的酒精灯上灼烧片刻后,冷却至室温, 

     

      

     

     CaCO3__CaO+CO2  

    (5)、【拓展延伸】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上述实验时出现了异常,发现红外热成像仪图像呈黄绿色,且颜色始终没有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是加热时间不够,石灰石未分解。 猜想2: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生的氧化钙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而变质。 猜想3:……
    【实验验证1】甲同学往灼烧后所得的固体与水的混合物中,滴入无色酚酞,发现溶液不变色,说明猜想1成立。
    【评价反思】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够严密,查阅资料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pH<8.28.2~10>10
    酚酞显示的颜色无色浅红色红色
    【实验验证2】乙同学用pH计测定甲同学实验后的上层清液的pH,测得的pH为7.8。 请根据乙同学的探究解释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的原因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的探究得出猜想1不成立,猜想2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