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国家在黄河流域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人口和城市科学合理布局,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可见,该法的制定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

    ①有层次之分的整体性               

    ②事物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斗争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的结果               

    ④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 小明买了一款音乐播放器,拿给朋友小林、小李和小张试听。试听后,小林说这款音乐播放器是优质产品,小李说这款音乐播放器是劣质产品。小张说这款音乐播放器既不是优质产品,也不是劣质产品。针对小林、小李和小张关于该音乐播放器的说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林和小李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B、小张骑墙居中,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C、小林和小李的观点中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 D、小张并未表明自己对音乐播放器的评价
  • 3. 屹立于青岛前海一线6000年之久的“石老人”,在2022年的一个雷雨之夜发生坍塌。“石老人”是一座17米高的石柱,因形态酷似一名老人坐在海中而得名,并被赋予老父亲执着守望女儿的凄美传说。其实,它是一种海岸侵蚀地貌,历经千万年风雨海浪“雕琢”而形成,此次坍塌也是因常年风化、海水侵蚀所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传说让石头成为“有故事”老人,“石老人”源于人们充满想象的头脑

    ②把海蚀的石柱神话为“石老人”,属于通过想象来表达情感的形象思维

    ③“石老人”在人们的不舍中“坍塌”,说明变化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

    ④千万年“雕琢”一朝断裂,证明事物发展变化是间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胜利“会师”。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来经过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后首次实现的两艘载人飞船停靠及乘组轮换。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鼓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而展可看出(   )

    ①空间站的建成将为新的质变开辟道路

    ②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③只要有量变的积累就会有质变的发生

    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 与下图漫画《此处无水》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语词有(    )

    ①功亏一篑    ②行百里者半九十    ③滴水穿石    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6. 联合国发布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之前高出1摄氏度。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现在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气温将比工业化之前高出1.5摄氏度,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临界点。这表明(    )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③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平面与圆锥体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道理是(    )

    ①事物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②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统一

    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总体目标: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

    ①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②量变必然引起质的飞跃

    ③统一、平衡是质变过程中的状态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 “逆水行舟,一篱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量变与质变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趋势 C、没有渐进的量的变化,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D、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 10. 有一个人到饭馆吃饭,吃了第一个馒头,感觉没有饱,又买了第二个馒头,吃完了,还感觉没有饱,又买了第三个馒头,吃完第三个,才感觉饱了。于是他把老板叫来,要求退第一个和第二个馒头的钱,理由是只有第三个馒头才让他吃饱了。材料中的人错在(    )

    ①割裂了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②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

    ③否认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④没有认识到质变是一种渐进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 “别说村官官小,大权不比市长少。”“村官”虽处于治理的“神经末梢”,却管理着国家惠农物资的发放以及拆迁、补偿等工作,其中“村官”可“插手”的机会可不少,若对“村官”监管不到位,很容易滋生腐败。这说明(  )

    ①量变总会引起质变,要防止小官巨贪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止积小贪成巨贪

    ③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要加强监管

    ④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发展,要防微杜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2. 记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下图为高二某同学的笔记本,“记录区”用来在上课时快速记录,“整理区”用来课后归纳重点、补充疑问,“提示区”用来写下整个笔记的提纲或延伸说明。原始的记录→逻辑的整理→关键的提示,这一方法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

    A、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B、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D、必然与偶然的关系
  • 13. “厚积薄发,‘追赶’才能变‘超越’”,这句话的依据是(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②事物的飞跃最终通过量变实现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④要重视量的积累,它比质变更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 下列说法与漫画《都是从“一”开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都是从“一”开始

    ①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③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④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5. 近两年,某市主动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0 329家,综合整治12 985家,盘活利用闲置土地8 929亩;钢铁企业从11家减少到3家,2019年压减粗钢产能70万吨、生铁产能60万吨;焦化厂从8家减少至1家,煤炭消费总量由2010年的4 500万吨降至2019年的2 930万吨。不仅为新动能腾出空间,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大幅度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该地上述做法坚持了( )

    ①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②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③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 下列图片的内容不能说明(    )

    A、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B、结构变化可能会引起质变 C、量变一定能引起质变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二、非选择题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车打电话、疲劳驾驶、超速超载、集体闯红灯、公共场所吸烟、乱丢垃圾……有令不行,法律法规有空子就钻,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甚至成为可怕的习惯。对这些“习惯性违法”现象,我们应加以痛斥。然而有人认为,对“习惯性违法”不必大惊小怪,对“习惯性违法”的批判是小题大做。理由在于“习惯性违法”的毕竟是少数人,不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大的危害。

    运用质量互变规律的知识,评价材料中的理由是否能充分支持其观点。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心怀山海,眼有星辰。中国人的载人航天梦不断得到实现。

    材料一  1986年,邓小平同志批准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并把发展航天技术列入其中。国务院组织了全国多位科学家对计划建议进行了大半年的论证,当时论证了很多方案,最后专家们建议以载人飞船开始起步,最终建成我国的空间站。

    材料二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常委会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22年6月5日上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这意味着历经30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即将迎来空间站建成时刻,完成几代航天人的梦想。

    运用质量互变规律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战略。

  • 19.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年风雨兼程,20年春华秋实。20多年来,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质量互变规律的知识分析我国北斗系统发展的历程。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关键的是人。美丽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踏踏实实去创造、去实践。分清身边的美与丑,节约身边的一滴水、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扶起摔倒的老人、陶冶高尚的情操……美丽就在这些细节当中。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美、创造美,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呈现道德之美、人性之美。

    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的原理,分析我们该怎样呈现道德之美、人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