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23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2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B、用石灰浆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 C、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
  • 2. “见微知著”,研究微观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内容,有以下表述:

    ①氯气: Cl2

    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 3O;

    ③粒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的粒子: S2+

    ④两个铁离子: 2Fe2+

    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Ag;

    ⑥+2价的镁元素: Mg+2。 其中正确的有(   )

    A、②④⑤ B、①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 3.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对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四种物质都由原子直接构成 B、结构:四种物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性质: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用途: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 4. 学习化学需结合学科本质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化与守恒:2NaCl+2H2O__2X+Cl2+H2中,X的化学式是NaOH B、模型与推理:置换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宏观与微观:氧气和液氧都可做助燃剂,原因是构成氧气和液氧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实验与探究: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方法是往水样中加入肥皂水后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 5. 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A

    化学反应

    分解反应

    B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C

    单质

    氧化物

    D

    混合物

    纯净物

    A、A B、B C、C D、D
  • 6. 根据最新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更多证据以证明火星表面下存在着大量的液态水,其地下湖泊中含大量镁、钙和火星岩石溶解的其他盐类物质。关于火星上的水,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若电解火星上的水,可以在电源的负极上收集到助燃性气体 B、若取少量火星上的水,加入肥皂水振荡,出现大量浮渣 C、构成火星上的水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用蒸馏法无法去除火星水中的钙镁离子
  • 7. 小明在研究空气时,做过一系列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是空气中氧气质量小 B、在进行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量的实验中不能用蜡烛代替红磷 C、O2在呼吸作用、铁生锈、酒精燃烧中提供氧,体现了它的氧化性 D、C在空气中燃烧,氧气含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
  • 8.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2制取和性质的探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的尼龙布袋不可以用铁丝网替代 B、粗铜丝的上下移动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打开止水夹,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说明CO2是酸 D、铁质止水夹涂漆是通过隔绝氧气和水来防锈

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9. 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若是氧化铜,可以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B、反应①可能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 C、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发生反应② D、从图中可知,CO2不可能转化成CO
  • 10. 下列各组转化中,不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H2O2MnO2H2OH2 B、FeH2O2O2Fe2O3CO Fe C、KClO3MnO2ΔO2Fe Fe2O3 D、CH4O2CO2CCO
  • 11.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镁粉(铜粉)

    加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

    B

    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除去KCl固体中的少量KClO3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加热

    D

    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 12. 汽车尾气中CO排放严重污染空气并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科学家研究CO在低温条件下的催化氧化取得了较大进展。CO在CuOCeO2催化剂表面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CuO在反应中吸附CO分子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CuOCeO22CO2 D、CuOCeO2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三、非选择题:共30分

  • 13.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若使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用装置D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后要先 , 再熄灭酒精灯。若改用装置H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3)、已知重铬酸铵为桔黄色粉末,加热至180℃时可分解得到氮气。用重铬酸铵在实验室制取少量氮气,发生装置应选择(填序号)。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B、F、G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装置F中蜡烛燃烧更剧烈,装置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 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温馨提示: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1)、【大胆猜想】猜想一:水;猜想二:稀硫酸;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

    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水是(填物质类别)。

    (2)、【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方案一:向盛有少量镁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

    观察到试管中有产生。涉及反应方程式为

    方案二:向盛有少量(填化学式)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3)、【结论与解释】以上事实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4)、【反思与评价】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
  • 15. 工业上印刷电路板及处理废液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由步骤①可判断,FeCl3溶液与铜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是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②加入过量的铁粉后进行的操作名称是 ,得到的滤渣的成分是
    (4)、步骤③加入稀盐酸,充分搅拌,当观察到现象为 时,说明已完全反应。
    (5)、步骤②③所得的FeCl2溶液可与一种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Cl3 , 实现循环使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该单质的化学式为
  • 16. 许多电子元件中都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和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 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 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9.92

    59.84

    79.80

    99.80

    产生氢气的总质量(g)

    0.08

    0.16

    0.20

    m

    (1)、兴趣小组同学发现:电子元件中的黄铜较难研磨成粉末,原因之一是黄铜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填“大”或“小”)。
    (2)、黄铜合金中的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原因是
    (3)、兴趣小组同学发现:生成氢气的质量既可通过实验测定获得,也可通过计算获得。计算方法是:所加稀硫酸总质量加上黄铜质量,最后减去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计算的依据是定律。
    (4)、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即m值为
    (5)、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