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专项复习:声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20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一个小孩吹气球,由于用力过猛,“啪”的一声气球吹破了,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吹气时球内气体振动的响声 D、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
-
2. 用两个纸盒和一根钢线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 )A、只有空气能够传声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固体能够传声 D、物体不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
3. 石子投入水中发出声音,岸上的人和水中的鱼到石子的落点距离相等,如图所示,先听到声音的是( )A、鱼 B、人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
-
4. 坐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A、教室不能产生回声 B、教室产生的回声从门窗缝隙中跑掉了 C、教室反射产生的回声正好抵消 D、教室太小,四周反射来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无法分辨
-
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 D、声音的速度是340m/s
-
6. 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能显著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量 C、音色 D、音调
-
7.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一种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就可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色不同 C、探测仪可以发现幸存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从而作出反应
-
8. 渠县某小区中设置了如图1所示不同颜色的传音筒,现在有三种声音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如图2中的甲、乙、丙是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甲声音的响度比乙声音的响度低 D、甲声音比乙声音的音调要高
-
9.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诗句。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依据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
10. 老师鼓励同学们上课要大声回答问题,这是提高声音的(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
1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水面,会引起水花飞溅,是源于音叉的振动 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C、将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在抽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大小不变 D、“南昌舰”在深海反潜训练时,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敌方潜艇的装置
-
12. 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 )A、用声呐测海底的深度 B、用仪器监测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
-
13. 线上学习中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老师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谁在回答问题 B、调节旋钮增大音量,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有时听不到声音,可能是人发出了次声波 D、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
14.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B、图中,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从左到右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 C、图中,烛焰随着扬声器播放的音乐摇摆,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图中,观察声音的波形可知,两次发声时,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均相同
-
15. 如图所示,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美妙的古筝声从太空传回地球,为地面同胞送来元宵节的祝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古筝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听众是根据音色识别古筝声的 C、古筝声通过空气传回地球 D、古筝声属于噪声
-
16. 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
17. 下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做法是( )A、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B、调低跳广场舞音响设备的音量 C、在路口处安装噪声检测装置 D、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二、填空题
-
18. 如图甲是体育课上老师使用的哨子,图乙是其发声原理图.当用力吹气时,气流在哨子内发出声音,哨声是通过传到同学们耳中的.
-
19. 小刚在环境幽美、鸟语花香的校园散步,鸟语等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这些声音是通过传来的,声音从空气传播到水中时,声速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0. 声音在水、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排列是、、 .
-
21. 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象光一样可以发生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 , 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
-
22. 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选填“增加”或“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选填“松软多孔”或“坚硬光滑”)的材料。观看电影时,电影声是通过空气,以的形式传入人耳的。
-
23. 如图所示,小刚家新买的城市越野车安装了倒车防撞超声波雷达。小刚说:“只要在车内听到超声波发出的警报声越急促,说明车的尾部离障碍物就越近”。你认为小刚的说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的依据是。
-
24. 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频率、振幅、音色”这些词,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这些词。
①“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大;
②“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好;
③“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高。
-
25. 2022年北京时间12月17日17时50分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测定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3.0级地震,这种声波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
26. 如下图所示为2022年1月26日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葫芦丝”是靠空气柱 发声的;按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有经验的观众仅通过听声就能识别这是葫芦丝发出来的,这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
27. 声音的特性、、。
-
28. 家用轿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了原理,它表明声能传递。如图所示为某轿车的倒车雷达,当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在0.01s后被接收器接收到时,倒车雷达开始报警。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你计算此时轿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m。
-
29.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收到回声信号.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s,该处海洋深度是m。
-
30. 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可以传声;某次工人师傅听到的声音比较响,说明声音的(选填“频率”或“振幅”)大;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选填“能量”或“信息”)。
-
31. 下列关于声的利用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有:;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只填序号)
①超声波碎结石;②医院的B超检查病情;③声呐探测鱼群;④超声波清洗精密零件。
-
32. 2020年10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在河南洛阳如期进行,歌手萨顶顶献唱《左手指月》,她的歌声高亢、空灵。最近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在模仿她,但他们的声音和萨顶顶的最大不同是(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我们班文艺委员总是在自习课上哼这首曲子,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选填噪声或乐音)。
-
33. 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在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此时的噪声是64.8。(填写单位)
-
34. 听诊器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在医院里经常有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减弱噪声.
三、计算题
-
35. 如图,A是一辆装有超声测速装置的警车,正匀速行驶在一平直的公路上执勤,某时刻向前方540m处一静止在路边的大卡车发射第一个超声波信号时,经过3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从警车发射到接收到信号声波移动的距离;(2)、警车的速度;(3)、某时刻有一小车刚好超越警车,5s之后警车发出第二个信号,并在0.34s之后收到小车反射回来的信号,求小车的速度。(设警车和小汽车的速度都保持不变)
四、综合题
-
36. 如图所示,小明与小芳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通话时,传声的介质主要是填“固体”、“液体”、“气体”(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位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