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及其周边地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52.0分)

  • 1. 下列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是( )
    A、焦耳 B、瓦特 C、牛顿 D、千米
  • 2.  下列选项中物理量全是矢量的是(  )
    A、速率  加速度 B、向心力  速度变化量 C、功率  重力势能 D、周期  线速度
  • 3. 2022年6月,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大型航母福建舰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大航母时代。福建舰之后将在南海进行一系列航行和系泊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试时福建舰全速航行时速可达30节,30节指的是平均速度 B、福建舰在海面上大角度转弯以模拟规避空袭时可以看成质点 C、福建舰在拖船的作用下加速移动,拖船对福建舰的作用力大小等于福建舰对拖船的作用力 D、福建舰匀速转弯,其所受的合外力为0
  • 4.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实验探究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中,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显示桌面受力形变 B、卡文迪许扭称实验 C、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因素 D、有机玻璃受力形变
  • 5.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贡献,他们的科学发现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916年,普朗克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伽利略通过直接测量速度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 6. 民间手工艺品平衡蜻蜓广受大小朋友喜欢,它的奇妙之处在于放在任何一个部位都能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为平衡蜻蜓静止在指尖的图片,下列关于平衡蜻蜓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平衡蜻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 B、平衡蜻蜓对手的压力是由于手形变而引起的 C、手指对平衡蜻蜓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D、手指对平衡蜻蜓的支持力与平衡蜻蜓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7. 齿轮传动是现代各种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它具有传动比较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等优点。如图甲所示为某款机械手表内部的部分结构图,A、B、C三个传动轮通过齿轮咬合,CD与轴承咬合,A、B、C、D四个轮子,现将其简化成如图乙所示模型。a、b、c、d分别为A、B、C、D轮缘上的点,半径之比rarbrcrd=212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avb=21 B、ωcωd=21 C、aaab=21 D、TcTd=11
  • 8.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并在空间站留下了能够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若中国空间站绕地球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空间站运行周期为T,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的运行速度为2πRT B、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2πT(R+h)3R C、空间站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D、合影中左后排航天员能处于漂浮状态是因其受到的合力为零
  • 9. 图甲为某水上乐园的滑道,我们将其简化为图乙。某次游玩时,游客从倾斜滑道顶端静止滑下,停在水平滑道的A点。倾斜滑道与水平滑道材料相同且平滑连接。游客的质量为m,倾斜滑道高度为h、倾角为θ , 游客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A点到0点的水平距离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μ一定,m越大,x越小 B、hμ一定,m越大,x越大 C、hμ一定,θ越小,x越小 D、x的大小只与hμ有关,与θm无关
  • 10. 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完成下蹲和站起动作,传感器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图像(Ft)如图所示,则( )

    A、下蹲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为6m/s2 B、人在下蹲过程中,力的示数先变大,后变小 C、人在站起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 D、人在8s内完成了两次下蹲和两次站起动作
  • 11. 如图所示,一塔式起重机正在工作,在某段时间内,吊车将质量为m的重物从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a<g)竖直下降,当下降高度为h时,速度为v ,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物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重物的机械能减少了mgh12mv2 C、起重机对物体做功为mgh+12mv2 D、重物的合外力做功为12mv2mgh
  • 12. 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由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R从坐标原点以速度v0=1cm/s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0 , 加速度为4c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蜡块按轨迹1运动 C、1s蜡块的速度为5cm/s D、1s蜡块的位移为5cm
  • 13. 如图为某城市广场喷泉喷出的水柱的场景。从远处看,喷泉喷出的水柱超过了40层楼的高度。靠近看,喷管的内径为10cm。请你据此估算用于给喷管喷水的电动机输出功率约为( )

    A、45kW B、450kW C、90kW D、900kW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 14. 为了形象生动地说明圆周运动的运动规律,教科书设置了许多插图,下列关于插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旋转木马工作时,越靠外侧的木马线速度越大 B、图乙轨道外轨高于内轨,火车转弯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 C、图丙空中飞椅游戏中,外排飞椅向心加速度更大 D、图丁脱水机工作时,衣服中的水珠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桶孔飞出
  • 15.  受自动雨伞开伞过程的启发,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弹射模型。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滑杆上套有一个滑块,初始时静止在A处。某时刻,滑块以初速度v0被向上弹出,滑到B处与滑杆发生碰撞(碰撞过程有部分机械能损失) , 并带动滑杆一起向上运动。若滑块的质量为m , 滑杆的质量M , 滑杆AB间的距离L , 滑块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f , 重力加速度为g ,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无论滑块静止还是向上滑动,桌面对滑杆的支持力始终等于(M+m)g B、滑块沿滑杆向上滑动的过程中的加速度a=mg+fm C、滑块碰撞前瞬间的动能Ek=12mv02mgLfL D、滑杆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mv022(mg+f)L2(m+M)g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 16.  某实验小组用甲、乙所示的装置做了“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和“探究向心力表达式”两个实验。

    (1)、两个实验都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
    A、等效替代法 B、控制变量法 C、理想模型法
    (2)、甲实验中,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实验前需进行阻力补偿 B、实验中,改变小车质量后再做该实验,需要重新补偿阻力 C、实验中必须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D、本实验中不需要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丙图是“探究向心力表达式”实验装置的俯视图,图中AB槽分别与ab轮同轴固定,且ab轮半径相同。

    .ab两轮在皮带的传动下匀速转动时:两槽转动的角速度ωAωB

    .现有两质量相同的钢球分别放在AB槽边缘,它们到各自转轴的距离之比为21 , 则钢球的向心力之比为

  • 1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方案有很多种,让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就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方案。
    (1)、本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重物、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A、天平 B、刻度尺 C、直流电源 D、交流电源 E、秒表 F、弹簧测力计
    (2)、不同组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如图的四种情况,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
    A、 B、 C、 D、
    (3)、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截取其中一段如图甲所示,选取连续打出的点ABCDE为计数点,各计数点间距离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 则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重锤的速度大小为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小华认为可通过测量重锤下落过程的加速度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设O点到测量点的距离为hv为对应测量点的速度,他做出的v2h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由图乙可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 18.  如图所示,一小球在细线的牵引下,绕光滑桌面上的图钉O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质量m=0.3kg , 转动半径R=0.5m , 小球线速度大小v=2m/s

    (1)、求细线上拉力F1的大小;
    (2)、若小球转动的过程中,在桌面P点再固定一图钉,OP间距离为0.2m , 当细线碰到图钉的瞬间,求细线上拉力F2的大小;
    (3)、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8N , 要使细线碰到图钉瞬间恰好断裂,固定图钉的P点位置应满足什么条件?
  • 19. 水平桌面上固定一“U型”游戏装置,其俯视图如图所示。装置由粗糙水平轨道ABCD和光滑的半圆形轨道BC组成,BC两处轨道平滑连接。在AB轨道左侧放置一弹射装置,某次游戏将小滑块从A点弹出,其初速度为v0=2m/s , 若小滑块沿“U型”装置运动到D点视为游戏成功。已知小滑块质量m=0.1kg , 与AB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 , 与CD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0.2x(x为小滑块到C端的距离)ABCD轨道长均为L=0.75m。游戏过程中其他阻力不计,g=10m/s2(提示:Fx图像围成的面积等于力F所做的功)求:

    (1)、弹簧的弹性势能Ep
    (2)、小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vB和在AB轨道上的运动时间t1
    (3)、试通过计算说明本次游戏能否成功?
  • 20.  如图所示,高为h、厚度不计的挡板AB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挡板右边为倾角α=37的斜面。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高为2h的桌面上水平飞出。桌面右端和挡板的水平距离为L , 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和桌面的摩擦力。

    (1)、若L=1.2mh=0.3m , 小球飞出后恰好击中挡板AB的中点,求小球飞出的初速度;
    (2)、若h=0.45m , 小球落到A点恰好能沿斜面向下运动,求水平距离L的大小;
    (3)、若调整L , 使小球分别击中挡板A端和B端时动能相等,求Lh的值。
  • 21. 受电影情节(图甲)的启发,某同学设想了一款“人体大炮”的极限游戏,为了获得相关数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水平传送带上表面和轨道A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顺时针匀速转动,物块O(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 , 从传送带左端静止释放,被加速后,经衔接轨道从A点进入轨道Ⅰ或轨道Ⅱ,到B点后到达平台。传送带长为L , 轨道AB端的高度差为h , 物块O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其他阻力不计。若m=0.1kgL=1.0mh=0.2mμ=0.4 ,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物块O能沿轨道Ⅰ到达B点,求O离开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至少是多少?
    (2)、若传送带运动的速度为2m/s , 求物块O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
    (3)、若传送带运动的速度为2m/s , 求物块O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传送带电动机多做的功。
    (4)、若轨道Ⅱ由AE、螺旋圆形EFGGB三段轨道平滑连接而成,且最高点F点与A点等高。传递带运动的速度为5m/s , 物块O能否上升到B点?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