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之中考真题随堂测(11)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18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代表人物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即democracy和赛先生即science)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此运动是(    )
    A、启蒙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2. 民国初年,文化界掀起了一场论战。一方认为,用“粗俗”的白话文代替优雅文言文是一种倒退:另一方则认为文言文死气沉沉,白话文更有活力。这场论战发生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3. “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为(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实业救国”
  • 4.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共“二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建立
  • 5. 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

    A、鲁迅 B、李大钊 C、胡适 D、陈独秀
  • 6. 他们的斗争“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里的“斗争”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7. 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李同学就“1912·6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

    A、“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 B、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 C、大街上有男子剪去长辫 D、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二、材料分析题

  • 8.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

    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同哪些国家签订的?这一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是什么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认定的“两位先生”是什么。他掀起了什么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4)、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历史作用上有什么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