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调研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 1. 下表为学生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考古材料,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距今8000年的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上有些符号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相似

    原始社会已产生成熟文字

    B

    良渚文化时期,多次出土了石犁及其他耘田器等多种稻田农具

    精耕细作农业出现

    C

    距今4300年前后芦山峁遗址大规模的聚落体量,出现“宫殿”式建筑群落

    社会分化已产生

    D

    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寺遗址大墓中,随葬陶鼓、木鼓、石磬、龙盘、玉石钺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

    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A、A B、B C、C D、D
  • 2. 西汉末年,太官曾通过昼夜燃火的温室来反季节种植稀缺的“葱韭菜茹”。担任少府的召信臣以“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为由,奏请禁止栽培此类“非法食物”并获准,“省费岁数千万”。这表明当时(  )
    A、主流价值渗透宫廷生活 B、精耕细作坚持以农为本 C、作物栽培影响天人观念 D、财政危机阻碍技术革新
  • 3. 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规定:“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据此可知,该赋税制度是(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 4. “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里讲“一理”与“万物”关系的重要命题,“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材料强调了(  )
    A、理具有客观外在的统一性 B、万物皆一理的本体论思想
    C、天地万物应有其自身规律 D、格物致知的具体认知方法
  • 5. 据道光年间的《璜泾志稿》记载:苏州常熟璜泾镇,“商贾骈集,财货辐辏。若土地所产与夫他方水陆之物,靡不悉具。凡近市二十区之民,有而求售焉者,无而求市焉者”。这说明,璜泾镇(  )
    A、带动了长途贩运业的繁盛 B、体现了鲜明的专业化特色
    C、促进了区域商贸网络形成 D、聚焦大批实力雄厚的商人
  • 6. 1862年初,李鸿章统帅淮军到达上海,与西人接触后,自感“竟如李陵、王崎之于匈奴”,极力避免淮军与“外国人掺杂”。但不及一年,他就不禁叹服西方练兵制器“实非中国所能及”。李鸿章的这一转变(  )
    A、有利于近代化的转型 B、反映了崇洋媚外的士人心理
    C、导致洋务运动的开展 D、说明清政府已放弃闭关锁国
  • 7. 为进一步推进近代小学教育,1915年初,袁世凯政府出台多条法令,要求各地按照新的要求开展小学教育,如图漫画创作于此时,画中两人朝着标有“改良私整”的学屋走去,其中一人戴着礼帽,另一人为陪同人员,而私塾内的老先生见此情形,通窗而逃,这反映了(  ) 

    A、读书人与政府矛盾激化 B、传统教育稳定发展
    C、教育变革顺应时代发展 D、近代教育转型曲折
  • 8. 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中论及:“倘然仍旧走欧、美、日本人的错路,前途遍地荆棘。”后又论及“我以为即在最近的将来,不但封建主义要让共和,就是共和也要让社会主义……”陈独秀的言论(   )
    A、表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B、体现国人对西方价值观的失望 C、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机已然成熟 D、反映了社会主流思潮的新变化
  • 9.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 10. 1953年,江西省通过宣传、调查和预防实验,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1955年冬天,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1958年7月,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A、搭建了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 B、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C、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 D、主动推进公共卫生服务
  • 11.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仅恢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了“国家机构”之前。这说明1982年宪法(  )
    A、弥补了“五四”宪法的不足 B、健全了中国法律体系
    C、凸显了国家权力的来源 D、落实了依法治国精神
  • 12. 埃及金字塔是集宗教与世俗权力于一身的埃及法老的巨型陵墓,1979年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众多卓越的艺术家在此留下了大量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两项文化遗产共同的历史价值在于(   )
    A、代表了非洲欧洲文明的最高成就 B、形成了包罗万象的近代艺术之城
    C、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D、彰显不同地区建筑与艺术的发展
  • 13. 1531年,英格兰学者埃利奥特用自己的母语撰写了《统治者必读》一书,书中强调,在治理国家时,君主的智慧比权力更加有效。此书问世后即引起极大反响,在50年内被重印了6次。该书的畅销(  )
    A、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 B、加快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向
    C、为实施君主立宪奠定了基础 D、说明王权已摆脱教会的控制
  • 14. 18世纪以来,西欧“潘趣酒文化”盛行。贵族喜欢参加潘趣酒会,用定制于中国,绘有十三行等中国元素图案的巨型潘趣碗(如图),将调制好的酒分享给同伴并送上祝福。“潘趣酒文化”的盛行反映了(  )
    ​​​
    A、西欧殖民范围不断扩大 B、明清对外贸易繁荣兴盛
    C、启蒙思想得以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杂糅
  • 15. 下图为西方某学者统计的英国不同年份纺织工人的平均日工资情况。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技术革命的成因 B、圈地运动与劳动力转移
    C、工人运动的影响 D、价格革命与物价的变化
  • 16. 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史料大爆炸”,“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巨量史料展现在所有学者面前,不但能轻易查阅,而且能呈现史料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往用100年也做不到的事,现在很短时间就能实现。“史料大爆炸”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B、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  C、文化多样性得到维护 D、史学理论取得了突破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汉初年以妥协为主的隐忍战略,为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但也存在边境饱受侵扰等弊端。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提振国威,汉武帝改变了柔弱的边防政策,大规模开疆拓土。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汉朝的边疆地区得以稳固和发展。 

    ——摘编自王玉冲《汉武帝治边方略》

    材料二:唐朝治边思想是对汉末以降几百年间民族冲突与融合进程中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唐皇室在治边思想上有较少的夷夏意识。唐高祖提出要“追革前弊……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治边指导方针。唐太宗曾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怀之以文德的羁縻之策是唐朝在确立“君臣之位”光环下统驭边疆的手段。唐朝后期,随着国力的衰落,边疆地方势力开始抬头,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摘编自刘俊珂《汉唐西南边疆经略再研究》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王朝治边政策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治边的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策略。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泽东说:“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只要有可能,都应该越来越多地掌握这类为人民谋福利的新技术”,正是基于国际国内的具体情况,1956年,党中央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第一次把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提上了大政方针的战略高度。 

    ——摘编自宋正《从“向科学进军”到科教兴国——建国以来党的科技政策述评》

    材料二: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国内外背景,并列举两例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2)、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国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并总结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绽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他们利用他们的新地位启动了工业革命,中国和印度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则越来越屈从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二: 
     
    21世纪初,棉花种植以及纱线和布料的生产继续向亚洲转移。棉花种植在乌兹别克斯坦、多哥或印度,通过香港的厂,然后去到越南的缝纫店,最后来到堪萨斯城的服装架上。……维系运输棉花复杂网络的是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跨国公司。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根据材料,以“棉花帝国”为切入点就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变化拟一个论题,结合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图书馆”是从宫廷的“档案馆”起步,名称各有不同,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唐以降,书院兴起,无书不成书院,极大地推动了藏书风气的兴盛,印刷术出现之后,书籍实现了商品化,从官方到民间,藏书之风弥漫,宋朝各地州学都建有藏书楼;私人藏书更胜官方,“仕宦稍显者,家必有书数千卷”。宋元以来,江南兴盛,文化繁荣,是读书人和藏书人比例最高的地区,藏书楼比比皆是……中国传统的这种藏书,核心是“藏”,藏书的目的:一是传于后代,二是保值增值,并不与阅读有多少直接关系。书只是一种秘不示人的古玩、古董和艺术品,而不是一种读物,对他们而言,书籍只是物质象征,而不是精神财富。 

    ——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一部关于机器与人的进化史笔记》

    材料二:1653年,曼彻斯特市成立了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切塔姆图书馆,这是英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1669年,作家约翰•伊夫林提出为公共图书馆立法的建议,此后,主张以公共税收来维持免费图书馆的建议增多。18世纪,工业和科学的发展逐渐战胜神学,人们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于是,英国逐渐产生教区图书馆、咖啡屋、慈善学校和机械工人学校等各类信息传播载体,1850年,尤瓦特提交的《公共图书馆法》议案经过议会的反复斗争最终被认可,英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法令生效。此后,英国的议会文化使得公共图书馆大行其道,公共图书馆迅速成长,到19世纪末,英国公共图书馆数量超过100个。 

    ——摘编自《英国公共图书馆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古代藏书的因素。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19世纪英国公共图书馆得以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