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单元测试—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15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 利用反渗透法可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对海水一侧施加一大于海水渗透压的外压,那么海水中的纯水将反渗透到淡水中,原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淡化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可让水分子透过而其他物质不能透过 B、通过加压,海水侧的水分子会穿过淡化膜形成淡水 C、若撤去压力,则淡水侧的水分子会向海水侧转移 D、当海水渗透压和海水侧所加压力相等时,淡化膜两侧水分转移达到平衡
  • 2.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 , 则达到平衡后(   )

    A、h1>h2 Ma>Mb B、h1<h2 Ma>Mb C、h1<h2 Ma<Mb D、h1>h2 Ma<Mb
  • 3. 图所示渗透装置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通过,而蔗糖不能通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使其液面与烧杯中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加入蔗糖酶。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立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一段时间后下降 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 4. 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原生质体相对大小

    90%

    60%

    30%

    30%

    30%

    A、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 C、乙同学在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乙同学在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 5. 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镊子撕取外表皮,带有少量叶肉细胞的材料就不能用于实验 B、制作的临时装片放到载物台上,直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状态 C、用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替换蔗糖溶液,能观察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D、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在蔗糖和清水溶液中滴加几滴红墨水
  • 6. 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且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不消耗能量。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出入细胞时属于协助扩散 B、动物细胞在缺氧时,不会降低离子通道运输离子的速率 C、不是所有离子都是通过离子通道出入细胞以保证细胞需要的 D、离子通道瞬时开放使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相等
  • 7. 下图表示被转运的溶质以易化扩散(即协助扩散)方式排出细胞的过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载体蛋白构象发生改变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B、载体结合位点与被转运的溶质之间具有专一性 C、人体成熟红细胞以该方式吸收葡萄糖 D、被转运的溶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具有载体饱和效应
  • 8. 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乙<丙 D、甲<乙,乙>丙
  • 9. 科学家将萝卜和甜菜幼苗分别放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萝卜吸收水的相对速度快于Mg2+ B、甜菜运输SiO44-的载体数多于Mg2+ C、萝卜吸收Mg2+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D、甜菜和萝卜对离子的吸收具选择性
  • 10. 实验研究发现,K+、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质膜。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如果在人工质膜中加入缬氨霉素,K+可以通过人工质膜,Na+不能通过人工质膜。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证明人工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K+通过人工质膜消耗了能量 C、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D、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 11. 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 C、氧气、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 D、二氧化碳、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
  • 12. 由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B、由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 C、Na、K等无机盐离子也可通过此方式运输 D、该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13. 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并引发阿米巴痢疾。下列有关胞吞、胞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在运输过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需要消耗能量 B、通过胞吞、胞吐方式转运的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 C、人体细胞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与痢疾内变形虫“吃掉”肠壁组织细胞的方式相同 D、“吃掉”肠壁组织细胞时,不需要肠壁组织细胞与变形虫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 14. 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离子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b、c是生理过程,①~⑦是结构名称。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b是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氧仅来自氨基酸的-COOH,场所是图乙中的① B、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② C、与图甲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图乙中②③④ D、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 15. 淡水中生活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能通过伸缩泡排出细胞内过多的水,以防止细胞涨破。如果将草履虫分别放入蒸馏水和海水中,其伸缩泡的伸缩情况会发生一定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在蒸馏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减慢 B、放在海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加快 C、水分通过伸缩泡排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伸缩泡通过维持水分平衡来调节体内渗透压
  • 16. 用不同水温培养水稻,一段时间后检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稻对多种离子都有吸收,因为它们对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水稻对不同离子吸收量有差异,可能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数量有关 C、温度可能是通过影响根部的呼吸速率,从而影响了根部对无机盐的主动运输 D、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其中对锰和钙的吸收影响最大
  • 17.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研究人员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 B、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 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 D、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
  • 18. ABC 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协助细胞吸收多种营养物质,每一种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白细胞吞噬病菌与 ABC 转运蛋白无关 B、ABC 转运蛋白的跨膜运输依赖于膜内外的浓度差 C、葡萄糖和氨基酸不依赖同一种 ABC 转运蛋白运输 D、若 ATP 合成受阻,ABC 转运蛋白的跨膜运输效率下降
  • 19. 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同一细胞的线粒体膜、液泡膜对相关物质的相对吸收速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吸收速率的差异与这两种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B、线粒体膜、液泡膜对O2吸收速率的不同与线粒体、液泡的功能无关 C、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Na的吸收速率都有差异,这是受能量供应不同的限制 D、线粒体膜、液泡膜对图中相关物质的吸收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 20. 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下图1所示。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具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需求量大,番茄对SiO需求量小 B、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C、图2中b点,离子吸收速率可能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D、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 21. 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其原理是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溶液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溶液一侧,细菌及有害物质几乎不能透过逆渗透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渗透作用发生需要半透膜,而逆渗透膜类似于半透膜 B、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不同的是水由高浓度溶液一侧向低浓度溶液一侧流动 C、逆渗透膜上含有多种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地控制有害物质的进出 D、逆渗透膜去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通过逆渗透膜处理的水可放心饮用
  • 22. 某科研小组将小麦幼苗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分别检测小麦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与培养液中K+浓度、溶氧量的关系,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c段的吸收速率出现饱和可能是因为能量供应有限 B、c~d段的吸收速率下降主要是因为根细胞排出了K+ C、缺氧限制能量的供应,使小麦根细胞不能吸收K+ D、f~g段的吸收速率出现饱和可能是因为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 23. 原生质体(由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组成)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用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孢菌(一种真菌,具有细胞壁和液泡),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组实验结果可知,该假单胞菌的细胞液浓度>0.3mol/L B、乙、丙组的NaCl处理都能使该假单胞菌发生质壁分离,换回到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后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C、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结构构成该假单胞菌的原生质层 D、若先将该假单胞菌高温灭活,再用高浓度NaCl溶液处理,依然可以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
  • 24. 下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曲线a表示自由扩散,曲线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图甲中曲线b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C、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 25. 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膜上,其又可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离子通过生物膜的运输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载体蛋白跨膜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可能由ATP提供能量 B、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的跨膜运输一定是协助扩散 C、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速度很快 D、载体蛋白转运分子或离子时,自身构象一定要发生改变

三、非选择题(共6题,共45分)

  • 26. 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形成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气孔张开。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先后观察气孔的开闭状态,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溶液①的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蔗糖溶液②的浓度,判断的理由是
    (2)、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是。发生质壁分离后,细胞的吸水能力。滴加蔗糖溶液③后,紫鸭跖草叶片气孔变大的原因是
    (3)、保卫细胞的细胞膜可作为观察质壁分离的指标。若实验中观察到细胞膜 , 则可说明保卫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的状态。
  • 27.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请回答问题:

    (1)、在A→B的过程中,水通过(填方式)进出细胞膜,该过程(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2)、在60~240s的过程中,处于2 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将
    (3)、在120s时,处于乙二醇中的某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状态如图2所示,c处充满了溶液,a、b、c三处的溶液浓度大小关系是
    (4)、在120s后,处于2 mol·L-1乙二醇溶液中细胞逐渐发生 , 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28.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培养液培养水稻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下图甲所示;下图乙为Na+和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中的主动运输过程既可消耗来自ATP直接提供的能量,也可利用Na+电化学梯度的势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水稻对的需求量最大;有同学提出,图甲中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填“正确”或“错误”)的,请分析原因
    (2)、图乙中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判断的依据是①被选择吸收的物质;②需要的能量来自
    (3)、一种载体蛋白往往只适合转运特定的物质,因此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或载体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也是细胞膜具有的结构基础。
  • 29. 小肠上皮是由小肠上皮细胞构成的绒毛样的组织,能够扩大肠腔的膜面积,使食糜与其充分接触,增强营养物质的吸收。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的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2)、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G将葡萄糖运出细胞的特点是
    (3)、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上的蛋白S是一种同向转运蛋白,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由此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是
    (4)、小肠上皮细胞基膜上Na+-K+泵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α亚基上既有Na+、K+的结合位点,又具有ATP酶的活性,据此分析图中Na+-K+泵的功能是
    (5)、若小肠上皮细胞基膜上的Na+-K+泵停止工作,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原因是
  • 30. 如图甲是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 为1 mg/mL 的葡萄糖(C6H12O6)溶液,B为1 mg/mL的乳酸(C3H6O3)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的主要成分是可扩散通过图甲所示的人工膜(写出两种物质);图丙 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方式分别是 ,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将图丙右侧溶液换成0.01 mg/mL的葡萄糖溶液,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 溶液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右侧溶液浓度。
    (4)、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性。
  • 31. 霍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病原微生物为霍乱弧菌,其分泌的霍乱肠毒素是一种蛋白质,感染者会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死亡。
    (1)、霍乱弧菌在(细胞器)上合成霍乱肠毒素。
    (2)、当霍乱弧菌侵入到人体肠道后,其分泌的霍乱肠毒素(由 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引发的变化如下图。霍乱肠毒素与肠细胞膜上的糖脂(GM1)结合后,发生了的改变,并通过方式进入肠道细胞内。进入细胞后的霍乱肠毒素可将ADP-R与Gs蛋白相连接,使其不断激活致使细胞中的分子增加,进而激活了大量 Na+、Cl-、K+等离子通道。试分析霍乱感染者出现腹泻症状的原因是

    (3)、霍乱重症患者入院后,医生首先会进行补液治疗(口服或静脉补液),以补充患者损失的
    (4)、根据(2)中提到的霍乱发病机理,提出一个治疗霍乱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