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试卷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在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的实验中,有关观象及分析推理均合理的是( )A、使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说明气体全部难溶于水 B、把燃着的木条伸进瓶内,木条熄灭,说明瓶内气体为二氧化碳 C、把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内,木条不复燃,说明瓶内气体中没有氧气 D、向干净玻璃片上“哈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2. 在蜡烛的探究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迅速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蜡烛中含有水 C、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 D、蜡烛中既含有水又含有二氧化碳3. 我们曾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探究,下列关于“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的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 B、气体集满后,先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拿出水面 C、将集气瓶盛半瓶水后,用手堵住瓶口再将集气瓶倒放到水里 D、可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临时放在水中,等用时再从水中取出4. 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逐渐变短 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6. 下列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实验探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吸入的和呼出的都是空气,成分含量没有改变 B、证明呼出的气体含较多氧气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复燃 C、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增高 D、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7.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关于该实验的现象后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Ⅰ中与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 B、实验Ⅱ的目的是探究石蜡燃烧有水生成 C、实验Ⅲ的现象说明蜡烛焰心处气体是氧气 D、实验Ⅳ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二、填空题
-
8.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向收集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呼出的气体中 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一层水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9.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选填“大”或“小”)。点燃蜡烛,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熄灭蜡烛,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蜡烛。10. 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 细玻璃管中的红墨 水 。这说明动物呼吸消耗 , 呼出 气体。11. 为了探究酒精燃烧的现象,点燃酒精灯后,取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 后取出,请你继续帮忙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点燃酒精灯,将一根火柴横在火焰上方;火柴梗两端最先烧焦.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的温度最高.
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了 . 用手触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感觉到热.说明酒精燃烧时有放出.将一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石灰水变 . 说明酒精燃烧还生成 .
12. 蜡烛燃烧生成和 ,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其中的温度最高。13. 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不同的,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首先,由(填“A”或“B”)导管吸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2)、然后,由(填“A”或“B”)导管呼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3)、比较以上两次实验结果,该小组同学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含量14. 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
产物中有
将内壁涂有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由此可知:蜡烛的成分主要由元素组成,可能还含有 .
15.下图是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如图A所示,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该实验的目的是 . 如图B所示,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观察到烧杯底部出现黑色物质.请帮他们分析产生黑色物质的原因是 . 如图C所示,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何操作才能确保实验成功(只答一点).
三、简答题
-
16.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蜡烛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写出操作过程、现象、结论)
四、综合题
-
17. 对比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方法,下图为教材中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分别向两瓶相同体积的呼出气体和空气中加入相同滴数、同种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可验证两瓶气体中的含量不同;(2)、实验二,向等量的井水和纯净水中分别滴入等量的X试剂,观察到井水中产生大量浮渣,则X试剂为;(3)、实验三,观察到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五、实验探究题
-
18.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 A 是“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有什么不同”时的一组实验,根据伸入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先熄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2)、实验 B 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3)、实验 C 所示装置取用固体时,可能造成的后果是;(4)、实验 D 要证明质量守恒定律,需改进的措施是。19. 以下是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1)、实验Ⅰ中小木条 填字母处最先变黑,原因是 。(2)、实验Ⅱ中分别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第二个烧杯内壁 。写出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的物质具有 性。(4)、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选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烛芯冒出的白烟成分是 。20. 小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
作出猜测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外焰。
活动过程和记录取支试管,各加入水。
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处加热。
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
将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
(1)、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实验情况
第种情况
第种情况
第种情况
所需时间
结论
(2)、问题和讨论上述实验的三支试管中,各加入水,即要求所取水的量相同,若不相同可以吗? 填“可以”或“不可以” , 其原因是 。
(3)、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请简要叙述另一种方法。操作过程
现象
结论
(4)、延伸拓展结合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5)、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这是为了 。(6)、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后,要再次打开重复盖一次,使空气进入,以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