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十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份月考物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
1. 压强的单位是以下列哪位科学家命名的( )A、瓦特 B、牛顿 C、焦耳 D、帕斯卡2. 下列物理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 B、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C、福州教室内气压约为个标准大气压 D、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约为3. 下列物体中受到的力相互平衡的是( )A、
自由下落苹果 B、
用力推出去的铅球 C、
沿直线匀速下落的滑翔伞 D、
人造卫星绕地飞行
4. 下列描述的几个力中对物体做功的是( )A、运动员用力举着杠铃不动 B、离开脚后的足球继续在草地上滚动 C、用力提着滑板沿水平方向移动 D、用力向上拉绳匀速提升重物5. 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筷子 B、
瓶盖起子 C、
核桃夹 D、
羊角锤
6. 年月日,王亚平在太空做了“乒乓球在水中浮力消失”的实验,如图。对这个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乒乓球的质量为 B、乒乓球没有排开水 C、失重状态下,水的密度为 D、失重状态下,水对乒乓球压力为7. 如图所示是“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为密闭的玻璃球,与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产品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B、管与球中液面相平时,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睛天的气压比阴雨天的高,睛天时管液面高于阴雨天 D、将天气预报瓶由地面拿到高山,管液面逐渐下降8. 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项目之一。如图为掷出去的实心球从处出手后的运动轨迹,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 )A、从到上升过程中,球受重力和推力作用 B、在到过程中,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 C、在处时,假设不受一切外力,球将会保持静止 D、在处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能继续运动到处9. 如图,重为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以速度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力的作用下,该物体以速度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 , B、 , C、 , D、 ,10. 甲、乙两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 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在切之前它们对地面压强、以及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11. 如图,小球从某一高度自由落到一端固定在地面的轻质弹簧上,在处开始与弹簧接触,下降到最低点处后弹回,则小球的动能变化情况是( )A、从到 , 动能不断减小 B、从到 , 动能不断增大 C、从到 , 动能先变大后变小,到处为零 D、从到 , 动能先变大后变小,到处为零12.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匀速提升重力为、的、两个物体到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若 , 则提升的过程与提升的过程相比( )A、所做有用功较大 B、所做额外功较小 C、所做总功较大 D、机械效率较小13.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相同容器中,木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为: B、木块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 C、乙液体中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较大 D、盛有甲种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较大14. 如图,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质量为的小华骑着一辆质量为的独轮车,以速度从点匀速通过一重为的水平独木桥,独木桥的两端由两根竖直支柱支撑着。图中能表示端支柱所受压力与时间的关系是( )A、B、
C、
D、
二、非选择题(共72分)
-
15. 在北京某科技馆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 , 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根据你的分析,此时飞机受到的该力大小为 , 产生该力的原因是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 。16. 火罐养生历史悠久。如图所示,古书席上腐谈记载,在空瓶里烧纸,迅速罩在人腹上,待瓶内氧气耗掉,瓶内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气压,瓶就压紧在身体上。西藏高原用紫铜制作火罐,因为高原地势高,气压选填“高”或“低” , 铜罐吸附力强,方便耐用,绿色环保。17. 如图所示,这是在青岛附近海空域举行海军建军周年海上阅兵的护卫舰。护卫舰航行过程中关闭动力系统后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由于护卫舰具有 。若该护卫舰从东海驶入黄浦江,则护卫舰的吃水深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 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小于”19. 如图,水平拉力 , 物体以的速度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的功率为 ;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20. 在科技节中,小军用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浮力感应装置,竖直细杆的上端通过力传感器连在天花板上,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出细杆的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下端与物体相连,水箱的质量为 , 细杆及连接处的重力可忽略不计。向图甲所示的空水箱中加水直到刚好加满。图乙是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随水箱中加入水质量变化的图象。由图乙可知水箱加满水时,水受到的重力为 。当向水箱中加入质量为的水时,物体所受浮力为 。21. 如图苹果漂浮在水面上,画出图中苹果所受力的示意图为重心。22.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图甲是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时的情景。在图乙的示意图中画出施加在点的最小动力及动力臂。23. 山地自行车有节能环保、灵活方使和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一些旅行爱好者的首选工具。(1)、车座表面做得宽大的目的是什么?(2)、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车速也会越来越快,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24.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梦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想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 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甲方案中,小梦在左端放上的重物,右端放上的重物时,木块静止,此时木块受到的 填“可能是”“一定是”或“一定不是”平衡力。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 填“甲”或“乙”更科学,原因是 。(3)、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25. 为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将、、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的位置滚下 , 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请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和图丙实验中,球、球刚滚到水平面时的速度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小球推动小木块运动的距离越大,表示安全隐患 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 也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这种研究方法是 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3)、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4)、完成实验后,同学们还想到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也用到了斜面;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三个不同的表面上能滑行的距离不同如表 , 小车在这三个表面上滑行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填“相等”或“不相等”。由该实验结论可进一步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保持 。表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摩擦力
最大
较大
最小
小车运动距离
最近
较远
最远
26.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将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2)、如图乙,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点悬挂 个相同钩码;杠杆平衡后,两边悬挂的钩码同时远离支点一小格,杠杆将沿 时针转动。(3)、如图丙,若改用弹簧测力计在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从位置转到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 。(4)、保持点悬挂钩码数量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臂和动力的数据绘制了的关系图象,如图丁所示。图象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长方形面积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7. 小曹同学利用生活器材自制了薄壁实验箱来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如图甲所示,实验箱分为内箱与外箱 , 内箱下部有一圆形孔与箱相连,并在圆孔上蒙上了一层橡皮膜。先在箱中不断加水,实验现象如图乙、丙所示。然后在箱中加入一定量盐水,如图丁所示。
(1)、该实验通过观察 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2)、探究甲、乙、丙可知,同种液体深度越深,产生液体压强 ;(3)、由步骤丁可知,此时 选填“水”或“盐水”对橡皮膜产生的液体压强更大,可得结论: 。(4)、如图戊所示,、是两根完全相同的细玻璃管,管的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在管中装入不等量的水,薄膜鼓起的程度不同。据此小红猜想:液体的质量越大,其压强越大。小明将号管 放置,直至 ,对比此时、号管橡皮膜的鼓起程度相同可知小红的猜想错误。28. 某校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1)、方案一:如图甲所示,为减小测量误差并使操作更简便,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
以下选项中若选填“”“”或“”成立,则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从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A..
B.
C.
(2)、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上,缓慢调高升降台溢水杯不与重物接触 , 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且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示数的变化量,从而证明了阿基米德原理。(3)、在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后,该小组成员设计了如实验来“测量某球形实心物体的密度”:
A.如图甲所示,用电子秤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
B.如图乙所示,测出容器和适量水的总质量为;
C.如图丙所示,将金属块和该球形物体用轻质细线不吸水连在一起后,只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电子秤示数为;
D.如图丁所示,金属块和球形物体都浸没后,电子秤示数为;
E.如图戊所示,松手让整体沉底并静止后,电子秤示数为。
由计算可知取 , :
图丙中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该球形物体的质量是 , 密度是;
由于该球形物体吸水,这样测量会造成其密度测量值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9. 年月,苏丹境内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中国海军南宁舰、微山湖补给舰前往苏丹港,执行撤侨任务,共撤侨人。已知满载时“南宁舰”排水 , 吃水深度为 , 求:(1)、满载时“南宁”舰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2)、满载时“南宁”舰所受浮力;(3)、满载时“南宁”舰排开海水的体积。30. 自行车骑行是生活中一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出行的途中,沿直线匀速经过一段长的平直路面,用时。该过程中前后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若小明的质量为 , 自行车重 , 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倍。求:(1)、骑行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骑行过程中动力做的功;(3)、骑行过程中动力功率。31. “背漂”是儿童游泳时常佩戴的一种救生装置。某款长方体“背漂”重为 , 底面积为。把足够大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台面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与“背漂”的底面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如图甲。往容器中缓慢持续注水,注水过程中细线的拉力与水的深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注水过程中,“背漂”受到的最大浮力;(2)、细线的长度;(3)、注水过程中,浮力对“背漂”所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