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五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5月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红楼梦》里的府邸建筑与封建社会的秩序一样,有长幼尊卑,有君臣父子,不可丝毫逾越。大观园五间正门“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榻,皆是细雕新鲜花样”,“桶瓦”是圆筒状的屋瓦,“泥鳅脊”是圆背屋脊,此建筑规制在当时必须具有一定等级地位的贵族才能用。元妃省亲时是将“銮舆抬入大门”,宝玉娶亲亦“大轿从大门进”,礼乐精神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在院落组群中,该特征体现更为明显,每个院落均前后串连,通过前院达后院,此乃中国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产物。府邸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直接、紧密相关的联系,反映出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的一般特征,儒学规范、礼制亦渗透其间。

    大观园在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意境营造上均遵循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规律,体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大观园中的植物配置,充分利用植物所具有的“情感与品格”来赋予园林不同的性格特征。如怡红院“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怡红院红香绿玉的色调很好地烘托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又如桃翠庵“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也是妙玉孤傲性格的物化。

    《红楼梦》中描写的大观园“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蕴涵了园林建筑丰富的文化意义。建筑与山水艺术结合,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陶冶人们的身心,激发人们的聪明才智。园林山水园部分的建筑,更注重它的内在价值,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价值,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乐文化紧密相关。

    (摘编自郭芸芳《<红楼梦>中描写的建筑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材料二: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山水、植物和建筑构成的综合性的艺术品。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亭中迎风待月,轩外花影绰绰,峰峦叠嶂,动静相宜,园林建筑是园林中的观景和点景的要素,也是体现诗情画意的重要载体。

    在古典园林中,匾额、对联、题咏、雕刻及绘画等常见于园林建筑装饰中,可以说,大部分的中国古典园林都可以称为标题园,这与文人造园的成因是分不开的,古代兼任园林设计师的都是画家、诗人。这些文化元素对建筑主景和园林环境起到了衬托和深化的作用,也对提升园林意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园林如果少了文学的烘托和渲染,将了无生趣,而园林建筑便是园林文学和园林意境的载体,建筑的匾额、楹联、将园林文学恰当的融入,赋予了园林建筑灵魂和意趣。

    园林建筑的命名暗含着某些特殊意义,是解密《红楼梦》的关键。“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大观园完工之际,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心芳桥是进入大观园的第一座桥,其命名来自“兰芷惠心斯,杜若沁芳怡”。“心芳”有浸润美好事物的含义。心芳桥象征着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纽带,是宝黛二人互诉衷肠的地方,也寓意着贾宝玉不愿走仕途,只愿意浸润在这千红万艳之中。“有凤来仪”即潇湘馆,它的特征是“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仙禽,相传它的出现是一种瑞应,《尚书·益稷》:“箫韶(舜的乐曲)九成(一曲终叫一成),有凤来仪(呈祥)”,因为传说凤是食竹实的,所以借这一成语命名。而宝玉为一景点题名为“红香绿玉”,灵感来源于芭蕉和海棠两种植物,贾贵妃省亲时,将其改名为“怡红快绿”,特意去掉“香”“玉”二字,这其中深意也值得细细思量。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中国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和而统一”的建筑思想,而现在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建筑设计逐渐趋于模式化、单一化,失去了文化底蕴。研究《红楼梦》中大观园建筑,有助于我们探寻一条和谐发展、传承中国建筑文化思想的道路。

    (摘编自王丽娟《<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古典园林建筑艺术》)

    材料三:

    我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风尚,有山水者,加以利用,无地利者,常叠山引水。园林将厅、堂、亭、榭等建筑与山地树石融为一体,成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明末清初造园大师计成在《园治》中反复强调“体宜因制”的造园思想与创作思路。

    我国古典园林与传统诗词、书画等艺术有密切联系。园林中的“景”不是自然景象的简单再现,而是赋予情意境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上,常将园林划为景点、景区,使景与景间分隔有联系,而形成若干忽高忽低,时开时闭,层次丰富,曲折多趣的小园,明清的私家园林更呈现了在“咫尺山林”中开拓空间的优异效果。

    园林由山水、植物、道路和建筑组成。中国古典林中的建筑不但占地多,而且园林建筑常居主景的控制地位,居于全园的艺术构图中心,并往往成为该园的标志,即使在各景区、亦均有相应的建筑为该景区的主景。至今,中国还有北方宫苑、江南园林、岭南庭院等不同风格的园林,各个园林均有其特色,或以山称著,以水得名;或以花取胜,以竹引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摘编自《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

    (1)、下列对“《红楼梦》建筑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里建筑犹如封建社会的秩序一样,有长幼尊卑的区别,有君臣、父子的严格界限,体现以纲常为统领的伦理道德。 B、《红楼梦》园林建筑蕴涵丰富的文化意义,建筑与山水艺术结合,将园林文学恰当地融入建筑的匾额、楹联,赋予其灵魂与意趣。 C、《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筑,保持着天地人相融相洽、“和而统一”的建筑思想,体现了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特点。 D、大观园融住宅和园林于一体,讲究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其中的建筑有一般建筑可居可望的审美特性,更有可游的妙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对《红楼梦》中府邸和园林建筑特点的分析,运用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红楼梦》建筑的影响。 B、材料二中以贾宝玉命名沁芳桥为例,论述文化艺术对园林建筑环境的烘托和渲染的作用,指出研究《红楼梦》中大观园建筑的现实意义。 C、材料三主要从地利、艺术、手法、风格等方面,阐述了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园林美学的特点,指出园林建筑应与山水情致相和谐。 D、三则材料都从中国传统建筑层面,探究渗透于其中的传统美学,阐明古代建筑是中国人思想感情的具体表现,文化独特且具有魅力。
    (3)、 根据对材料一的理解,下面植物配置与人物“情感品格”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潇湘馆“一带粉墙,有千百竿翠竹掩映”,与林黛玉孤高洁雅的性情十分相合。 B、蘅芜苑“奇花异草仙藤愈冷愈苍翠”与史湘云世故冷峻、识时务的特点相符。 C、紫菱洲“岸上蓼花苇叶,池内翠荇香菱”与贾迎春懦弱无能的性格相吻合。 D、稻香村“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与李纨贞静淡泊性格相符
    (4)、《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与材料一元妃省亲时“銮舆抬入大门”,宝玉娶亲亦“大轿从大门进”比较,分别体现了怎样的礼制?请简要概括。
    (5)、 梁思成说,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红楼梦》园林建筑也具有特殊的“文法”,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石碣[注1

    茅盾

    玉臂匠金大坚还没刻完半个字,忽地又是扑嗤一声的笑起来,抬头望他的秘密工作中的伙伴。

    “金二哥,又笑,怎的?”

    靠在太师椅上慢慢地摸胡子的圣手书生萧让轻声说。胡子,原来只有稀落落的几根,又很短,然而只要左手空闲着,萧让就总得去摸。

    “萧大哥,你真是活像智多星吴用了!再过几天,我就管你叫智多星罢!”

    玉臂匠金大坚简直的放下了刻字刀,双手按在石碣上呵呵大笑起来。

    萧让得意地摇着头,随即把脸色放得更庄严:

    “我说,金二哥,怨不得,吴军师,那样叮嘱我来。你只是心直口快!”

    玉臂匠呆了一下,他收起了笑容,拿过刻字刀,低着头便又干他的一点一画的工作。

    “慢着,金二哥,刚才,你又笑,到底为的甚么?”

    “想到你和我躲在这里干这个,就要笑。”

    “你真是!”萧让顿一顿。“呵,金二哥,不应该笑。我们这,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是水泊里的机密呀:全伙儿,一百单八位弟兄,就只有,你,我,吴军师,参预这机密。”

    从工作中再抬起头来的金大坚本已有一句话冲到口边:正因为恁地,更加逗的人要笑呵!可是望见萧让的那样庄重的脸色,便不好说出来,只撮起嘴唇做了一个怪相,算是百分之几的抗议。

    这也瞒不过精明的萧让。料到这玉臂匠还有几分不了解吴军师的“策略”的奥妙,他萧让便觉得很有再切实叮嘱一番的必要。

    然而要把吴用的“策略”解释明白也颇困难,他偷眼看他的伙伴,刀尖落在石头上发出“滋拉,滋拉”的声音,仿佛是金大坚的暗笑;然而金大坚当真并没笑,他在那里认真地工作。

    这使得萧让心里略略安定一点。毕竟这位老朋友还可靠。摸着稀落落的几根短胡子,萧让再把军师吴用嘱咐过的话语想了一遍,然后轻声儿慢慢儿说:

    “金二哥,你看,玉麒麟比宋大哥如何?”

    “都是江湖上闻名的好汉呵!”

    玉臂匠头也不抬的回答了。

    “哦——金二哥;好歹,总有个,高下罢?”

    只有急促的刀尖落在石面上的剥落剥落的声音代替了回答。

    “众多兄弟,都说,玉麒麟,仗义疏财,一身好武艺,心地又直爽;宋大哥兀自佩服。金二哥,看来遮莫是玉麒麟强些罢。”

    金大坚深觉得诧异,自己不是屡次承蒙他告诫莫要臧否水泊内的大头领么?今儿他自己亦犯了规么?和他的刻字技术同样地古朴的金大坚的心,忍不住暗笑;老没有机会发泄的几句话便脱口冲出来了:

    “人总是成群打伙的。和卢员外亲近的一伙儿自然说卢员外好哪。”

    “不,不,不!金二哥,是和卢员外出身相仿佛的人,才都说卢员外好。”

    玉臂匠不很了解似的定睛瞅着萧让。

    “金二哥,你总知道,我们一百单八人,不是一样的出身呀。如像白胜兄弟,他原是破落户泼皮;阮氏三兄弟,石碣村的渔民;孙二娘开黑店,公孙军师是游方道士,李俊、张横,做水面上的勾当:这算是一伙儿。五虎将的关胜、呼延绰,他们,原是朝廷命官,派来打梁山的;便是卢员外自己,先前何尝不是跟我们作对的?所以这是又一伙了。金二哥,现在,你该明白吴军师的妙计了罢?”

    有这石碣,两伙人便会合成一伙儿么?这样的意思也曾在金大坚心中一动。但是不失自知之明的他素来知道自己的嘴巴不济事,所以还是不出声,只睒着眼睛,用半个脸笑。

    突然萧让站起来,踅到房门口,在门缝里张望了一会儿,然后又回到金大坚身边,满脸庄重气象,凑着金大坚的耳朵急促地轻轻地说:

    “二哥,俺水泊里这两伙人,心思也不一样。二哥,依你说,该是谁来做山寨之主?”

    “哦!原来却是恁地!何不依了黑旋风的说法,爽爽快快排定了座位,却又来这套把戏,这石碣,害得俺像是做了私事,当着众兄弟面前,心里怪难受!”

    玉臂匠再也忍不住了,当的一下,把刻字刀掷在石碣上,大声叫将起来。这一爆发,真是圣手书生萧让所不料的。他往后退了一步,学着军师吴用的神气,只管摸胡子。

    “二哥,话虽如此说;事情,却不能如此办。也须叫人人心服呀。总得再找出些‘天意’来。这便是吴军师的神算妙计!”

    “天意!天意渺茫,就叫我们来替‘天’行意?”

    萧让沉吟着踱方步。他时时把眼光往金大坚身上溜,没有什么异样。滋拉滋拉地又在那里刻字,一条好臂膊上的肌肉突起来像是些榾柮儿。

    总算放下一半心,萧让再回到太师椅上时,猛听得金大坚又掷过来一个怪问题:

    “旁的不管,只是,萧大哥,我们算是哪一伙?”

    萧让愕然了。军师吴用从来不曾和他谈到这个。仓卒间他搬不出吴用的话语来应付。很想说是属于宋大哥那一伙,可是又觉得碍口。

    看见萧让也有对答不来的时候,金大坚却呵呵笑了。这笑像是一瓢冷水,浇得圣手书生毛发直竖。

    “我们,——我,既不是赵官儿的什么将军,教练,教头,也不曾偷鸡摸狗,开黑店,大江心里请客官吃板刀面。我们是靠手艺过活的。我刻东岳庙的神碑,也刻这替天行道的石碣。就是这们一回事。提起什么天呀道呀地呀,倒是怪羞人呢!”

    仿佛抖落了一口袋子的金钱似的,金大坚自己也不很相信竟会这样地滔滔发议论。他的拿着刻字刀的右手突在空中划一个圆圈,又兴奋地加了几句:

    “看来我们水泊里最厉害的家伙还是各人的私情——你称之为各人的出身;我们替‘天’行的就是这个‘道’呢!”

    萧让楞着眼睛,只能摸胡子。直到金大坚的刀尖和石头相触的声音再鼓动他的耳膜时,他这才醒过来似的率然问:

    “是机密呢!金二哥?” 

    “我当作从前给人家私刻关防[注2一样,决不走漏半个字!”

     (有删改) 

    [注1]本文是茅盾对《水浒传》的再创作,1930年发表在《小说月报》上。《水浒传》在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描述,梁山泊英雄聚义后举办醮事,突然天门中开降下石碣,石碣上有“替天行道”字样及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座次。[注2]关防:旧时政府机关或军队用的印信。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撮起嘴唇做了一个怪相”,表现了金大坚对刻石碣这件事的抵触心态,他在内心深处不认同萧让所说的策略。 B、萧让对金大坚的说辞,归根结底来自吴用,吴用虽然没有出现在现场,却在实际上主导着刻石碣这一件大事。 C、萧让解释吴用的策略时,从说话“慢慢儿”到“急促地”,后来“沉吟着踱方步”,显现出萧让内心的矛盾纠结。 D、金大坚对官员出身和绿林出身的好汉都不认同,因而对刻石碣就能使两伙人“合成一伙儿”的做法深感怀疑。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截取玉臂匠金大坚和圣手书生萧让秘刻石碣这一场景,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 B、反复出现“刀尖落在石面上的声音”,刻画出金大坚对问题有所认识且明哲保身的形象。 C、小说以萧让的视角进行叙述,通过萧让的所见所思所感完成对“石碣”作用和意义的揭示。 D、小说叙事简洁,情节貌似简单,但在人物交谈中呈现了复杂错综的内容,引发读者思考。
    (3)、金大坚的“笑”贯穿整个谈话过程,但“笑”这个表情所蕴含的感情却随着谈话不断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4)、对于历史小说创作,茅盾认为“应当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所可能产生的人和事”“应当符合于这个历史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但同时又应“不为古事所拘,驰骋其想像吹进些现代的气息”。请结合文本对茅盾这一创作理念阐述自己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赵计未定。楼缓新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与秦城何如?不与何如?”楼缓辞让曰:“此非臣之所能知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曰:“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与,则非计也;言与之,则恐王以臣之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王计之,不如予之。”王曰:“。”

    虞卿闻之,入见王,王以楼缓言告之。虞卿曰:“此饰说也。”王曰:“何谓也?”虞卿曰:“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王而不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资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以救矣。”

    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楼缓曰:“虞卿能尽知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不至,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听子割矣,子能必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楼缓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王以楼缓之言告。虞卿曰:“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之,则无地而给之。今坐而听秦,秦兵不敝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以益愈强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固不止矣。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己之求,其势必无赵矣。王必勿予。”王曰:“诺。”因发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

    虞卿未反秦之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逃去。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三》)

    【注】①楼缓:赵人,仕于秦。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虞卿A未反B秦C之D使者已E在赵矣F楼缓G闻之H逃去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诺,在文中表示同意对方的观点。成语“唯唯诺诺”中的“诺”字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B、爱,文中指怜恤,与《归园田居(其一)》中“性本爱丘山”的“爱”字意思不同。 C、诚,文中指假如,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诚能见可欲”的“诚”字意思相同。 D、与,文中指给予,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吾与点也”的“与”字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在攻破赵国城邑长平后,派使者索要城池作为讲和条件,赵王拿不定主张,先后征询楼缓、虞卿的意见。 B、赵王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秦国一定会不遗余力攻打赵国的,秦国攻破赵国城池却主动撤兵应该另有原因。 C、楼缓认为虞卿并不能真正了解秦国人,听从他的意见可能有风险,但他自己也不能确保割地求和一定有用。 D、赵王最终听从了虞卿意见。虞卿主动请求去见齐王,商讨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②今坐而听秦,秦兵不敝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

    (5)、司马迁曾评价虞卿对事情的判断非常精准(“虞卿料事揣情,何其工也”),请根据本文内容分析司马迁这样评价的原因。
  • 4. 古代诗歌阅读

    陆游

    十年不把武昌酒,此日阑边感慨深。

    舟楫纷纷南复北,山川莽莽古犹今。

    登临壮士兴怀地 , 忠义孤臣许国心。

    倚杖黯然斜照晚,秦吴万里入长吟。

    【注】①淳熙五年六月,诗人因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在自蜀地东归途中作此诗于鄂州。②东晋名臣、名士庾亮镇守武昌时,曾与僚属同登“武昌郡”之“南楼”;他曾上疏北伐,遭朝臣反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十年未饮武昌之酒,此日登临南楼不禁感慨万千。 B、颔联状写登临所见,江上舟楫南来北往,山川莽莽古今依旧,情景交融。 C、颈联虚实兼顾,以东晋名臣庾亮自比,流露出忠义之臣的拳拳报国之心。 D、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晚照映衬山河之美好,诗人心情由黯然转为开朗。
    (2)、 有人称此诗将自然、社会、时局以至个人的遭遇融于观景之中,请谈谈你的理解。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说明有好开始的人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的两句是“”。
    (2)、《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出短发稀疏、衣物单薄、人情冷暖,但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泛舟在无边的洞庭湖。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两句,色彩对比鲜明,动静相生,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了观察的视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作为一个曾向世界贡献了印刷术的东方古国,“读书”始终是我们观照心灵世界的重要窗口。在社会深刻变革、技术____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定位和把握读书生活?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其阅读____;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社会的阅读水平。放眼中外,无论是贞观之治还是文艺复兴,国家的兴盛,都离不开文化的准备、精神的积淀作为支撑,民族的未来孕育着琅琅的书声。“书卷乃第一养心药物。”读书对我们而言,还意味着什么?读书可以克服本领恐慌、补齐能力短板;可以遏制浮躁之风、涵养社会定力;可以扫除颓靡之气、激发创新活力。一个伟大的时代,有大潮澎湃,也有静水深流。读书就是这么一个在沉潜中蓄势、在浸润中攀升的过程,引领我们走向无尽的远方,驶往光明的彼岸。

    力学如力耕,会有岁稔时。时代前行,学无止境,读书永远在路上。随着“世界读书日”来临,我国“全民阅读”活动已经走过十七年历程。十七年间,我们迈出了一大步,而建设书香社会依然____。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语言文字运用

    有一些人看完3D电影之后,____。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立体感是怎么产生的。人的两只眼之间有一定距离,看东西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图像就不同,图像叠加到视网膜上,____。正是因为这个原理,3D电影拍摄时会用到两台摄像机拍摄,用来模仿人眼睛的视角,而在播放时,也是两台放映机同时播放,左眼只能看到左边放映机的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右边放映机的图像,然后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图像叠加在视网膜上,这样三维立体的图像就出现了。

    但是,在电影院看到的立体图像与平时所看的立体图像不一样。正如前文介绍,3D电影的两部摄像机之间的距离,相当于观影者的两眼之间的距离,通常这个距离会取大多数人的一个平均值,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于这个平均值。____,但用的3D眼镜规格是一样的,眼镜不合适就成了观影时眼睛酸胀的原因之一。其次,看3D电影时除了大量实焦画面外,3D影片还有元素丰富的虚焦布景图,这些场景会让眼球重新聚焦,进而导致恶心感。还有,看3D大片时,多数人都很容易进入剧情,心情跟着剧情跌宕起伏,再加上视觉和感官上的刺激,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导致眼睛眨眼频率变低,如此也容易让人头疼。所以,看3D电影时,可以选择稍微靠后一些的位置,每隔15至20分钟最好摘掉眼镜休息一下。如果感觉眼睛不舒服或有恶心、头疼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观看。

    (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刘老师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是掌握读懂诗歌的方法。” B、请求你,看在我们相识一场的份上,就让我一个人平静地离开吧。 C、是至今日,我们不能想象如果没有了电,这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D、我们郑重警告辖内相关机构,不得为虚拟货币业务活动提供经营场所。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抢位跑”“保速跑”“冲刺跑”是长跑运动过程中的三个术语。抢位跑,听到起跑枪声后尽力冲在前头,抢占有利位置,避免受阻或破坏跑的节奏;保速跑,应以高速运动的能力,保持速度不变,直至终点撞线;冲刺跑,拼尽全力一鼓作气地快速冲向终点。“抢位跑”“保速跑”“冲刺跑”三者前后要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否则难以取胜。

    上述材料能给正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