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统一调研测试试卷(二)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
1. 现代文阅读Ⅰ
绣花鞋垫
江长深
①那年冬天,铺天盖地的雪下了几天几夜。山野和村塞被雪浪统治着,白茫茫一片无声无息,长长的七里街清冷异常,如水寂静。突然,夏荷家的大门敲响了,咚,咚咚,咚咚咚,急,但不失节奏。惊醒的夏荷一头撞进秦青石的怀抱,不让青石起床开门。
②“这冷的天,这雪的夜 , 没有急事谁会敲门?”青石说出的话是轻的,拍夏荷的后背的动作也是轻的,话完,被窝一脚掀开,起床的动作坚决有力。
③“乱纷纷的世道乱纷纷的人,何况这冷的天这雪的夜?”夏荷言轻语细,柔软而略显执着。
④咚咚,咚咚咚,敲门声更急,青石边起床边说:“世道乱,走投无路的人才多,能帮不去帮,能救不去救,别人心安我不安,别人害怕我不怕。”
⑤大门打开,寒风雪气直冲进来,像毛刺一般钻进他俩热热的身子,青石和夏荷各打了一个寒战。门口站着的是学堂教书的李先生。文静瘦弱,投在风雪中的黑影身单影孤。
⑥“青石,有件事你能不能帮帮忙?”李先生看他俩哆嗦,话出口有些迟疑。
⑦“帮。”青石也不问什么事,一口就应了下来。他虽然没做过李先生的学生,但敬重李先生的学识和人品。小时候娘经常教导他:树高无低鸟,贵人无贱事。
⑧“李先生,屋里暖和,进屋说”。大门全开,风雪成团跟进,灌满一屋。
⑨“几句话,就门口说吧。”李先生立在风雪里,三言两语道出了因果,黄安保卫战失败了,跟他一起参战的好多兄弟牺牲了。现在战事紧急,丰棺厚葬这些兄弟已不可能,但生死一回,也算是惊天动地,钉口薄木棺材遮避身体不为过吧。李先生对青石说:“我知道你是个本分的手艺人,新婚又不远,这事不难为你。行,你跟我走;不行,你回我走。”李先生的话入情入理,收放自如。
⑩李先生看见了青石身边哆哆嗦嗦的夏荷,他不想为难这对燕尔新人,说了声“打扰你了,对不起”,转身就走。
⑪然而青石却对着白雪中长长的黑影喊了声:“李先生,我来了。”他急匆匆赶了两步,又回过头来,对夏荷说:“荷,等着我。”
⑫看着雪地上一行义无反顾的男人脚印,夏荷突然想起了什么,说了一声“慢”,就迅急退回内屋,取出一双毛皮鞋、一双绣花垫跟了过来,“脚还赤着呐。这冷的天,这雪的夜 , 快,快换上。”
⑬青石垫上绣花垫换上毛皮鞋,深深一拥夏荷,话又重复在她耳边:“荷,等着我。”
⑭老秦家是木工世家,夏荷的绣活也了得。她乘着八抬大轿进秦家的时候,给秦家每人送了一双自绣的鞋垫,用针、配色都有讲究,图文、寓意也各有追求,有福禄寿喜,有长命百岁,有金玉满堂,有王侯将相,人人见了人人喜欢。巧合的是送给青石的那双,人物、花鸟,意境、氛围竟与青石刻在婚床上的图案不谋而合。
⑮青丝白发一甲子。青石仍然没有回来。
⑯当年近九十的夏荷和七十多岁的望儿怀揣着四川通江烈士陵园一张宣传画册从七里坪街出发时,天台山的枫叶红得正灿烂。望儿搀扶着夏荷走进烈士纪念馆,在无名烈士遗物展厅找到了陈列着绣花鞋垫的展柜。年轻的女讲解员应邀向他俩讲述了关于那双绣花鞋垫的故事——
⑰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初期,主力红军北上后,留下一批伤病员在一老乡家养伤,被叛徒出卖后遭到国民党军队包围,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万分危急之时,有一个人举枪冲过来与敌人正面交火,引过了敌人的全部火力。红军伤病员安全撤离,那人却被敌人的乱枪打死,头颅被割去邀功领赏了,尸体甩在乱坟岗,医院院长安顿好红军伤病员后,赶回来为无名英雄处理后事,他发现英雄着的是便装,除了贴身衣袋里藏有这双绣花鞋垫,再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物件。
⑱简短的故事很快讲完。夏荷躬下身把眼睛贴近展柜的玻璃足足看了十多分钟,慢慢伸直腰,默默地摇了摇头,表情失望至极。望儿有些不忍,催促娘再看,但夏荷轻叹一声,说不需再看了,这不是娘手出的东西。
⑲这时,默默站在一旁的馆长走了过来,十分热情地把两位老人扶进贵宾接待室:“老人家,能说说你那双绣花鞋垫的特别之处吗?”馆长觉得他们馆内又一个未解之谜已露出端倪,长久的期待将有结果。
⑳屋内空调暖,窗外白雪飞,夏荷的心一下子回到了七十多年前:“我的那双绣花鞋垫,周边绣的是同心针,一针双线,用的是金丝线,绣的是并开并走的万寿纹;中间部位绣的是交心针,红绿两色相交,先红后绿,绣的是红绿回应的龙凤纹,鞋垫正中绣的连心针,线是真丝线、针是发丝针,针眼小,针脚密,首尾连结,环环相扣,绣的图案是百年好合。”
㉑馆长起身拿过一个红木漆盒缓缓地打开盒盖:“老人家,你看看,这双绣花鞋垫与你绣的那双如何?”
㉒夏荷一落眼,目光就直了:百年好合!人物、花鸟、意境、氛围全是她的独创!用针、配色、起走、转合正是她的用心!她抢过红木漆盒抱在怀里,语无伦次地说:“我的,不,青的,是那个大雪夜我送给青的,新皮鞋配新鞋垫。望儿,这就是你父亲的东西啊。你父亲,青啊青,你让我找得好苦好苦啊。”夏荷深拥着红木漆盒,边哭边说:“青啊青,你一句话,三个字,让我等了七十年,七十年啊,青,你风筝脱手,音讯全无,原来你在这里。我的个青啊——啊,啊,啊——”
(选自《江河文学》2021年第二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在一个寂静的雪夜,突然传来急促但不失节奏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营造了紧张的氛围,为后文故事情节张本。 B、纷纷乱世,寒冷雪夜,面对敲门声,青石表现出义无反顾、坚定果断的救危济困精神,而夏荷则略显犹疑,思想觉悟不高, C、小说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展开故事,既加快了叙事节奏,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使情节更加紧凑,凸显了人物形象。 D、烈士纪念馆展柜里陈列的绣花鞋垫不是夏荷当年送给青石的那双,这样安排,增加了悬念,使小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2)、小说中“这冷的天,这雪的夜”这句话出现了三次,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小说的何以“绣花鞋垫”为题?请简要分析。2. 现代文阅读Ⅱ团圆(节选)
巴金
我离开军政治部的那天,到王主任的房里辞了行回来,小刘给我打好了铺盖卷,在住室里等我。他要回到原来那个连队去。他向我表示了款意。他虽然高兴回连队,可是他的讲话和举动都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感情。我也不愿意这么匆匆地跟他分别。最后我同他约定过两个月到那个连队去看他,他还说有东西要给我看。
我并不曾失信。可是我去晚了些,已经是好几个月以后了。这中间我到过几个部队,我常常怀念小刘,因为我一直没有得到他的消息。我后来忽然听说小刘在的那个连队打了胜仗,把敌人占据的一个无名高地拿下来了。这些日子为了迎接国庆三周年,为了欢迎第二届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志愿军前沿各个部队都在打胜仗,到处都听得见这样的说法:“争取立功,迎接亲人。”我听到了许多捷报以后,再得到那个连队的胜利消息,我很难制止想会见小刘的欲望。过了国庆节,我便动身到那个连队去。我们在坑道里见到了连长。他已经得到了通知,又热情又亲切地接待我。我和他交谈了半个钟头的光景,便提起小刘的名字,还说我想见见小刘。
“对,对,刘正清,是个好战士!”连长点头说。
我连忙说明我跟刘正清很熟,并且把那次分别的情形也讲了。
“不凑巧,他回国去了。”连长略略皱起眉毛说。
我诧异地问道:“他回国去干什么呢?”我自己马上兴奋地接下去说:“参加国庆节观礼吗?”
连长摇摇头说:“他挂了花,送回去了。”
“他挂了花?伤重不重?”我愣了一下,惊问道。
连长看了我一眼,声音低沉地答道:“两条腿都断了。”
我变了脸色,着急地追问:“危险吗?”
连长昂起头说:“这个小青年还嚷着要回朝鲜来打美国鬼子呢!”
“他能回来吗?”我顺口问了这一句。话出口我才觉察到它是多余的了。
连长激动地说:“要是真依他的话,他一定要回来。那天他跟着我上战场,打到最后,主峰上还有个敌人的大母堡攻不下来,火力猛得很,我们牺牲了几个同志。我十分着急,拿起一包炸药,打算自己冲上去炸掉它。刘正清拉住我的衣服,要求我把任务交给他。他一上去就把母堡解决了。可是他自己满身是血,两条腿都完了。担架员来抬他,他还说‘我要坚持,我要打’。我后来去看他,他皱着眉头,脸上没有一点血色,我却没听见他哼过一声。我告诉他要给他请功,他还说自己没有好好完成任务,应当检讨。”
……
小刘虽然回国,但是我总算践了约,我在这个连队住下来了。我本来打算在这里多住些时候,可是忽然接到王主任的电话,说是祖国来的慰问团就要到了,叫我马上回到军政治部去。我放好行李就去见王主任。
王主任在房里跟王芳谈话,他见我进去,跟我握了手。王芳向我告辞。我要留住她,她却笑着说:“我还要准备节目。”
我就说:“那么我陪你走一段吧。”她还要推辞,我却跟着她走出了洞子。
出得洞来,我一开口就问起小刘的事情。她听到小刘的名字,马上说:“小鬼有个东西要我交给你!”我连忙问:“什么东西?”她侧过头看了我一眼,险色马上变了,压低声音说:
“笔记本。小鬼还说——”
“他怎么说?”我打断了她的话。
“他说他等了你几个月,他还以为你回国去了呢!”她答道,埋下头往前走,也不再看我了。
我过了半晌,才再问一句:“他伤得怎样?”我心里不好过,我好像又看到小刘那张皮球似的脸,他笑得那么高兴地说:“我一定等着你!”
王芳一面走,一面说,好像在自言自语:“小鬼从医疗所上车回国的时候,两条腿都锯掉了,他还在哼《歌唱祖国》,还说装好了假腿就回到前线来。他比我坚强多了。”
她一直不讲话,我后来实在忍不住又问一句:“他没有危险吧?”
她忽然抬起头,提高声音说:“他一定会活下去,比我们还活得久。他没有腿,也能做许多、许多好事情。”她很激动,不过声音很坚决。但是这以后她又不作声了。
我们默默地走到了文工团的住室。我拿到笔记本,马上打开翻看,在第一页上,我看见小刘亲笔写的四行字:
“忠于团,
就要忠于自己的工作;
爱祖国,
就要爱自己的同志。”
王芳站在我旁边,低声念出了这两句话,然后解释道:“小鬼说他以后不一定能再见到你,请你留下这个做纪念吧。这些字是他入团的时候写的。”
我郑重地放好了笔记本,跟王芳紧紧地握一次手,一个人慢慢地走回去。
(有删改)
【注】1952年冬天,以巴金为组长的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人员,踏上了满目疮痍的朝鲜土地。在朝鲜战场上,他深入到志愿军中,同许多战士结下深厚友谊。回国后,创作了中篇小说《团圆》。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要采用侧面描写,通过连长和王芳的讲述和“我”的回忆,集中塑造了小刘这一“好战士”形象。 B、小刘两条腿都锯掉了,还是坚信自己能回到前线去,表现出勇敢执着、坚强乐观的人物特征。 C、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王芳的胆小懦弱反衬出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D、小说中“我”的形象带有一定的作家自我抒发的色彩,读者可以从中窥测到作家的家国情怀。(2)、 小说结尾处关于笔记本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在美学理论中,人们通常把那种能够给读者带来崇高的思想情感的审美对象所呈现的美,称为崇高美。巴金的抗美援朝作品具有鲜明的崇高美。请结合本文简要说明其具体表现。二、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观,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观归。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洛、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京师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中官势族筑园耕,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奏曰:“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何也?”仁宗曰:“卿欲谁立?”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帝喜曰:“徐当议之。”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B、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C、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D、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官,指官员因故辞去官职。此外,“解佩”“解绶”“解褐”都有辞去官职的意思。 B、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 C、工部员外郎,官职名。工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土木工程等,长官为工部尚书。 D、东宫,是古代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也代指太子。(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拯孝顺父母。出任建昌知县时,因为父母年岁已老,包拯就推辞不去,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后,才出去做官。 B、包拯关心民生。契丹在边塞聚集军队,朝廷命令他去河北征粮,包拯请求把牧马交给百姓,帮助耕种。 C、包拯人有原则,与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他人,和旧友、亲戚同乡也都断绝了往来。 D、包拯为官清廉。虽然地位高贵,但是衣食用度都和普通百姓一样,对子孙为官也严格要求,不许贪赃枉法。(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②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5)、 包拯刚毅正直,不畏权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请简要概括。三、古代诗歌阅读
-
4. 古代诗歌阅读Ⅰ
使东川·南秦雪[注]
元稹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注]此诗是元稹被贬到四川通州之时,途径骆口驿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待了京城的寒冬已过去,快到寒食节了,然而所经的骆谷虽已是春深时节却没有一点春的气象。 B、颔联中“才”“已”两个副词运用巧妙,既写出了蜀道天气变化之快,也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惊喜之情。 C、颈联比喻运用极为精巧,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 D、尾联以飞鸟、猿烘托周围环境的沉寂,以其“不飞不动”反衬诗人的“动”,抒发诗人孤寂悲凉之情。(2)、 有人评价元稹的这首诗“辞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 古代诗歌阅读Ⅱ巴岭答杜二见忆
严武
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
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
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
跂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题中的“答”和“见忆”可知,本诗是作者对杜甫寄赠的回应。 B、首联写作者和杜甫相隔遥远,无法见面,只能在梦中寄托相思之情。 C、颔联借助爱酒能诗的历史人物,表现作者对杜甫的喜好与才情的了解。 D、尾联写作者多次想骑着快马飞奔到好友身边,苦于路途遥远只能作罢。(2)、 为了满足格律的要求,诗句中字词的排列往往与日常表达不同,这种“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为婉曲而新颖别致。请结合本诗的颈联对此作简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唯有把握当下和未来的句子是“ , ”。(2)、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长者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奥运赛场,我国健儿屡创佳绩的因素有哪些?除了运动员个人禀赋、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外,我们还有一个“法宝”——训练场上的“黑科技”。中国航天的“风洞”技术,能够保障赛艇运动员在最低阻力下____。游泳队员的背后,站着一位“千里眼”——导航系统的惯导技术。懂行人____赞叹:“有洲际导弹技术作保障,中国泳将怎可能不摘金?”2020年奥运会上,苏炳添____,跑出惊人的“中国速度”。其中的秘诀是通过高科技设备对运动员各项指标进行监控,制订个性化训练方案。科技的力量也延伸进百姓日常生活中。晨跑的人们佩戴智能运动手环,追光前行;从南国到北疆的少年,穿着“氢弹科技”的篮球鞋,____……这在今天的中国,已是平常的景象。
从“嫦娥”落月到“神舟”升空,从“蛟龙”深潜到“复兴号”领跑……,我们能否建造出世界上最牛的铁路、最长的桥梁、最繁忙的港口,靠的是依托科技。科技助力,国力更盛,竞技更强,人民更健康,华夏更昂扬!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劈波斩浪 不由自主 电光火石 挥汗如雨 B、劈波斩浪 情不自禁 风驰电掣 挥汗如雨 C、随波逐浪 情不自禁 电光火石 挥斥方遒 D、随波逐浪 不由自主 风驰电掣 挥斥方遒(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都是问句,请指出类型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六、写作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大时代。无论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战略工程现场,还是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标志性项目工地,“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坚组”的旗帜处处飘扬。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抗疫一线。青年科技人才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天问”“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
(节选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2年4月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有删改)
材料二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节选自二十大报告)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