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1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台湾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当时台湾叫(     )
    A、台湾 B、台州 C、夷洲 D、琉球
  • 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加强开始于( )
    A、公元前220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220年 D、公元230年
  • 3. 下表记录的是某次战争的信息,请判断这次战争是(     )                                 

    交战双方:孙刘联军--曹操

    兵力对比:5万-20万(号称80万)

    结果: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4.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终成三国鼎立之势。下列图示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
    A、 B、 C、 D、
  • 5. 《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 B、促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 C、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 D、有利于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的形成
  • 6. 小明同学在课外学史阅读中发现这样两个片段,借箭的主人公不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三国志》是史书,叙述较为客观真实 B、《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完全脱离历史事实 C、《三国演义》所述与民间流传一致,可信度高 D、《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属于一手史料
  • 7. 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8. 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北京人的发现

    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B

    甲骨文的发现

    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自商朝开始

    C

    禹建立夏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D

    官渡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A、A B、B C、C D、D
  • 9.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战国、三国 B、春秋、秦朝、南朝 C、商朝、秦朝、东晋 D、商朝、秦朝、三国
  • 10.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周幽王暴改

    引起“国人暴动”,西周灭亡

    B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崇懦术”

    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标志着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

    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A B、B C、C D、D
  • 11. 如图是《我国古代部分朝代更迭示意图》,①指代(     )

    A、 B、 C、前秦 D、东晋
  • 12. 官渡之战中,曹操是风光无限的人生赢家,以少胜多,甚是潇洒;公元208年,他的风头惨遭周瑜无情碾压,损兵折将,兵败“回家”。此文学描述的是(     )。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13.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说,孔明在某次战役前给周瑜一封密信,信中有“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十六个字。历史上与此相关的著名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14. 曹操在《龟虽寿》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里的“志”是(     )
    A、消灭袁绍 B、统一黄河流域 C、统一全国 D、废汉献帝
  • 15. 读下图选择正确的一组(     )

    A、A——蜀、B——汉、C——吴 B、A——魏、 B——蜀、C——吴 C、A——魏、B——吴、C——蜀 D、A——吴、B——魏、C——蜀

二、综合题

  • 16. 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在历史典籍有明确记载,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起到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黄帝赞》诗

    材料二:李白《古风》诗中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王仰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其子弟为诸侯,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诸葛亮像与《蜀相》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轩辕黄帝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地位,举出他有哪些发明创造(相传中)?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秦王是哪位君主(姓名)?简述秦王为统一全国做了哪些准备?指出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内容,简述“推恩令”实行后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蜀相诸葛亮受到后人敬仰的理由。
  • 17. “滚液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人众多,其中有很多人物在历史上评价不一,众说纷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表绍,则名徽而众素,然操逐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扶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己挫英雄百万师。

    ——唐·胡曾《咏史诗》

    材料三: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的主要功绩,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也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值得怀疑的。

    ——易中天《品三国》

    (1)、材料一中的“操送能克绍,以弱为强者”指的是哪一著名战役?这次战役有何影响?
    (2)、材料一这段话是诸葛亮对谁说的?请简要概括诸葛亮的核心观点
    (3)、材料二这首诗评述的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的哪次著名战役?有人说,这首诗的第一句“烈火西焚魏帝旗”存在历史知识上的错误,他为什么这样说?
    (4)、材料三是易中天教授对诸葛亮的评价与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一下你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