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
1.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些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 )A、会制作工具 B、有爱美意识 C、懂得人工取火 D、掌握磨光技术2. 实物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如图所示,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栽培稻谷遗存
B、猪纹陶钵
C、干栏式房屋
D、半地穴式圆形房屋3. 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是( )A、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他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4. 如形势图可用于研究( )A、国家的产生 B、朝代的更替 C、西周的分封制 D、春秋争霸战争5. 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A.《诗经》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B.《吕氏春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
C.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
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D.历史学家的观点
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
A、A B、B C、C D、D6. 2022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铜面具,让国人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夺目璀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中最重的是( )
A、四羊方尊 B、利簋 C、司母戊鼎 D、青铜面具7. 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表中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 )甲骨文
现代文字
马
犬
牛
A、土地制度 B、定居农耕生活 C、分封制度 D、天文历法8. 有学者对东周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人进行了研究,发现春秋时期出身微贱的人占26%,而战国时期增加为55%。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A、分封制度逐渐瓦解 B、文化教育得到普及 C、井田制度得到推广 D、民族交融得到加强9. 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奖励生产 B、加强刑罚 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推行县制10.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工程是(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11.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人的修养和节操。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所属的思想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12. 依赖武力实现的政治统一并不能长久,只有文化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A、北击匈奴 B、统一文字 C、南征越族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 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围魏救赵 D、退避三舍14. 2021 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A、勤俭治国 B、勤于政事 C、善于用人 D、虚怀纳谏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期
内容春秋及以前
战国
治理国家
分权治理
①
官员产生
贵族世袭
②
地方管理
分封诸侯
设置郡县
材料三: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材料四:先秦诸子百家的部分主张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其思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提出为政以德;
孟子:提出“仁政”道德标准;提出“舍生取义”的思想;
庄子:主张人应顺应自然的本性;
韩非: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倡导变法革新的思想。学派
观点
主张
示例:道家
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其思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____
____
____
(1)、 观察上图,春秋形势图是 ;战国形势图是 。(2)、 依据材料二,借助表格内容提示,概括战国“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3)、参照示例,先从材料三中选取任意一个观点(道家除外),然后从材料四中选择对应的主张加以印证。(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16.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证据确认】材料一:不同时期的考古成果①
②
③
商朝时期出土的青铜镰刀
河南辉县出土新石器时代的骨耜
浙江余姚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铁臿
河南辉县出土【铭文述史】
材料二:“燕侯旨鼎”是在北京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如左图):屡(燕)侯旨(zhi,“旨”的异体字)初见事,于宗周,王赏旨贝廿朋,用乍(作)又(有)始(姒)宝尊彝。意译就是:燕侯旨第一次因事到宗周来朝见,周王赏给旨贝二十挂,用来做有姒的宝器。
——摘编自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文史互证】
材料三史料
出处
进入秦国境内……到了大小城镇的官府,那里的各种官吏都是严肃认真的样子,无不谦恭节俭、敦厚谨慎、忠诚守信而不粗疏草率……士大夫没有私下的事务,重视处理公事,不结党营私。
《荀子•强国篇》
“凡良吏明法律令(凡好的官吏都通晓法律令)恶史不明法律令,不知事(不办理事务),不廉洁,无以佐上(无法辅佐君上),偷惰疾事(指推脱事务),易口舌(搬弄是非),不羞辱,轻言而易病人(侮辱别人),无公端之心……”
睡虎地出土秦简
(1)、将材料一中的考古成果按所属的历史时期排序(写序号)。请为材料一的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2)、 旨是燕国第二代诸侯,铭文记载了燕侯旨的什么活动?这反映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3)、 根据材料三,概括秦评判官吏优劣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秦国重视官吏任用的作用。17.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下面是有关秦始皇的两则材料。材料一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材料二
秦王贪狼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逃跑)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观点(或独立提出观点)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不少于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