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 1.  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灰烬及火烧过的石块和兽骨,有的灰烬集中成堆,厚达6米。以上考古发现说明(  )
    A、元谋人会使用火 B、北京人会用火并保存火种
    C、北京人会人工取火 D、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
  • 2.  古代传说中常有关于原始农业出现的说法。下列可能佐证此说法的文物是(  )
    A、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B、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
    C、司母戊鼎
    D、四羊方尊
  • 3.  “黄河滚滚波浪翻,九曲蜿蜒十八湾;三过家门皆不入,后人仰瞻会稽山。”这首诗歌颂的人物是(  )
    A、黄帝 B、 C、 D、
  • 4.  关注章节标题能更好地把握书籍主旨。如图中第三章的标题应该是(  )                                 

    第三章:____
    第一节二里头文化遗存
    第二节青铜时代与青铜文明
    第三节殷墟和甲骨文
    第四节大分封和井田制
    第五节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5.  西周初年的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北瞰燕冀,东控徐准(如图)。这表明分封制(  )
    A、稳定了统治秩序 B、扩大了统治范围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发展了农业生产
  • 6.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铸造,精神文明的表征是(    )
    A、造纸术的发明 B、磨制石器的推广 C、甲骨文的应用 D、学术界百家争鸣
  • 7. 公元前 771 年,西周灭亡,此时属于什么时期?(    )
    A、公元前6世纪前期 B、公元前6世纪后期 C、公元前8世纪后期 D、公元前8世纪前期
  • 8.  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建立历史联系。下面这张思维导图的空白处应填(  )
    A、周平王东迁洛邑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C、百家争鸣 D、私学的兴起
  • 9.  “一江分二水,古堰泽荫西蜀地;四象生八卦,青城道化天下人。”这副对联中描写的伟大工程是(  )
    A、灵渠 B、长城 C、都江堰 D、秦始皇陵
  • 10.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下列思想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无为而治 B、贤能治国 C、仁者爱人 D、以法治国
  • 11.  西周时,今郑州地区属于管国、东虢国等;秦朝时,属于三川郡京县等;西汉时,受到司隶部和豫州刺史部监督。材料涉及到的制度依次是(  )
    A、分封制、刺史制度、郡县制 B、禅让制、分封制、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刺史制度 D、世袭制、郡县制、刺史制度
  • 12. 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
    A、王室衰微的表现 B、商靹变法的背景 C、秦灭六国的过程 D、秦朝统一的意义
  • 13.  文字是文化认同的基础。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推行小篆 B、统一度量衡 C、车同轨 D、焚书坑儒
  • 14.  从如图中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
    A、秦的暴政引发秦末农民大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C、陈胜吴广起义控制了大泽乡等地
    D、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 15.  《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2021年发现的陕西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器。这表明(  )
    ①考古发现能够佐证文献记载
    ②《史记》所有记载都真实可信
    ③汉文帝提倡节俭
    ④汉文帝重视“以德化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  白寿彝在分析某一历史时期政治形势时写道:“豪族政治势力的发展以外戚专权的形式出现,从而架空了皇权,而皇帝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不得不求助于宦官。”材料分析的是(  )
    A、外戚宦官轮番专权的原因 B、外戚宦官轮番专权的结果
    C、东汉后期农民起义的原因 D、东汉王朝灭亡的原因
  • 17. 西汉时期,一名普通的郎官满怀坚定信念,忍受大漠的孤寂、落日的苍凉,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历经13年完成了“凿空”的壮举。这位郎官是(    )
    A、张骞 B、班超 C、玄奘 D、鉴真
  • 18.  1978年成都市出土了一件东汉画像砖,画面上两个深目高鼻的胡人相对而坐于一匹骆驼上(左边人物因年代久远模糊不清),一边敲击建鼓(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一边起舞。该画像砖可以用来印证(  )                                 

    A、汉朝与西域的交流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汉代成都商业繁荣 D、西域都护的设置
  • 19.  华佗对他的弟子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据此可知华佗(  )
    A、发明“麻沸散” B、发展“治未病”思想
    C、提倡适度锻炼 D、擅长针灸
  • 20.  司马迁在《史记》中既颂扬汉武帝功绩又斥责其“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这最能体现司马迁治史(  )
    A、客观公正 B、生动形象 C、文笔优美 D、体系完备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 21.  我国是出土古人类遗址非常丰富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5年发现于云南的元谋猿人,是我国已发现的较早的人类……在元谋人化石出土的地层中,发现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器。还发现大量炭屑和两小块烧骨。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1929年是北京猿人遗址发掘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在发掘中发现了中国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在1930年的继续发掘中,人工打击痕迹清楚的数件石制品被发现。1931年发现更多的石制品、烧骨、烧石及灰烬等。 
    ——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三:郑州某历史社团进行以“文化传承,大河先行”为主题的大河村遗址研学活动,内容如下:                                                                                                                                                                                                     

    序号

    研学内容

    了解大河村遗址概况

    欣赏绚丽彩陶,品味仰韶文化

    学习制陶课程

    参观遗迹厅,感受六千年前“星空下最美的村落”

    情境体验:大河村先民的一天

    学习锡补工艺课程

    (1)、 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任选材料一、二的内容完成一组史实和推论。 

    示例:史实:在元谋人化石出土的地层中,发现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器。推论:元谋人已经会制作打制石器。 
    史实:推论:

    (2)、 将上表中研学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在B处补充提炼一个主题,并补充与主题对应的研学内容。                                                                                 

    主题

    A.参观遗址、文物

    B.

    对应事件(填序号)

    ①②  

    ⑤⑥  

    (3)、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了解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 22.  历史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褒贬不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商鞅变法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中国古代史资料》
    材料二:他的新法推行了两年,秦国的风俗日益败坏……其社会混乱达到极点。因此,高祖皇帝负起挽救天下的大任,威望震服全国,天下人追从他的德行。 
    ——翻译自贾谊《治安策》
    (1)、 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举例说明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的观点。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贾谊批评商鞅变法的主要理由。
    (3)、 综上探究,在评价历史事件时应注意什么?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著名历史学家王曾瑜先生曾指出,“自秦汉至明清,社会也有不少变动⋯⋯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是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变革期。” 
    ——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
    材料三:昔秦皇帝……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意为“功绩很大”)。 
    (1)、 材料二认为“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是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变革期”。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2)、 根据材料三,概括秦始皇“功齐三代”的理由。
  • 24.  治国理政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帝提倡以农为本,多次发布诏令劝农,以发展农业经济。公元前156年,景帝“令田半租”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选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1)、 材料一反映了文帝、景帝怎样的治国理念?在他们统治的时期,汉朝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2)、 结合所学知识,列表对比材料二中两位帝王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
    (3)、 综上探究,在治国理政方面,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 25.  沟通、交流、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密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一带一路”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摘自《人民日报》
    (1)、 根据材料一,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流的特点?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古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