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0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表为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墓葬的随葬品情况表。据此可知,此时( )
地点
墓葬遗址名称
随葬品情况
山东
泰安
大汶口墓葬遗址
大墓陶器多达八十多件,还有象牙梳、玉臂环等。小墓仅一到两件粗制陶器和石器
青海
乐都
柳湾墓葬遗址
墓葬大小不一,随葬陶器数量不等,大者多达九件,小者一到两件
甘肃
武威
皇娘娘台墓葬遗址
随葬陶器数量不等,大墓多达三十七件,小墓一到两件
A、母系氏族公社趋向稳定 B、社会贫富分化出现 C、多元一体文明格局形成 D、国家形态初具规模2. 下表为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农具类别
初耕农具
播种农具
中耕农具
收获农具
农具种类
铁犁、铁锸、
铁镢、铁斧
耧铧
铁铲、铁锄
铁镰
所占比例
61%
7%
22%
10%
A、铁农具普及到全国 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C、农业生产科技落后 D、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形成3. “县官”一词源于《礼记·王制》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睡虎地秦简和里耶秦简中记载:秦国国君及其家室称为“公室”“王室”,秦始皇下令将“公室”“王室”的称号改为“县官”。秦始皇此举旨在( )A、巩固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B、凸显秦始皇及其皇室的地位 C、恢复对王畿地区的统治 D、加强对地方官僚机构的控制4.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有利于( )A、架空节度使 B、杜绝武官腐败 C、提升战斗力 D、削弱州府权力5. 下图所示建筑由清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倡议兴建,作为史料可用于研究当时( )注:图中文字为“倉義圖豐”
A、地方宗族的数量 B、农户的口粮储备 C、民间的救济措施 D、庄园经济的规模6. 鸦片战争后,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学习种茶、制茶技术,并在印度大力发展制茶业,大约在19世纪末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取代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印度茶的崛起反映了( )A、鸦片战争摧毁了中国茶产业 B、英国政府倾力扶植印度经济发展 C、印度开始融入资本主义市场 D、殖民主义成为历史不自觉的工具7. 洋务运动有过好多名目,可以说有名有字有号。洋务运动是一个反映时代的概念,概括了近代历史一个阶段中所出现过的事物,本无褒贬之义。相比之下,能区分新旧应该是( )A、同治中兴 B、清末新政 C、夷务运动 D、同光新政8.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下课程、课时(见表3)。由此可见清末教育(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学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课程
几何代数
植物
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
理财
体操
课时
20
8
8
4
3
10
A、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B、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C、西学课程占据主导地位 D、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9. 某文件规定,“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这一规定(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基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顺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求 D、深化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10. 1964年,有一份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不安,其中写道:“仅全国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为此,国家( )A、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B、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 C、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 D、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11. 史载,伊凡四世从全国各地甄选了一批中小贵族亲信,组建特辖军,专门镇压被控不忠的大贵族。据统计,1565—1572年间,就有大约4000名大贵族被诛杀。伊凡四世的这种做法( )A、稳固了基辅罗斯的专制政体 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迅速拓展了俄罗斯国土疆域 D、奠定了民族国家基础12. 意大利人阿尔贝蒂(1404~1472年)在《论绘画》中写道:“我不知道完美的绘画作品在镜子里看起来是如何优秀;但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的每一个缺点在镜子里看起来格外明显。因此,取自自然中的作品应该根据镜子的建议加以修正。”这表明,当时( )A、艺术创作注重展现内心世界 B、现实主义画派渐趋成熟 C、绘画技法追求光和色的结合 D、理性意识影响艺术发展13. 下图是“1535—1558 年英国诺福克郡庄园财产分布对比图”。据此推断当时的英国( )
A、自然科学弱化了宗教信仰 B、殖民扩张加速了社会分化 C、宗教改革强化了世俗权力 D、启蒙运动冲击了神权统治14. 下图描绘了16—19世纪奴隶贩子从非洲获得黑人奴隶的场景之一。据此可知( )A、新航路开辟之后产生奴隶贸易 B、非洲被帝国主义商品倾销 C、殖民者掳掠黑人存在多个渠道 D、宗主国推行种族灭绝政策15. 下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印度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相对份额变化示意图。其中③代表的是( )A、中国 B、印度 C、英国 D、美国16. 下图名为漫画《援助之手与自由火炬》。左边的漫画上方有一个人,他正在用力摇动闸门的卷轴,升起的闸门上写着: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右边的漫画中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他们身后的带有镣铐的巨手象征着苏联。该漫画的寓意是( )A、反法西斯国家应同仇敌忾 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C、美国援英实则为遏制苏联 D、美英两个大国操纵了世界局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学者依国际法的主客两分视角,将春秋时期的朝聘、会盟等盛行于国君间的礼节与国际法对应起来。下表为《春秋》所见四类会盟活动统计简表。
鲁君年数
类别次数
隐公
桓公
庄公
悯公
僖公
文公
宣公
成公
襄公
昭公
定公
哀公
总计
11
18
32
2
33
18
18
18
31
32
15
27
255
王臣与会
(天子与诸侯)
6
1
1
1
1
3
1
1
15
诸侯与诸侯
8
8
4
1
12
4
8
3
6
4
5
3
66
诸侯与卿大夫
2
4
3
1
5
8
3
15
14
6
5
5
71
卿大夫与卿大夫
1
3
1
3
4
10
5
3
9
39
总计
11
12
7
2
26
14
15
23
31
18
14
18
191
——摘编自翟淑君《春秋时期的会盟问题研究》等
(注:《春秋》采用鲁国纪年,其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14年即公元前481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国际法学者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国际法,在诸多重大国际法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上,作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
70年来,国际关系中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中国国际法学者撰写了相关的论著进行国际法评析,如中东战争、1991年海湾战争、1995年世贸组织的成立、2001年“9·11事件”与阿富汗战争、《巴黎协定》开启的全球新的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等;此外,中国国际法学界还关注了一些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印边界问题、美国的“台湾关系法”、美国对台湾出售武器问题、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事件、G20杭州峰会等。空间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国际法学者及时予以了关注。国际环境法、国际组织法、国际人权法、国际刑法等不但成为了现代国际法的新分支,而且也是中国国际法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
——摘编自杨泽伟《新中国国际法学70年》
(1)、根据材料一(表4)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会盟的特点并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法研究的主要特点,例举新中国对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人口迁徙中的文明史
图1 公元500年的基督教世界和异族入侵
——据【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图2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帝国主义扩张和移民
——据【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6、图7反映的人口移动的主体,说明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人口迁移路线图,说说你的设计并阐明理由。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表
中共一大
1921年的中共一大党纲是一份兼具纲领与章程性质的文件,它确定了党的名称、性质,阐明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宣告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指引党开始探索革命道路。
中共二大至
六大
受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影响,中共二大制定了第一部党章,明确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至五大,没有制定新的党章,但是进行了部分的修订。修订中严格了入党手续,加强党的自身组织建设,重视党支部的作用,明确党支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1928年,在革命低潮时期制定的六大党章,突出规定无条件服从共产国际的决议,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认识不足,仍然把城市工作放在中心地位。
中共
七大
1945年的中共七大党章,是党在共产国际解散后第一次完全独立自主制定的党章,它增加了具有“前提与总则”身份的总纲。党章第一次确定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完善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标志党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成为指导全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
——摘编自蒯正明《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党章历史演变与党的发展》等
依据材料(见表),结合所学,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演变历程。(要求:概括阶段特征,分析原因,解释意义;最后阐述总体认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81年的中国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时间
事件
6月27日—29日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9月30日
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10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提出今后必须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
11月7日—16日
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七战七捷,首次荣获世界冠军。
根据材料多角度提炼信息,从“1981年中国道路”的视角,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