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11月份)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0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 1. 在周代,天子要“抚诸侯”,诸侯要“尊天子”,“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全社会应相亲相爱,抵御外族 B、政权族权一体的国家观念 C、统治者应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D、诸侯对天子应履行的义务
  • 2.  战国时期在官吏组织中文武分家。如齐威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魏惠王用惠施为相,庞消为将;赵惠文王用南相如为相,廉颇为将。这种文武首脑的任用机制反映了(  )
    A、宗法分封制正在走向瓦解 B、行政权与军事权同等重要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萌芽 D、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 3. 朱熹围绕日常生活而作《家礼》,包括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五部分,礼仪规范详尽细致。该礼仪很快被士庶接纳并广泛施行,成为宋元以后家庭礼仪的典范。这说明当时(   )
    A、理学重规范轻自律 B、理学重礼轻法 C、礼制繁琐严苛 D、礼制趋向世俗化
  • 4. 据记载,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阿拉伯商人蒲罗辛贩卖乳香达30万,纲首蔡景芳招诱船货,收息钱达98万,都各补授从九品“承信郎”官衔,赐予“公服履笏”。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    )
    A、海外贸易满足了贵族的物欲追求 B、招徕外国货船可以增加官员政绩 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民众崇尚洋货 D、政策调整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 5. 康熙帝颁布“十六条圣谕”,强调“重人伦”“重农桑”“端士习”“厚风俗”,要求在乡村每半月进行一次宣讲,以教化百姓。这说明清朝(   )
    A、以道德准则稳定乡村社会秩序 B、以“十六条圣谕”为乡村律法 C、儒家思想开始在乡村得到普及 D、中央集权统治在乡村得到强化
  • 6. 阅读下列《清末关税占财政收入比重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清政府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B、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延伸 C、贸易逆差的地位长期保持 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日益加深
  • 7. 费孝通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华民族的概念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B、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列强入侵的产物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有独特的发展道路 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实现充满着偶然性
  • 8.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33年《苏维埃暂行选举法》规定:苏区年满16周岁的劳动人民和红军及其家属,不分性别、宗教、民族,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本境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办法的变化体现了(  )
    A、国民经济的发展 B、主要矛盾的变化 C、民主程序的完善 D、社会性质的改变
  • 9.  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我国先后颁布了《婚姻法》《工会法》《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以及有关劳保、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法令。这些法律和法令的颁布(  )
    A、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 B、照搬了苏联立法模式
    C、立足于一五计划的开展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 10.  如表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变化情况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年份

    农民
    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工资性收入

    其他收入

    数额(元)

    比重(%)

    数额(元)

    比重(%)

    数额(元)

    比重(%)

    1983

    310

    228

    73.5

    58

    18.7

    24

    7.7

    1988

    545

    403

    73.9

    118

    21.7

    24

    7.7

    1993

    921

    678

    73.6

    195

    21.2

    48

    5.2

    1998

    2160

    1466

    67.9

    574

    26.6

    120

    5.6

    A、创办乡镇企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B、家庭联产承包的推广缩小了城乡差距
    C、农村经济发展深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民收入多元化
  • 11.  在公元前8—前6世纪的古希腊城邦,一般各城邦都有贵族会议、公民大会等政权机构,如斯巴达的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政治制度;雅典的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这反映出,希腊城邦当时(  )
    A、普遍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 B、形式上带有原始民主的遗风
    C、寡头政治与贵族政治并存 D、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治权力
  • 12.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指出,“真正的法律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播撒至所有的人,且亘古不变……不可能在罗马有一种法,在雅典有另一种法;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是有效的”。他意在强调(    )
    A、法律应该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B、罗马法受到希腊文化影响 C、理性是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 D、自然运行规律会影响法律
  • 13.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是(  )
    A、自给自足 B、商品经济 C、封君封臣 D、市民自治
  • 14. “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
    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 15.  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法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社会法案,如1883年《员工患病时补偿其损失工资》、1893年《国家保障赤贫者获得治疗的权利》、1898年《最早关于工伤的法律出台》、1910年《出台关于退休的法律》。这些法案(  )
    A、与法国工人的长期斗争密切相关 B、是法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C、标志着法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 D、反映法国是法制健全的民主国家
  • 16. 194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规定各会员国货币对美元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到1971年,这一制度发生变化。观察如图,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建立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C、欧盟的成员国追求经济一体化 D、区域经济集团竞争激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 17.  中国制度的创新与变革推动了国家治理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 9发号施令。将全国地区分为13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唐朝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的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摘编自《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

    材料三:( 1898年,上谕)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 

    ——摘自《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改革政治体制的主要举措。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的观点加以论述。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变革科举的新举措并分析其变革背景。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华法系的不同之处。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57年,清政府撤销其他口岸,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当时关税税率大体为进口税率16%,出口税率4%。1842年,《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英商交纳进口、出口货税的标准须与英人“秉公议定则例”。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 
    ——摘编自胡公启《晚清中国关税制度变迁及影响》
    材料二:争取关税自主、收回关税主权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内容。1923年,广州政府拟收回海关用人管理权,英人因此派兵占领海关,中共中央号召各区及地方同志召集全体紧急会议,筹备联络各团体发起剧烈的排斥英货运动。1924年,恽代英撰文指出:“我们现有的关税制度,正是国际资本主义征服中国最重要的武器。”邓中夏也撰文指出:“欲救中国,必先收回关税主权。”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发动和精心组织下,北京30多个团体召开关税自主国民示威运动大会。 
    ——摘编自董振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关税自主活动》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关税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关税自主而进行的努力,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专制集权政治的走向                                                                                                                                                                                                              

    时代

    政治状态

    政治走向

    秦代

    中国和确立
    官僚体制

    秦朝确立帝制,皇帝是国家的象征并且可世袭,秦朝已经意识到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国家机器不仅为帝王一人服务,还主要在于建立全社会的政治秩序,“化家为国”。

    汉代

    落实“化家为国”,完善官僚体制

    西汉君权和政府权力分离得非常清楚,皇帝是国家的代表,管理国家靠“三公九卿”。汉代是贤人政治,从太学的人才培养和任用,到孝廉举选,都是以贤荐贤。

    唐代

    唐朝把相权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皇帝想为所欲为比较困难,若没有门下省之印,敕令就不合法,没有经过中书门下审核而被皇帝任命的官员被称为“斜封官”,在官场抬不起头来。

    北宋

    中国现代性的拂晓时分

    宋代,君权有所增强,相权有所分散,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可以胡来。在宋代,道理最大,皇帝未必是最大的;宋代进一步提升士大夫的地位,甚至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写入祖训。

    明清

    士大夫衰落,再度“化国为家”

    朱元璋裁撤掉宰相之位,虽然国家还是依靠大臣治理,但士大夫地位一落千丈。清代,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没有宰相,也没有内阁,“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摘编自姚洋《中国古代政治对当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提取材料中的一条或多条信息,围绕“中国古代政治”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