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灵丘二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9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0-0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1. 九年级学生小江搜集了以下时事,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你认为最贴切的是( )                                  

    ★2023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青岛出席2023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就“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部署。

    A、科技创新 B、良法善治 C、改革开放 D、共同富裕
  • 2. 如果给如图三幅漫画添加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B、打造书香中国,坚定制度自信 C、坚持生命至上,守护人民健康 D、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 3. 学生小文在学习道德与法治时了解到“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珠江流域多次发生流域性洪水灾害 B、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难题 C、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 D、各地采取措施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忧
  • 4. 对如框中我国两项科技成果进行归类,最恰当的主题是( )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3年6月7日,“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采取“一箭26星”方式,将搭载的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A、太空探索,成就显著 B、科技实力,问鼎全球 C、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D、浩瀚星河,奇幻无穷
  • 5. 开车穿行在城市中,各类交通信息实时传递给驾驶员;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安全缴费、电子证明等民生事项“一站式办理”;坐在办公室,楼宇自控系统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室内温度、照明……近年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斐然,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崭新阶段。这说明( )
    A、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B、创新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C、创新就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D、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6. 某街道推行“书记下午茶”党建项目,拓宽了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通过和居民边喝茶边“聊需求”的方式,精准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推行该党建项目( )
    A、有利于科学决策以满足居民一切需求 B、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C、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 D、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 7. 在2977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代表;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这足以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 )
    A、最真实的民主 B、最广泛的民主 C、最公平的民主 D、最管用的民主
  • 8. 学生小刘创作了一期手抄报,下面是手抄报上的一些图片。你认为其中能体现“民主决策”的是( )
    A、 B、 C、 D、
  • 9. 学校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探究学习小组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开讨论,小文所在的小组探究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你认为这一制度的优势在于(    )
    A、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     B、保障了公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C、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D、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 10. 小丽喜欢积累名言并对名言进行解读。下列是小丽对一些名言的解读,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B、“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这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更说明创新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体现了创新型国家已经建成 C、“致天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国家必须把学校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D、“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坚持民主道路和民主制度,就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让国家强盛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0分)

  • 11.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从南湖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是何种力量撕开黑暗,照亮了寻找真理的道路?从南昌城头的枪响到九千八百多万名党员的铮铮誓言,又是哪种声音响彻云霄,唤醒了华夏五千余年的沉梦?历经102载的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依然风华正茂。这其中的秘诀正是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正是初心锤炼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初心是热忱,是坚毅,它不仅仅存在于历史的书页上,更践行在人们的生活中。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在追寻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 12. 从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北斗导航相继问世,到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再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磁悬浮列车研发、5G技术等,我国一项项科技成果在新时代里呈现出“喷发”状态。 

    请你简要分析我国科技成果在新时代里呈现出“喷发”状态的原因有哪些。

  • 13.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的充分表达,落实于人民意愿的有效实现。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人大代表262万多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真实反映、逐级传递。许多反映民意、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建议和意见受到重视或被采纳。

    党的十八大以来至2021年,中共中央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政党协商会议170余次。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深入考察调研,提出书面意见建议730多件,许多已转化为国家重大决策。

    请从民主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带给你哪些感受。

  • 14. 水管冻住了! 

    道德与法治老师在讲到“生活处处有创新”时,请同学列举事例与大家分享。下面是某同学分享的一则事例。 

    进入冬季,气温骤降,水都结冰了。小林家未及时采取防冻措施,导致厨房水管的裸露处冻住了。一开始,小林的爸爸提议用火烤,这样水管就能快速解冻。小林的妈妈马上对这一建议进行了否定,原因是水管靠近燃气管道,用火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最后还是小林想了一个办法,使冻住的水管解冻了。

    (1)、 你知道小林解冻水管的办法是什么吗?
    (2)、 小林解冻水管的事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 15. 2023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这些举措,彰显了科技在中国未来崛起路上的至关重要性,提升了知识产权在国家未来战略上的地位,有利于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攻克科技“卡脖子”等问题,增强国际竞争力。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创新驱动发展”的角度,谈谈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组科学技术部、调整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属的必要性。
    (2)、 国家版权局、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3”专项行动,这是全国连续开展的第19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 

    ①国家连续开展这项行动是为了保护公民的什么权利? 

    ②请你就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提出两点建议。

  • 16. 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某校组织九年级(1)班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新闻搜集】 

    下面是九年级(1)班学生搜集的新闻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近10部法律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315条意见,这些意见与建议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很大作用。像这样开门立法,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立法工作的常态。

    申纪兰是全国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从25岁第一次当选,她和人民代表大会共同走过66年的光辉岁月。                       

    66年守护一个初心(部分议案)

    1954年,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进宪法;

    1996年,呼吁开通了长治到北京的直达列车;

    2000年,关注农村小康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2002年,提出交通、水利建设方面的提案;

    2007年,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视农村环境保护等意见;

    2012年,提出加强农村教育,提出农村失地问题;

    2013年,提出要关注贫困地区发展。

    【全员参与】

    【做中学】 

    该校九年级(1)班在学生代表大会召开前夕,组织开展了校园优秀提案征集、评选活动,提案要求聚焦学生发展、生活服务、校园建设等方面。该活动在经过提案撰写专题培训、提案征集、专家评审等环节后,最终征集到28个提案,并从中评选出5个“优秀提案”正式提交到校学生代表大会。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开门立法越来越成为我国立法工作的常态”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 
    (2)、 申纪兰的上述事迹,启示青少年应为参与民主生活作出哪些准备? 
    (3)、 九年级(1)班老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展示了如图图片,同学们热情高涨,请你参与其中。 

    ​ 

    ①请你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判断,此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是  。(填写序号即可) 

    A.认识国家机关 

    B.中国式协商民主 

    C.走进村委会、居委会 

    D.建设美丽乡村 

    ②老师布置了一道相关的作业:写一份有关你身边国家机关的研学微报告,分成若干小组完成。九年级(1)班民主小组在采访过程中,正好碰到该单位开例会,同学们想要旁听,却遭到了工作人员的拒绝。你认可工作人员的做法吗?为什么? 

    (4)、 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学校开展上述活动的意义。 

    九年级(1)班和谐小组同学在此次活动中撰写了一份提案(如下表)参加征集大赛。                                                  

    提案题目

    关于  的提案

    (要求:题目简短明确,不使用疑问、感叹句式,字数在20字以内)

    提案内容

    (一)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成果日新月异,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少年对科技的掌握和接纳能力直接关乎国家创新能力的发展,加强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二)现实与困难

    A市举办了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但我校参与该赛事的人数总计不足30,获奖比例不到10%,与其他学校相比,我校参与率不高,创新成果不丰富。突出表现的困难有学校对该赛事缺乏广泛宣传和系统指导;学校对经费、场地等的支持不够;同学们缺乏创新意识和参与热情;等等。

    (三)建议

    ②请你根据表格内容,帮忙拟定提案的题目,并根据提案内容,续写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