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8 类型:开学考试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子《逍遥游》中写到蜩与学鸠起飞后只能“  ”,飞得不高时便落在地上,所以它们不解地诘问大鹏“  ?”
    (2)、 苏轼《赤壁赋》中,“客”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进而希望“  ,  ”,即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
    (3)、 《故都的秋》里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诗人常常因秋天的风产生创作灵感,写出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这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如“  ,  ”。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们在讨论文学观念时提出过“天文”、“人文”之分,并主张从“观乎天文”和“观乎人文”的联系中去寻找中国古代文学的要义和精髓,这是符合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实际的。他们对上古“天文”之学的描述,也得到了现代考古学和文献学的支持。无论是占卜还是祭祀,殷商时期传留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无不说明,它们都是为统治者所垄断的一种进行天地人神沟通的文化,亦即“通天”的文化。这种以“通天”为核心的“天文”之学有着漫长的积累过程,体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阶段。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虽发端于“观乎天文”,但周灭殷之后,在总结殷所以亡和周所以兴的历史经验中,统治者们认识到“天不可信”,只有“敬德”、“保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从而为社会文化的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周公制礼作乐,将“以史为鉴”和“以民为鉴”作为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视点,实现了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的视角转换。周初统治者们已经不再将国家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天命,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才是造成结果的原因。他们已经开始用“集体行为史观”代替“集体神权史观”。为了让周之子孙世世代代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周公主持制定了用于宴飨、朝会、宗庙的乐歌,即今所见《诗经》中的部分《雅》、《颂》,来强化史鉴意识。周人的“民鉴”制度主要有“献诗听政”。这一制度不仅促使统治者关心国计民生,注意民意民情,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创造着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例如诗、曲、书、箴、赋、诵、传语等等,都在不断地丰富着,发展着。《诗经》的《小雅》尤其是《国风》正是这一制度衍生的产品。

    春秋时期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文学观念也发生着急剧变化。西周末春秋初,文学的社会功用正悄然转变。春秋中叶士人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批评天命观和天道观的基础上出现的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不朽”的价值观,将“集体行为史观”改换成了“个体行为观”,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个体的现实行为上来。人们可以通过“立言”来实现自身的不朽,文学不再只是维护氏族国结的纽带,或是礼乐教化的附庸,而且是一项个人的独立实践活动,也是一条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到了春秋后期,士在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凸显,“立德、立功、立言”成为他们抗衡“世卿世禄”的法宝,传统礼乐思想被弱化。以“诗”为代表的文学俨然成为具有全方位社会功能的价值实体,成为士人们借以安身立命的重要场域,于是,一个真正属于个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摘编自王齐洲《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天文”之学的核心就是“通天”,占卜和祭祀则是天地人神沟通的重要方式。 B、周朝统治者在对国家兴亡的原因认识上,相较于殷商时期,有其历史进步性。 C、当人们可以通过“立言”来实现自身的不朽时,文学观念也就开始发生变化。 D、从“天文”至“人文”,文学观念的变化体现的是人的个体价值的不断凸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文章层次清晰,论述了“天文”“人文”两个文学观念的发展以及变化过程。 B、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展的分析论述,对中国古代文明进行了反思。 C、文章在论述相关文学观念时,特别注意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 D、文章在论述吋援引史例,表述清晰、逻辑性强,体现了学术性论文的科学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现代考古学和文献学对上古“天文”之学的描述,印证了“天文”之学的存在。 B、史鉴意识和“民鉴”制度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一批作品应运而生。 C、殷商时期和西周初年,文学的社会功用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服务于国家统治。 D、春秋后期,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随着“诗”的产生才开始发展起来。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牛乳是 19世纪欧洲人普遍食用的乳品。它味美营养价值高,但放置后会变酸,不利于长期保存。为解决这一难题,许多科学家做了大量研究,希望找到变质的原因,但毫无进展。当时化学家普遍认为发酵现象是物质本身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后生成了一种酶,这种酶致使食物里的糖分发生分解,才使牛奶发酸。同样作为化学家的巴斯德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另辟蹊径,从化学研究扩展到生物领域展开研究。一次偶然的启发,他发现前人在探究牛乳变酸时只注意到了新鲜牛乳的成分研究,而没有注意到变质牛乳的分析。于是,他选择变质牛乳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出了一种灰白色物质(酵母),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种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杆状微生物。实验上的突破,给巴斯德带来了希望。为了进一步弄清这种微生物对牛乳的影响,他先做了对比试验,发现酵母能加速牛乳变质,然后进行理论分析设想酵母中的微生物能使牛乳中的糖分变成酸,结果当用纯糖溶液实验时,完全证实了这一设想。由此,巴斯德坚信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用同样的方式,他发现了葡萄酒变质的原因:未变质的陈年葡萄酒,液体中有种圆球状的酵母细胞,当葡萄酒变酸后,酒液里有一根根细棍似的乳酸杆菌,正是这种来自外界的微生物使酒变酸。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发酵过程与微生物有关。通过实验,他进一步发现,把牛奶、葡萄酒加热到一定温度就可以杀死这种微生物。这种方法就是“巴氏灭菌法”,解决了当时法国酿酒工业和贸易出口中葡萄酒因变酸影响质量的难题,被世界各国的食品工业应用至今。 

    (摘编自张文根《“细菌猎人”巴斯德及其科学研究方法》)

    材料二:

    解决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的科学实验,不断地开阔着巴斯德的科学思路,使他踏上“揭开传染病黑幕”的征程。当时,农副业中的两个实际问题摆在巴斯德的面前:鸡霍乱和牛羊的炭疽病,后一种疾病不仅每年使法国损失二千万法郎,而且还可传染到人体,危害人类。 1880年,巴斯德在研究鸡霍乱时,注意到病原菌放置一定时间后,毒性会大大降低,注射到健康动物体内可以使之产生对这种病的抵抗力,即产生免疫作用,这就是传染病预防接种法的历史性伟大发现。巴斯德将这种免疫技术继续应用到预防炭疽病方面。为降低炭疽热细菌的毒性,巴斯德对炭疽热细菌进行了加热处理,然后将其接种到一群羊的身上,同时让另一群羊保持原状。结果,没有接种的羊群全都患炭疽热死去,而事先接种过少量低毒炭疽热细菌的羊却没有死。此后,巴斯德又对炭疽热疫苗进行了改进,制成人工减毒炭疽活疫苗,并使用类似方法,研制出了可抵御狂犬病的疫苗,治愈率达99%以上。

    可以说,巴斯德对病原微生物导致传染病流行的认知,以及他依据这样的认知从事的成功医疗实践和探索,为人类防治传染病开辟出全新的天地。在这之后,长期困扰人类的主要传染病的疫苗相继出现。 

    (摘编自阮芳赋《您为世人揭开了传染病的黑幕》)

    材料三:

    疫苗一般是灭活的病毒。“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杀死病毒、细菌等,会使病毒蛋白的高级结构受到破坏,蛋白不再有生理活性,所以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因此将灭活的病毒输入人体,不会使人染病。而灭活的病毒同样能激发起人体免疫系统的保护性反应,促使人体产生抗体,当真正的病毒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就可以识别并消灭它们,从而预防传染病。这就像军事演习中的假想敌,免疫系统通过演习保持战斗力,待真正的敌人入侵时就能将其一举歼灭。

    随着对人类免疫系统的认识不断进步,科学家们把疫苗的作用扩展到了更多领域。疫苗不再只是用来预防传染病,也可用来治疗已经患上的疾病,甚至改善人体的运作。例如,在美国治疗前列腺癌的疫苗已获得批准,成为第一个将会被广泛应用的治疗疫苗。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更多种用于直接治疗疾病的疫苗正在开发之中。目前,已有 25种高危险性的疾病可以通过有效的疫苗得到预防。尽管疫苗的研制取得了巨大进步,全球主要的疾病杀手,如疟疾、艾滋病等却依然没有任何一种达到商业生产阶段的有效疫苗,艾滋病病毒突变之快更是让科学家们伤透了脑筋。但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

    (摘编自齐利《疫苗:不仅防病也治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变质食品中杆状微生物的发现发酵过程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发酵是物质本身发生了化学反应 B、新鲜与变质葡萄酒的对比实验高温加热能有效杀灭乳酸杆菌法国酿酒工业发展和贸易出口的难题 C、病原微生物导致传染病流行理论巴斯德进行成功医疗实践和探索人类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路径 D、对人类免疫系统的认识进步疫苗由预防传染病扩展到治疗疾病直接治疗某些疾病的新手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巴斯德之所以能找到牛奶变质的原因,是他不像其他科学家只在化学领域研究,而是将化学与生物两个领域联系起来思考。 B、巴斯德对鸡霍乱和牛羊炭疽病的防治,都是给动物接种毒性减弱的病原菌使之产生免疫力,这也为研制狂犬疫苗提供了思路。 C、长期在微生物领域的研究,使巴斯德看到了发酵、变质和传染病间的相似处,这是推动他研究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D、灭活病毒输入人体后,既能使病毒蛋白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也能促使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人体不会染病。
    (3)、“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有重要的意义。”从巴斯德的科学历程中,你认识到了哪些研究方法?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姑父(节选)

    刘夏

    ①有人说,世上无所谓幸福与不幸福,只是不同处境的比较。我家三姑父曾用一种朴素的方式表达了类似的哲思,每年春节来我们家走亲戚的宴席上,个子瘦小的他都会照例举起杯,说个开场白:“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赶中游!我今年很好,很幸福!”我虽然对他的酒品不敢恭维,喝到最后他一边说话一边拍着大腿,两边嘴角不断吐着白沫,像一条亟须回到水缸里的鱼,但他的这一人生态度还是深得我心。

    ②我很庆幸自己从小学到大学都没考进班级前三名,能在前十名左右徘徊我已经非常满意了。这并非我有意韬光养晦,而是我总会遇到比我更聪明或者更努力的同学。所以我浑然天成地保持了一种平庸的智慧。

    ③在我印象中,三姑父有一大堆儿子,每年纷纷嚷嚷地随着他来走亲戚,每人骑一辆自行车,车座上捆着礼物,车把上也挂着礼物,通常都是花生等土特产或是自家做的年货。车子在院子里咔嚓、咔嚓支好,排成一队,问候声随之响成一片,走亲戚的味道立刻满了院子。他们统一的特点就是小个子和大嗓门,一旦喝了酒,开了讲,声音便会越来越高,一直高到屋梁上,受到撞击再返回来。每个人都红着脸,伸长了脖子,一开始还会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但很快每个人都沿着自己的思路畅所欲言,根本不管别人在说什么,真称得上人声鼎沸。三姑姑不无尴尬地在旁边解嘲:“开锅了!开锅了!”这种狂欢化和多声部状态,实际上反映了三姑父在管理大家庭中的民主风范,完全没有传统封建大家长的陋习。

    ④日常生活中,三姑父还有一个始终坚持的观点,就是“一样钱,要大的”。这个观点乍看起来跟毛驴之道有相悖之处,其实不然。“一样钱,要大的”首先反映出他不盲目求贵的平和心理,只要能把事情办了,就没必要多花钱;同时,在花钱差不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比较大的那一个,从而获得一种相对高的幸福度。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三姑父永远穿着大一号的鞋子和衣服,戴着大一号的帽子。有风的日子,三姑父的草帽会在头上滴溜溜地转,让人担心随时飞走。但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三姑父的帽子有一根细带子系在脖子上,只要脖子在,帽子就会在。他穿着大一号的鞋子,走起路来咔哒咔哒地响,感觉不是穿着鞋子,而是拖着鞋子。我问他:“三姑父,你脚不累吗?”他总是乐观地说:“不累,不累,习惯了,习惯了!”买大一号衣服的好处则很明显,夏天的时候扎在腰里,凉快不紧绷,冬天的时候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在里面添减衣服,而且不至于因为变胖就废弃衣服,节约了很多买衣服的成本。细想起来,这个大一号的原则让人生多了一份余地,多了一份从容,算得上是一种处世智慧了。

    ⑤三姑父上学时间不长,但他有一本枕边书,《水浒传》。作为一个地道的山东男人,拿《水浒传》作枕边书再合适不过了。他每年来走亲戚的传统节目,就是现场让我们小孩抽背一百零八将的绰号,比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玉麒麟卢俊义”等,或者眉飞色舞连比带划给大家即兴讲一段水浒故事。我对四大名著的最初印象就是从他那里得来的。他对水浒好汉发自内心的热爱,让我觉得他简直可以当第一百零九将了。如果有谁质疑好汉们的人格,说什么鸡鸣狗盗之徒的话,他就立刻严肃地充当辩护者,非要说服别人尊重他的英雄们。他最佩服的梁山好汉是鼓上蚤时迁,而且总替时迁抱不平,说凭着他在多次战役中的功劳,最后却位列倒数第二名,真是太不公平了!他讲起时迁飞檐走壁穿房越脊,深入敌后灵活作战,唾沫星子喷人一脸,脸上表情变化多端,两根粗眉毛就像两条黑虫子在眼睛上方扭来扭去,眼珠子瞪的时候几乎要掉出来落到盘子里;有时还加上对时迁心理活动的补充揣摩,简直就是时迁再世。他还曾专门去过梁山,但回来后据说对梁山颇有点失望,觉得还是看书过瘾。多年后我也去了一趟梁山,体会到吃鸡蛋不必见母鸡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世上估计有至少一半的人是属于见不如不见的范畴,眼见固然为实,可是支撑人活着的常常是看不见的东西。

    ⑥作为水浒专家,三姑父算得上是一个小知识分子了,况且他有一个很能显示知识分子气质的口头语,“而已矣”。“而已矣”一听就是有文化的读书人才会说的词,三姑父经常说完一件事,最后总结道:“就这样,而已矣。”“而已矣”渐渐成了一个加粗画线版的句号,也形成了三姑父独具特色的话语风格。以我有限的人生经历而言,还没有遇到第二个人体现了如此鲜明的句读格调。

    ⑦听老家亲戚说,三姑父这几年少了高谈阔论的精气神儿,还有点老年痴呆的症状。他繁衍了一大家子人,现在连孙子都有儿子了,就像一根老树桩子,营养被抽走了,仅剩的几个枝条也越来越干巴了。

    (节选自《星火》2021年第6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文章从语言、动作、穿着、神态、人生态度等几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三姑父积极乐观的形象。 B、三姑父的“中游”思想深入“我”心,因此“我”从小学到大学都没考进班级前三名,且没有不满情绪。 C、三姑父把《水浒传》当枕边书,说明三姑父真的很喜爱《水浒传》,这本书也成了他高谈阔论的底气。 D、文章简略交代三姑父专门去梁山的事情,表明他受《水浒传》的影响之大,也引出下文“我”的感悟。
    (2)、为什么说三姑父的“大一号”原则与其“毛驴之道”不相悖?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3)、文章结尾通过亲戚之口交代三姑父这几年的状况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9.0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善军者,以刑使人,以赏使人,以怒使人。而其中必有以义附者焉。不以战,不以掠,而以备急难。韩【注】之战,秦之斗士倍于晋,而出穆公于淖者,赦食马者也。

    兵或寡而易危,或众而易叛,莫难于用众,莫危于用孤寡。治众者法欲繁,繁则士难以动;治寡者法欲 , 简则士易以察。不 , 则士不任战矣。惟众而繁,虽劳不害为强。

    以众入险阻,必分军而疏行。夫险阻必有伏,伏必有约。军分则伏不知所击,而其约携矣。险阻惧蹙,疏行以纾士气。

    兵莫危于攻,莫难于守,客主之势然也。故地有二不可守;兵少不足以实城,城小不足以容兵。夫惟贤将能以寡为众,以小为大。敌之冲,人莫不守,我以疑兵,彼愕不进;虽告之曰此无人,彼不信也。 度彼所袭,潜兵以备,彼不我测,谓我有余,夫何患兵少?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时令老弱登埤示怯,乘懈突击,其众可走矣,何患城小?

    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故攻敌所不守,守敌所不攻。

    背城而战,阵欲方,欲踞,欲密,欲缓。夫方而踞,密而缓,则士心固,固而不慑。背城而战,欲其不慑。面城而战,阵欲直,欲锐,欲疏,欲速。夫直而锐,疏而速,则士心危,危则致死。面城而战,欲其致死。

    平居与人言,一语不循故,犹在愕而忌。敌以形形我,恬而不怪,亦已矣。是故,智者视敌有无故之形,必谨察之,勿动。疑形二:可疑于心,则疑而为之谋,心固得其实也;可疑于目,勿疑,彼敌疑我也。是故,心疑以谋应,目疑以静应。彼诚欲有所为邪,不使吾得之目矣。 

    (摘编自苏洵《权书》)

    【注】韩,韩原,地名,在今山西省河津、万泉两县交界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 B、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 C、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 D、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治寡者法欲简”中“简”与《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简”含义不同。 B、“不然,则士不任战矣”中“然”与《逍遥游》“虽然,犹有未树也”的“然”含义相同。 C、“当敌之冲”的“当”与《苏武传》“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的“当”含义相同。 D、“亦已固矣”中的“固”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中的“固”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古代善于治军的人,会使用多种方法让士兵效命,但其中都有符合道义的内容;他们还认为军队不是用来发动战争和进行掠夺的工具。 B、率领人数众多的军队进入艰险环境,要分散兵力并缓慢行进,分散兵力可以消除士兵的恐惧心理,缓慢前行的目的则是扰乱敌军计划。 C、在背靠城墙进行防御作战时,要让士兵认为阵形牢不可破,以此坚定信心;在进攻时,要使士兵觉得有危险,这样他们更会拼死作战。 D、在战场上,敌人会故意用一些行为迷惑我方,这时我们需要冷静观察,切勿盲动,因为敌人真要有所行动,是不会让我们轻易发现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兵或寡而易危,或众而易叛,莫难于用众,莫危于用寡。

    ②度彼所袭,潜兵以备,彼不我测,谓我有余,夫何患兵少?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谭孝廉赴举

    李咸用

    鼓鼙声里寻诗礼,戈戟林间入镐京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来稀后进,善开金口答公卿。

    【注】①赴举:此处指取得贡举资格赴京参加进士考试。②李咸用:晚唐诗人。晚唐时国势衰微,政治混乱,兵戈不断。③鼓鼙: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的大鼓和小鼓。④镐京:西周国都,这里借指京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首联交代谭孝廉赴举时正值遍地烽烟、危机四伏,字里行间隐含担忧之情。 B、颔联、颈联既有对谭孝廉积极仕进的勉励,也有对他可能不遂所愿的劝慰。 C、尾联诗人感慨后起之秀稀缺,望谭孝廉善用辩才对答公卿,饱含期许之意。 D、全诗文辞平易,内蕴深沉,虽作于晚唐衰颓之时,却迸发出一股昂扬之气。
    (2)、诗中蕴含许多成才的道理,请结合全诗进行概括分析。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高津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说时,讲到了“懒蚂蚁”现象。在蚂蚁世界里,不管蚁群数量有多少,在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的蚂蚁背后,总有一批固定比例的蚂蚁不是窝着不动,就是在巢穴附近随意闲逛,人们称它们为“懒蚂蚁”。有意思的是,一旦整个蚂蚁王国即将陷入食物来源消失危机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观察到了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勤者与‘懒’者”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知道为什么瓜子比花生的名气大。① ____,你说瓜子有什么吃头?它夹你的舌头,塞你的牙,激起你的怒气——因为一咬就碎;就是幸而没碎,也不过是那么小小的一片,不解饿,没味道,劳民伤财,乔尔布亚!你看落花生:大大方方的,浅白麻子,细腰,曲线美。这还只是看外貌。弄开看:一胎儿两个或者三个粉红的胖小子。脱去粉红的衫儿,象牙色的豆瓣一对对地抱着。 那个光滑,那个水灵,那个香喷喷,碰到牙上那个干松酥软!白嘴吃也好,就酒喝也好,放在舌上当槟榔含着也好。写文章的时候,三四个花生可以代替一支香烟,而且有益无损。

    种类还多呢:大花生、小花生、大花生米、小花生米,糖饯的、炒的、煮的、炸的,② ____,又都好吃。下雨阴天,煮上些小花生,放点儿盐,来四两玫瑰露,够作好几首诗的。瓜子可给诗的灵感?冬天在路上,刮着冷风,或下着雪,口袋里有些花生,使你心中有了主儿,掏出一个来,剥了,慌忙往口中送,闭着嘴嚼,风或雪立刻不那么厉害了。况且,一个二十岁以上的人肯神仙似的,③ ____的,随随便便的,在街上一边走一边吃花生,这个人将来若是作了皇上,必是朴俭温和、直爽天真的一位皇上,没错。吃瓜子的照例不在街上走着吃,所以我不给他保这个险。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没有一处使用“喜爱”,却突出了对花生的极度喜爱。这一表现效果是怎样取得的?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越是不想一件事情越会想到这件事情。这种“让自己不去想”、主动克制某个念头的行为,叫做思维抑制。但结果是,     ① , 尤其是在我们疲劳的时候。

    思维抑制是一种自我控制行为。控制行为包括意识和元意识两个层面的过程。意识过程是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要做的事情上;元意识过程是指意识到当前自己的注意内容,这是自动的监视过程,扫描那些“不该注意”的内容。两个系统紧密配合,只要“非目标”出现,注意力就会转移到目标上,而自动扫描到的“非目标”不会进入意识层面。

    但是在思维抑制中,引起注意的是“不该注意”的事情,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     ② , 很难被驱除。在我们疲劳的时候,意识过程受到影响,扫描系统不断出现“非目标”,但主动注意却没办法抑制回到目标上,使得那些刻意被抑制的想法更容易冒出来,让我们走神。

    根据自我报告调查显示人们平均每天有20%在走神,所想的多是不快乐的事情。而更为客观的APP实时追踪发现469%的清醒时间我们都在走神。不论走神想的是快乐还是不快乐的事情,     ③ , 即便走神想的是些开心的事,专心在目标上的情绪也会更好。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2)、根据材料第二段内容,给“控制行为”下一个简要定义。要求不超过60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