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学情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说明这些思想家都( )A、努力恢复西周制度 B、代表旧贵族的利益 C、适应封建社会要求 D、追求理想社会秩序2.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 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 ‘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这说明唐朝初年实行( )A、远交近攻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开明民族政策 D、重文轻武政策3.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上述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秦代咸阳 B、汉代洛阳 C、唐代长安 D、宋代开封4. 下图是郑和下西洋示意图。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西亚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据此可知此时( )A、中国社会正处封建盛世 B、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C、中国主导东西方商业贸易 D、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5. 下图是清政府颁赐的金奔巴瓶。清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清政府采取了大量举措。与下图措施有关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6. 清末学者辜鸿铭说: “咸同年间( 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7. 下图为《时局图》,是近代爱国人士谢缵泰的作品,生动展示了晚清中国的面貌。说明此时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C、思想解放潮流风起云涌 D、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 针对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下图中历史人物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主张。他们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积弊是( )
蔡元培 胡适 鲁迅 陈独秀
A、重农、抑商 B、闭关、 自大 C、割据、混战 D、专制、 愚昧9. 毛泽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曾创作出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与下图这首诗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A、全国掀起“大革命”运动 B、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C、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0. 到1950年10月,新中国先后同苏联、保加利亚、朝鲜、瑞典、丹麦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现象( )A、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创造良好外交环境 B、说明“一五计划”成果显著 C、促进民族大团结 D、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11. 莎士比亚在其作品《哈姆雷特》中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从中可以看出此时( )A、古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复兴 B、莎士比亚抨击英国贵族 C、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文艺复兴在西欧广泛传播12. 被誉为“千年思想家第一人”的马克思及其战友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 )A、《国富论》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13. 下图是英、美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示意图。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英国生产不断倒退 C、技术进步是其原因 D、世界经济总量稳定14. 布尔什维克在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一个决议。该决议主要提到七点:国有工业仍为国民经济之基础;小工业及手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可以自由出卖其制品及承受定购;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由此推知,此时布尔什维克实施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15. 对下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国际秩序亟待优化 B、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C、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 D、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孝文帝以其远见卓识,顺应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推动了本族封建化及民族融合。此后,历代中国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都不同程度地效法孝文改制,不断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血液。
————李文梁《孝文改制及其对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时期北魏政治领域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过程中呈现的特点。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上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设计的“共和国发展历程”图片展览。请分别写出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设计任务。(2)、为了布展需要,该兴趣小组将六幅图片分为两类:第一类(1、2、3),第二类(4、5、6)。其归类的主题分别是什么?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光荣革命没有打仗,它采用了一种类似于宫廷政变的方式赶走老国王,拥立新国王,就是威廉三世和他的妻子玛丽。……它推翻了专制的国王,却保留了国王本身,它剥夺了国王的权力,却让国王继续存在。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到光荣革命为止, 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 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 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英国政治制度是几乎所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母体,这些国家多多少少都模仿了英国的政体,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那一套大同小异的政治制度……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
图1 签署《独立宣言》 图2 攻占巴士底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剥夺了国王的权力”的文件及其确立的制度。(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3)、图1、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19. 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大事年表
时 间
事 件
1765年
珍妮纺纱机发明
1785年
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年
蒸汽机车首运成功
1839年
虎门销烟
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
《南京条约》签订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1年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7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
1860年
英法火烧圆明园
1861年
洋务运动开始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请阅读上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