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必修3 8.3法治社会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近日,漳州市环卫工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市环卫中心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这是漳州市城管局、司法局以实际行动依法为环卫工人维权的创新举措。今后环卫工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法律咨询、辩护、代理、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都可以到工作站寻求法律帮助。这有利于( )

    ①健全法律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②优化整合司法资源,降低司法成本

    ③增强公民法治观念,共享法治建设成果

    ④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 2020年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9年全国法院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12639件83912人。依法审理孙小果案、杜少平操场埋尸案。周强称:“对主犯孙小果、杜少平坚决判处并执行死刑,让正义最终得以实现。”这说明正义( )
    A、要求依法使受害者得到救济 B、要求我们敢于斗争,不计后果 C、要求依法使违法者受到惩罚 D、要求我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
  • 3. 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这表明(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体现和维护道德的要求 C、法律要靠人们自觉执行而保证实施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 4.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不仅要建设法治政府,还要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意味着( )

    ①法律在全社会得到普遍公认和普遍遵从 

    ②全社会对法治绝对信仰 

    ③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  

    ④所有社会纠纷都能得到依法解决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5.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建设法治社会( )

    ①能够化解一切社会矛盾,促进公平正义  

    ②能够提高司法机关的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 

    ③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 

    ④有利于建设友善、平等、自由和尊严的和谐社会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 6.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前提是( )
    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B、公民依法办事 C、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D、以德治国
  • 7. 当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消费争议时可以通过下列途径予以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请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就告诉我们( )
    A、法律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 B、法律任何时候都是解决纠纷的最好方式 C、法律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 D、相互间“私了”是处理纠纷的最好方式
  • 8. 一篇《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先审判”》的文章针对网络上一些民众对关注度较高的案件进行围观施压的做法提出委婉的批评,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该文旨在强调( )
    A、公民权利不能凌驾于法律正当程序之上 B、公民应珍惜和正确对待最基本政治权利 C、要充分发挥新闻监督这一有效手段作用 D、应适当削弱公民对司法机关监督的权利
  • 9. 据《人民日报》报道,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律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的浓厚氛围。这样做( )

    ①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 

    ②我国就会迅速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就可以消除违法犯罪现象  

    ④可以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 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下列对这些维权方式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调解以国家法律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 B、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协商解决的 C、公民可以通过诉讼向人民检察院起诉,依法维权 D、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可以申请仲裁
  • 11. 围绕“遇到侵害依法求助”这一主题,下列你赞同的是( )
    A、遇到非法侵害不要轻易诉诸法律,尽量先私下和解,不得已时再诉诸法律 B、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这是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C、无论何时受到何种非法侵害,都应当第一时间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遇到非法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12. 伯尔曼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一观点强调( )
    A、人们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律的受益者 B、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推进法治建设 C、要在全社会营造学法的浓厚氛围 D、要树立法律信仰,从内心上尊崇、信赖、遵守和捍卫法律
  • 13. 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下列做法有利于建设法治文化的是( )

    ①张贴宣传宪法的标语

    ②电视台播出《法治在线》栏目

    ③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

    ④宣传弘扬“塞罕坝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 某区人民法院紧扣“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发展思路,率先推进法院解纷平台与基层治理平台融通联动,实现矛盾纠纷一揽子收集上报、一盘棋分拨处置、一竿子跟踪督办、一口径监督考核,实现了辖区矛盾纠纷从多发频发向少讼无讼转变。该做法的成功得益于( )

    ①整合司法力量,强化基层治理 

    ②发挥技术优势,扩大司法职能

    ③聚焦人民诉求,提升司法效率 

    ④减少司法诉讼,增强治理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 2020年1月,在全国上下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战疫”中,河南某村村民委员会带领村民制定了村民公约、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以加强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在防治病毒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说明法治社会建设中应( )
    A、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B、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C、提供完备的法律援助 D、把调解作为乡村治理的主要方式

二、填空题

  • 16. 法治社会
    (1)、内涵:                                                                                                        

    内涵

    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的社会。

    要求

    全社会对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运行。

    社会纠纷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2)、建设法治社会                                                                                          

    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意识。

    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 , 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解决机制。

    (3)、意义:                                                    

    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三、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不少被执行人因信用惩戒在行政审批、招投标评审等方面受到限制,影响了相关企业的正常运转。为此,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率先探索信用修复和守信激励机制,完善“惩戒与正向激励”并重的强制执行体系。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积极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全部义务或实质性化解矛盾的,法院可依被执行人的申请,经审核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以“被执行人系主动履行”等正面内容证明被执行人信用状况,为被执行人提供修复失信行为的救济渠道。同时,法院可就已出具的《自动履行证明书》及相关案件履行情况向相关机构予以客观说明,为此后被执行人在授信融资、信用评价等方面减少障碍,尽可能降低涉诉行为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完善“惩戒与正向激励”并重的强制执行体系对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加以说明。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2月2日,江西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在上饶市铅山县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胡鑫宇事件调查情况。胡鑫宇失踪事件发生后,少数人为博眼球、蹭热度,引流牟利,恶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拼接炮制虚假视频,造成恶劣影响,扰乱社会秩序。其中,陈某贵为博眼球、引流量,假冒“光头”老师,拍摄威胁家属私聊的视频上传网络,影响极其恶劣,目前检察机关已依法对其决定逮捕。栗某珺、栗某臣父子为吸粉引流,发布视频杜撰因其为胡鑫宇事件发声,家人遭威胁,亲属失踪的虚假信息;陈某红为其营销账号吸引流量,转发“后山发现带血被子”“胡鑫宇被老师杀死”等谣言信息。上述虚假信息的传播不仅给当事人家属带来巨大伤害,干扰公安机关正常调查和搜寻工作,同时误导公众认知,向公众传递不良价值观,挑唆对立,引发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结合材料,并运用法治中国建设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避免热点事件发生后谣言四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