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必修3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认可,是指国家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的活动。下列选项属于国家认可创制法律规范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常回家看看”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B、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太原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C、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专业指导目录(2019版)》 D、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2.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从草案制定到全国人大投票通过,历时三年有余。立法部门经常就立法草案征求内、外企和行业协会的意见,包括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颁布过程经历了长时间的审定和公开征求意见( )
①有利于公民有序参与立法过程,集中民智,反映民意
②有利于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③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增强司法权威与公正
④有利于广集民意与民智,推动政府科学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 某地国家安全局破获了一起向国外情报机构提供我国军事保密资料的重大间谍案,两名被告人因犯间谍罪,被人民法院依刑法判处无期徒刑。这一案例说明( )①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②法具有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
③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社会职能④法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 为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据此,请回答下面小题。(1)、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下列关于《家庭教育促进法》制定和实施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提出关于家庭教育促进法建议、思路、举措
②一府一委两院各司其职发挥其职能作用,确保《家庭教育促进法》贯彻实施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
④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聚焦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
A、③→①→④→② B、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2)、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所有家长必须“依法带娃”了。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合理安排其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该法律的施行( )A、彰显了国家对基本民主权利的尊重和保障 B、说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全民民主 C、标志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D、表现了我国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无障碍环境建设成为城市基建中一个重要环节。《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于2022年10月27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草案完善和发展了2012年出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如下面文字)。该草案的出台(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受益对象:残疾人等社会成员
设施建设范围: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民建筑、居住区
监督保障:无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
受益对象;有无障碍需求的社会成员
设施建设范围: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民建筑、居住区、广场、绿地、公园、户外停车场等缺少构筑物的开阔场所
监督保障:对违反本法规定,涉及公共利益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提起公益诉讼
A、彰显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 B、确保了司法机关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C、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D、说明法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6. 中华法系起源自尧舜禹时期的皋陶兴五教、定五礼、创五刑、立九德、亲九族。子产“铸刑书于鼎”是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最早的成文法典是《周礼》。在中国封建时代,礼和法律之间没有明确的界定。章太炎曾指出:“礼者,法度之通名,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由此可见( )①法律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
②统治阶级的思想决定着法的内容
③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基本方式
④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时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奉为法律的你们阶级的意志”这主要说明( )A、生产关系是法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C、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D、法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8. 在党的领导下,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编纂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重要法律——民法典。国家安全、卫生健康、公共文化等重要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统领性法律相继制定出台,生态环境、教育科技等重要领域的法律进行了系统全面修订,网络信息、生物安全等新兴领域立法取得突破,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统筹推进,涉外领域立法不断加强。这一立法进程表明( )①在我国法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 “法”在我国古代写作“灋”。这是一个会意字,左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的表面;右上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是非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会用角去抵触理屈的人。由此可见( )①在国家治理中法具有一定的社会职能
②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社会规范
③在古代,法已超越阶级只为正义服务
④法律是靠社会道德保证实施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 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法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下列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是( )①法是全体社会成员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
②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③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④法在国家治理中同时具有经济和政治两种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 “法者,治之端也。”治理国家和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这是因为( )①法治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
②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③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④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这句话体现了法( )①追求公平和正义
②与政治、文化相互影响③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④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观点来看,法的本质具体表现在( )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②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③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④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 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人民日报、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开设“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举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意义是( )①有利于实施简政放权,完善治国理政方式
②有利于坚持民主执政,广泛汇聚民智民意
③有利于彰显党自信开放、守正创新的形象
④有利于党中央把人民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5. 法治,是这个时代的共识。面对侮辱烈士名誉事件,鼓励“骂回去”的少了,呼吁为英雄烈士人格利益权立法的人多了;看到因延误而大闹机场者少了,认可“黑名单”制度者多了。这体现了( )①公众法治意识在稳步提升
②公民都能自觉守法了③法治意识呵护社会文明
④信奉法治者越来越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6. 为了落实宪法关于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护人民健康的规定,2017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国家和社会依法实现、保护和尊重公民的健康权。这是国家首次在法律层面上直接提出健康是人的基本权益。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①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法治基础
②旨在填补公民健康权的法律空白
③进一步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是国家对人权的充分尊重和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 编纂民法典,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长江保护法的颁布施行,让守护母亲河从此有法可依;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这表明( )①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政治职能的工具
②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
③我国法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用不断增强
④以民法典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 从“五四宪法”到2018年新修订的宪法;从“社会主义法制”到“社会主义法治”,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我们党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治国理政须臾离不开法治。这是因为( )A、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B、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C、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根本的保证 D、法治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19.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我国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说明( )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扬民主,领导立法
③宪法作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④宪法以法律法规、自治条例等为立法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 马克思认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以下对法治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法是超阶级的“全民意志”的体现
②法是超历史的,永恒存在的
③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④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0多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如今,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修改选举法实现城乡居民“同票同权”……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一些“老虎”“苍蝇”被绳之以法。
材料二 针对电商平台饱受诟病的假货屡禁不止、山寨货层出不穷、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的现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该法明确提高了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力度,罚款数额由此前最高五十万元调至二百万元。
(1)、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什么?(2)、上述材料表明社会主义法律具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