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 戊戌变法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光绪帝颁布变法法令 B、强学会的建立 C、《万国公报》的创办 D、公车上书
  • 2.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中外纪闻》的发行 D、强学会的成立
  • 3. 5月28日,“湖湘文化十杰评选高峰论坛”在岳麓书院隆重举行。著名学者郑佳明表示,他个人最为钦服的湖湘历史文化名人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近代维新志士( )
    A、黄兴 B、左宗棠 C、曾国藩 D、谭嗣同
  • 4. 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
    A、梁启超 B、谭嗣同 C、刘光弟 D、林旭
  • 5. 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相告,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6. 下列内容中,属于戊戌变法法令的是( )

    ①裁撤冗官冗员 ②改革土地制度 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④建立民主共和国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7.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 8. 戊戌变法时期,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是( )
    A、孙中山 B、梁启超 C、康有为 D、谭嗣同
  • 9. 1898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向以光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发动了一场血腥政变,持续了百余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这次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变法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巩固 D、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
  • 10. 报刊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下列报刊以宣传变法图强为主旨的是( )
    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 D、《申报》
  • 11. 维新变法时期,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原有的世界观发生了极大变化,开始重新寻求思想的新方向。这说明戊戌变法( )
    A、发展了工商业 B、推动了思想观念转变 C、开启了近代化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 12. 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该事件是( )
    A、创办强学会 B、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创建兴中会
  • 13.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C、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D、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从此中国走向了富强
  • 14. 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这个角度看,“百日维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是( )
    A、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变革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 15.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极力把孔子描写为一个力主改革的圣人,把大同思想说成是孔子教义的最高境界,只是由于古文经学的篡改,才使孔子地位降低。康有为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继承孔子的志向 B、纠正古文经学的错漏 C、找寻变法的依据 D、塑造自己改革家的形象

二、综合题

  • 16. 先进思想如同冲破黑暗之光。以下是近代中西方思想的结晶,观察图示回答问题。

    图示一 

    西方:人文主义自由平等马克思主义

    图示二

    中国: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

    请回答:

    (1)、图示一中“人文主义”和“自由平等”在哪两次思想解放的运动中得以倡导和传播?
    (2)、图示一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影响是什么?
    (3)、中国在图示二中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哪三次推动历史进程的探索?
    (4)、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从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 17.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在近代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寻求救国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新药方】

    材料一 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救亡图存新主张】

    材料三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早期探索中的什么运动?列举这场运动的主要活动(列举一例)。这场运动的开展在当时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部哪一派别的主张?这个派别发动的运动前期和后期的口号是分别是什么?
    (3)、列举李鸿章所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各一个。
    (4)、材料三中,中国人“从制度上感觉不足”,首先开展了什么政治活动?揭开这一活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5)、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所涉及的近代化探索有何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