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中“德先生”指的是( )A、孔子思想 B、民主 C、科学 D、白话文2.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师夷长技以制夷3. 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的是(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鲁迅、4. 小明同学收集整理了以下史料,请判断他研究的历史人物是( )
★报刊:《敬告青年》杂志
★思想:社会主义是很长的历史阶段,根本目标是发展经济,使最大多数人民幸福。
★评价:新文化运动时期,毛泽东认他为“思想界的明星”“其人者,魄力颇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拟”。
A、林则徐 B、陈独秀 C、周恩来 D、蒋介石5. 历史小组的同学要查找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资料,应选的刊物是( )A、《国闻报》 B、《新青年》 C、《民报》 D、《时务报》6. 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该《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 )A、鲁迅 B、蔡元培 C、李大钊 D、胡适7.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熄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8. 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哪场历史运动(事件)开展的必要性( )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9.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10. 下面是小明同学收集到的一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史 B、中国人民屈辱史 C、中国近代化探索史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史11. 新文化运动的几个基本主张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一批热血沸腾、志存高远的优秀马克思主义新青年。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维护了民族尊严 D、挽救了民族危亡12.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7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民主、科学、北京大学 B、自强、西学、新式学堂 C、义和团、北京、外务部 D、革命、共产党、长征1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万国公报》 B、《中外纪闻》 C、《民报》 D、《新青年》14. 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为此,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15. 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指出: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最先应发生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二、综合题
-
16. 联系中国近代历史,说说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进步有什么作用?17. 中国近代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材料一: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馒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斯塔夫里町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过去,中国有着一种与西方人感受到的非常类似的自豪感。由于这一原因,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现在中国尖锐的和不无害处的民族主义,可以视为一种报复,发奋要成为一个大国,唯一的大国,不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在所不惜。因此它渴望付出双倍的革命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正如过去中国欣然接受佛教圣典和试图结识德先生和赛小姐。那样,她现在着力研究历史、社会学和人种学。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13页
(1)、材料一图文反映哪一次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试分析“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2)、“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指哪一个世纪? “渴望付出双倍革命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在“这一个世纪中”有何表现?(3)、简述“过去中国……试图结识德先生和赛小姐”概况。(4)、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近代历程中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