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填空题

  • 1. 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古人强调要、宽以待人,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摩擦、增进和睦。
  • 2.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和高尚的 , 不可能立于。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之中。
  • 3. 气节指 , 往往表现为 , 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
  • 4. 孔子说:“。”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的仁爱精神。
  • 5. 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 , 国家富强,人民能够;国家衰弱,人民跟着遭殃。
  • 6. 孔子说:“ , 己遇达而达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的仁爱精神。
  • 7.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 , 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之中。
  • 8.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
  • 9. 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品质。

二、判断题

  • 10. 父母可以言行不一致。()
  • 11. 20岁的赵某终日无所事事,父母批评他“没志气”,赵某却觉得是无所谓。()
  • 12. 我们与同学相处时应该将心比心,自己不喜欢无礼的人,当然不能对别人无礼。()
  • 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政治家陆游的名言。()
  • 14. 小飞的爸爸说,做生意只要赚钱,就可以不讲诚信。()
  • 1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大意是:自己不要的东西,不要给别人。()
  • 16. 孟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

三、单选题

  • 1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话而形成的警句,体现了一种(   )。
    A、仁爱精神 B、远大抱负 C、爱国精神
  • 18. 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述相符的是(    )。
    A、“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B、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D、“两耳不闻密外事,一心只读贤书”
  • 19. 下列不属于人格修养的是(    )。
    A、志向高远 B、富贵不能淫 C、自强不息 D、学而不思
  • 20. 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仁爱精神的是(    )。
    A、立己达人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民胞物与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政治家(    )的名言。
    A、欧阳修 B、张载 C、范仲淹
  • 22. “仁”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的核心思想。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庄子
  • 23. 下列故事体现出爱国的是(   )。
    A、《鲁女爱国》 B、《杜环侍老》 C、《朱冲还牛》

四、简答题

五、综合题

  • 27. 下面两幅图显示的是清朝末年我国领土任人分割的场景。结合下图,思考:

    (1)、你怎样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随,这种忧患意识体现在哪里?

六、辨析题

  • 28. 有同学认为,我们的祖国如此强大了,就没有必要有忧患意识了。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