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计4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千万不要多选哦!)

  • 1. 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中国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 )
    A、五四运动爆发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2. 1949年10月后,“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已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 3.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建国初的一首歌曲中唱到:“咱们的土地回老家哟……自己耕种自己的田哟……多收粮食送前线,援助人民志愿军。”这首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改革开放的成功
  • 4.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 5. 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 B、巩固新生政权 C、发展国民经济 D、进行三大改造
  • 6. 1950年在北京同时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让“在解放我们祖国、解放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功劳最大的战斗英雄们,在恢复与发展新中国的生产上最积极、最有贡献的劳动模范们”( )
    A、热烈庆祝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B、激发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C、超额完成“一五”计划目标 D、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 7. 1901年,晚清政府有了两台进口汽车,到1930年,却没有一辆国产汽车,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主要得益于我国政府( )
    A、进行了抗美援朝 B、实施了“一五”计划 C、召开了中共八大 D、开展了“大跃进”运动
  • 8. 1953年,《人民日报》出现了12次“共同富裕”,主要集中在“向农民宣传总路线”专栏,用大规模生产和新的农具、农业机器,使大家能够共同富裕”。这时期政府鼓励“大家联合起来”( )
    A、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B、完成“第一个五计划” C、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9. 1955年12月,青岛市公私合营首先从绸布业开始实施并顺利完成。公私合营的实质是( )
    A、把私有制转变成为公有制 B、把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建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把资本家改造成为社会生产者
  • 10. 1954年,《人民日报》特意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 )
    A、临时宪法的制定实施 B、中国志愿军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实施
  • 11. 1956年1月,上海全市药材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出现下述现象:中医配方不齐,部分无法配置( )
    A、增强了国营经济力量 B、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C、存在改变过快的势头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 13.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大会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九大 D、中共十四大
  • 14. 1958年,为了完成不断上升的生产指标(如图),全国各地出现了用各种土办法大炼钢铁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B、苏联撕毁了合同 C、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D、自然灾害的影响
  • 15. 1959年,计时工资制度在中国的企业中替代了传统强调将产量和工资挂钩的计件工资制度,结果据调查显示,国家在分配机制中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计件”的作用。从“计时”恢复到“计件”得益于( )
    A、中共八大会议的决定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C、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 16. 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 17. 表中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 )                                                                       

    工业领域: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交通领域:修建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科技领域: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18.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的特约评论员发表文章鲜明指出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应该勇于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该评论( )
    A、推动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B、统一了全国各界的思想认识 C、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D、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19. “没有人会预料到,当一个刚刚饱经10年文革摧残的国家复苏起来的时候,会爆发多么剧烈的能量,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材料中“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指的是( )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做出工作重心转移决策 D、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 20. 1983年中央“1号文件”中有这样的评论:“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一“伟大创造”( )
    A、彻底废除封建制度 B、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强化了单一的公有制
  • 21. 1987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量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量的50.4%( )
    A、经济改革重心在城市 B、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 C、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D、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
  • 22. 1978年,一些厂矿负责人尖锐地指出:“每次权力下放,总是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经济怎能发展起来?”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国( )
    A、开始实行包产到户 B、全面建立经济特区 C、改革城市经济体制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23. 1992年,中国政府取消了对城市粮、油及副食的补贴;逐步停止了福利分房;取消了教育基金由国家包下来,允许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 )
    A、增强企业活力的需要 B、克服吃“大锅饭”的弊端 C、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 24.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创业路上,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的城市是( )
    A、宁波 B、深圳 C、福州 D、上海
  • 25. 1988年4月13日,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它的特殊性体现在( )
    A、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C、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D、实行特别的外交政策
  • 26.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指出;“要看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
    A、解放思想 B、改善民生 C、增强国力 D、统筹兼顾
  • 27.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A、邓小平理论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8.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 )
    A、“四个全面”战略 B、“实现共产主义” C、“两个一百年” D、“三步走”战略
  • 29.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 D、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
  • 30. 20世纪末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C、民主改革的进行 D、计划经济渗透内地
  • 31. 实现了自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的事件是( )
    A、调整“三不”政策 B、达成“九二共识” C、汪辜会谈 D、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 32. 如果把“一国两制”、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人民欢庆回归祖国、九二共识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国防建设 B、香港回归 C、外交成就 D、国家统一
  • 33. 目前,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海军一体化系统,从航母到潜艇再到补给舰都应有尽有,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母是( )
    A、致远舰 B、福建舰 C、山东舰 D、辽宁舰
  • 34.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  )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 35. 国际社会曾高度评价中国倡导了“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外交概念”,这应该是评价(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改革开放政策 C、“一带一路”战略 D、贸易自由化
  • 36.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 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9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37. 有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这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的最小让步。从长远来看,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一个中国”原则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朝鲜停战协定》
  • 38.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 39. 邓小平曾经就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评价道:“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   )
    A、载人飞船 B、“两弹一星” C、高速铁路 D、超级计算机
  • 40.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进喜

二、材料分析题

  • 4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在不断探索实践中走出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一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整理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编制了建设规划,这一规划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图表反映的共同现象。任选一张,分别运用相关的农业政策解释图表反映的现象。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希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这传递出中国共产党希望并愿意倾听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而在所谓的西方民主政治中,因为执政党对于在野党和少数派的声音鲜有兴趣。”

    ——泰国玛希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释元德

    材料二:1954年,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到2014年9月

    ——摘编自《依法治国七讲(图解版)》编写组编写《依法治国七讲(图解版)》

    材料三: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者长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正确的民族工作方针和政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1)、材料一体现的是我国的哪一政治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这次会议通过了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哪次大会的主要任务?并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建国初民族问题复杂的表现。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识。
  • 43. 祖国统一大业牵动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祖国作坚强后盾,港澳无论是经受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是面对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都一次次战胜风险、浴火重生,独特地位和优势不断巩固,……按照“一国两制”方针,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改变了历史上但凡收复失地都要兵戎相见、大动干戈的所谓“定式”。

    ——夏宝龙《“一国两制”这一好制度必须长期坚持》

    材料二:

    材料三:今年(2023年)是汪辜会谈30周年。汪辜会谈是1949年以后两岸双方首次以受权民间团体名义举行的高层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开启两岸高层接触对话和平等协商的先河,体现了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协商促进合作的精神,是对汪辜会谈最好的纪念。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国两制”是好制度“好”在哪里?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一天的报纸?并简述两张报纸报道的事件共同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所提“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青少年应当如何维护国家统一?
  • 44. 新中国外交凝结着我们党坚持不懈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历史,新中国外交70年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如下表  

    时期

    主题词

    主要历程

    1949﹣1978年

        

    新中国诞生后外交上首要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捍卫革命胜利果实。中国确立了以和平为宗旨、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中展示了东方大国的鲜明形象,改善了国际处境。

    1978﹣2021年

    和平与发展

    党中央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根本判断,我国外交工作的目标随之调整为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外部环境。

    2012年党的十八大至今

    民族复兴,人类进步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确定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正式确立,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日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摘编自杜起文《新中国外交7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1949﹣1978年这一阶段的中国外交设计主题词,并列举七十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至少两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的外交理念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请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文字要求至少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