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榫卯(sǔn mǎo),是利用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连接的木构件工艺(见下图)。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榫卯木构件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可能利用这项技术( )

    A、制作精美玉器 B、制作青铜农具 C、建造干栏式房屋 D、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 2. 《中国政治制度论纲》中说:“从武王开始,经过周公到成王的时候,先后封邦建国71个……周王的子弟、姻亲属、功臣勋将成为大大小小的诸侯。”这反映西周时期( )
    A、血缘纽带与政治相结合 B、社会实现长治久安 C、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强化 D、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大
  • 3. 《管子·海王》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大锄),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这说明( )
    A、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器 D、铁器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
  • 4. 下表是西汉时期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据,据此可知( )                                                                                                                                                                                   

    皇帝年号

    公元纪年

    郡级行政区

    汉高祖十二年

    公元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前元十六年

    公元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元六年

    公元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公元前106年

    108郡、国

    A、郡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集权得到有效加强 C、中央对行政体制进行调整 D、王国控制区域日益扩大
  • 5. 梁陈时,姑苏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据此可知( )
    A、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B、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D、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 6. 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军费开支、土地兼并、边疆关系等重大问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提高了选官标准 B、提升官员品行的需要 C、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D、君主专制不断的强化
  • 7. 下表是宋代前期从太祖朝到仁宗朝用相人数及其平均任职年限统计。这反映了当时( )                                                                                                                                                                                   

    时间

    用相人数

    平均任职年限

    太祖朝

    6人

    2.8年

    太宗朝

    9人

    2.3年

    真宗朝

    12人

    2.1年

    仁宗朝

    23人

    1.95年

    A、相权逐渐削弱 B、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C、丞相干预朝政 D、选官制度日趋完善
  • 8. 卫所制是明代的军事制度,卫是卫所制下最高的军事战术单位。下表是明朝初年部分沿海地区设置卫所的情况,这些卫所的设立主要是为了( )                                                                                                            

    驻地

    山东沿海

    浙江沿海

    福建沿海

    广东沿海

    卫的数量

    11卫

    14卫

    9卫

    8卫

    A、配合郑成功收复台湾 B、防范蒙古人南下 C、抵御英国的殖民扩张 D、抗击倭寇的骚扰
  • 9. 明末,传教士利玛窦与中国学者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并使用了几何、点、线、面、平行线等汉语数学概念。这反映了( )
    A、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 B、中国人普遍接受了西方科技 C、中国文化深受西方影响 D、西学传入并与中国文化结合
  • 10. 下表中的文学艺术形象折射出明清时期( )                                                                                                                                                

    文学艺术形象

    出处

    孙悟空不服天庭的统治,无视神佛尊严,大闹天宫

    《西游记》

    哪吒不听父命,闹海,斗父

    《封神演义》

    杜少卿反对八股取士,拒绝入仕

    《儒林外史》

    贾宝玉和林黛玉反对封建礼救,追求真挚的爱情

    《红楼梦》

    A、文化政策自由开放 B、写作风格封闭保守 C、封建社会暗含危机 D、君主专制日渐衰落
  • 11. 下面是关于近代中国茶叶产销的统计数据表。该表反映的实质是( )                                                                                                                                                                              

    时间

    年产量(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32--1837年

    260.5

    200

    60.5

    1861年

    312.5

    202.5

    110

    1886年

    567.46

    205

    362.46

    A、鸦片战争导致茶叶滞销 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C、中国茶叶外销始终占主导 D、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12.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基本动力。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从其历史活动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效果上进行。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李鸿章的主要贡献是( )
    A、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B、有效地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 C、建立北洋海军,创建近代海防 D、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 13. 辛亥革命使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民国,参与政治的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人、军人和士绅外,妇女也有参政的意愿,女子参政团相继出现。这表明辛亥革命( )
    A、实现了男女权力的平等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促进各阶层思想的趋同 D、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 14.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天津总商会于6月9日发出布告称:“对于外交失败, 惩办国贼,惟有以罢市为最后要求。本会鉴于人心趋向,局势危迫,无可挽回,当即决定自明日起罢市。”这反映出( )
    A、商人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天津 D、商人群体具有爱国情怀
  • 15. 如图所示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曲线图。图中显示1934年至1937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军第五次“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16.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等发表《张、杨对时局宣言》,代表西北军民提出八项救国主张(如下图)。这说明,西安事变( )                                 

    (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二)停止一切内战。

    (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七)确保遵行总理遗嘱。

    (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A、具有争取抗战和民主的目的 B、表达了七七事变之后人民的心声 C、试图推翻国民党反动派政权 D、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 17. 宣传画是颇具时代特色的一种绘画。下图是1958年11月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宣传画,它反映猪羊肥大赛黄牛(木刻)了当时我国人民群众( )

    A、渴望进行土地改革的迫切心情 B、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C、变革生产关系实现强国的愿望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 18. “两弹一星”的研制,不仅为战略导弹部队提供技术保障,增强我军的防御能力,而且带动了中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材料意在强调( )
    A、导弹技术提升战备能力 B、卫星技术服务经济建设 C、核武装备保障国家安全 D、科学技术成果作用多元
  • 19. 自1978年宪法开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1993年宪法修正案从经济改革、政治发展等方面作了巨大的调整。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2018年宪法修正案中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等。新时期的法制发展历程( )
    A、使依法治国成为宪法原则 B、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完成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 D、体现了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艰难历程
  • 20. 广汕铁路有望于2023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深汕特别合作区到广州的车程将压缩到50分钟左右,对深汕特别合作区畅达外联路网体系,加速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等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可知( )
    A、中国铁路里程位居世界前列 B、对外开放形成了新的格局 C、交通网络建设助推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 21. 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看,题25表的文明成果(   )

    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罗马法学体系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被誉为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题25表

    A、都让民众享受到了充分的民主 B、都有利于统治者对人民的统治 C、都是人类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 D、都遏制了贵族对于法律的溢用
  • 22. 下表是11—15世纪欧洲兴起的大学数量及地域分布。推动这一时期大学兴起的主要因素是( )                                                                                                                                                                    

    国家(地区)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苏格兰

    西班牙

    葡萄牙

    德意志

    匈牙利

    大学数量

    20个

    18个

    2个

    3个

    13个

    1个

    16个

    3个

    A、全球航行的开辟 B、城市经济的发展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工业革命的开展
  • 23. 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达到两千份,这对当地人口而言是个巨大的数字。马萨诸塞州的报纸呼吁工人投身到独立事业中。这反映( )
    A、报纸是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工人阶级成为独立事业的主力 C、没有报纸宣传就没有反英斗争 D、社会舆论推动历史事件的发展
  • 24. 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
    A、其传播与工业革命之间有紧密联系 B、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 C、其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D、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 25. 下图是19世纪初的一位欧洲游客在游览巴西后描绘的葡萄牙监工凶狠鞭打种植园奴隶的情景。这一历史图像能印证( )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B、葡萄牙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D、马克思主义在美洲的传播
  • 26. 图中的两项法律条文颁布的共同意义是( )                                        

    农民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附属地作为私产。

    ——1861年3月3日

    (南方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微黑奴的人现在和今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1862年9月22日

    A、农奴赎买房屋和土地,跻身于地主阶级 B、吸收解放奴隶参军,保证了国家的统一 C、解放了生产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解放了奴隶,有力地打击了黑奴贩卖者
  • 2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经济实力与殖民地占有面积“倒挂”。例如,这一时期德国的发展速度居欧洲第一,但是它所夺取的土地尚不及英国的十分之一。这一现象( )
    A、为建立资本主义新秩序做准备 B、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推动形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D、促使后起国家加快工业革命进程
  • 28. 1920年12月,列宁在讲话中说:“如果我们把一个矿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就有可能开发自己的矿。至于租让哪些地区,我们是有选择的。”这说明当时的苏俄( )
    A、准备实施新经济政策 B、努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C、已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逐渐开展农业集体化
  • 29. 根据《农业调整法》的计划,美国将1000万多英亩成熟待采摘的棉花耕掉,同时缩减小麦耕地800万英亩、玉米耕地900万英亩。另外,由政府收购屠宰猪620万只、牛2300万头、羊500万只。这一措施( )
    A、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B、成功挽救了瀕于崩溃的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D、采用国家干预手段试图扭转经济形势
  • 30. 下图是20世纪40年代一幅有关国际关系的漫画《量体裁衣》。该漫画所反映的事件( )

    A、开启了美苏的冷战对抗 B、促进了西欧独立与复兴 C、加重了美国的经济负担 D、加速了欧洲的战后重建

二、综合题

  • 31. 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学者、僧侣等人员,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达到鼎盛。

    ——摘编自胡柏翠《兴盛的唐朝旅游活动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1974年,泉州湾后渚港宋代古船的出土,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当时被称为“世界考古珍闻”。泉州海交馆原馆长赞誉“它带着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做而来,使西方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东方文明之邦的航海历史”……经复原,这是一艘13世纪建造的福建远洋木帆船,残长24.4米,残宽9.15米,船体分为13个隔舱,取材杉、樟、松木。复原长度可达34米,宽11米,载重量200多吨,相当于唐代“陆上丝绸之路”700多头骆驼的总运量……经考证,宋船是由东南亚归航的香料船,沉船出土时有4700多斤未脱水的香料一并面世……

    陈列于泉州开元寺“泉州湾古船陈列馆”的宋代古沉船

    ——摘编自人民网《泉州湾宋代古船:见证古代中国的航海历史》

    材料三 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子“一口逼商”局面。明清时期,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有3条航线;1784年,英国“中国鱼后”号访粤,标志着美国直达广州的航线开通……长期的商贸往来,使广东人培养出独立自信的意识,即使在完满屈辱的百年近代史里,广东人仍大胆提出“以爽制炎”“中体西用”“商战教园”等口号并付之于具体的行动,充分显示出粤人敢于融入海洋文明的魄力。广东商人往往对外向型手工业作坊或手工产品特别青睐,甚至投资于外向型手工业,从而促进外向型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广东的市镇也像雨后春笋般兴起和发展起来。贸易的通道,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广东商人的大量出海贸易,不仅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带到国外,而且也把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带回中国来。

    ——摘编自杨久炎等《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中地位与作用》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对外交往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分析泉州湾宋代古船的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以来对外交往对广东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对外交往的认识。
  • 32. “品赏党史珍邮,重温红色记忆”。纪念邮票以飘动的党旗作为邮票画面的基本元素,选取了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元素,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每枚邮票的主题,请认真观察邮票,回答问题。

    材料

    (1)、从以上邮票中任选一枚,根据邮票上的典型元素以及邮票下方的文字,指出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2)、选择邮票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33. 小小的棉花,可以作为透镜来对全球历史的发展进行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示意图(注:图中○代表棉花生产、消费中心)

    ——摘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二 曼彻斯特是英国棉纺织工业的中心……18世纪80年代末,这里仅有2家棉纺织厂,90年代末发展到20多家棉纺织厂,1802年有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棉花借助于时代之“手”创造了这个城市独特的故事。

    ——摘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三 南北战争爆发后,(南方)邦联总统杰佛逊·戴维斯坚信“棉花为王”,打出“棉花外交"的王牌,期待英法加以干预,却未能如愿。南方遭遇封锁,一度让英国纺织业陷入巨大困境,诱发失业率飙升,但埃及与印度棉花的增产勉强填补了部分缺口。燃眉之急已解,英国态度逐渐暧昧,趋向于隔岸观火,坐看南北两败俱伤……棉花未能拯救南方,却的确曾为它编织了一个美梦。

    ——摘编自经济观察报《黑奴与棉花》(2019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末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棉花借用了哪些“时代之手”创造了这个城市的故事。
    (3)、根据材料三,分析棉花“未能拯救南方”的原因。综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美梦”的破灭为美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棉花的生产与贸易如何影响全球历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