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重点学校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
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2.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的实行,推动了秦国从分封制国家向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过渡。与之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 “牛”作为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化身,在许多中国文物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如图反映了汉代( )
A、石画技巧的成熟 B、耕牛的广泛运用 C、耕地面积的扩大 D、耕作技术的改良4. 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也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解决军粮问题,北方经济得到恢复 B、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昌,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 C、曹操注意向天下招揽各种人才,唯才是举,提拔人才 D、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5.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一段对话,从中能够看出唐太宗( )A、重视农业生产 B、善于用人纳谏 C、重视官吏选拔 D、关注百姓生活6. 据统计记载,北宋167年间科举所取文士合计60035名,平均每年360人之多。这一数字约为唐代的5倍,元代的30倍,明代的4倍,清代的3.4倍。而武举共取士868名,年均5人。造就北宋时期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分裂割据局面得以结束 B、科举考试制度十分完善 C、实行重文轻武治国政策 D、政府重视行政效率提升7. 活字印刷术排印快速,可一次性大批量印刷,但古代书籍印刷后不能立刻热销。活字书版要随印随拆,没有雕版长期保存的优势,古代图书印刷仍以雕版为主,活字则用于京报、邸报、年历等文本印制。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市场需求促使活字印刷术发明 B、活字印刷术是古代图书业主流印刷技术 C、活字印刷术在发明出来后迅速没落 D、活字印刷术在特定文本印刷中占据优势8. 从设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检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政治的成熟与稳定 D、外交的开放与危机9.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
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10. 有专家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起义的不同主要有两点:第一,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第二,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这两个新特点表明( )A、所处特定的历史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新的内容和使命 B、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C、鸦片战争后,启迪人们面对残酷的现实,去探索救国之路 D、顺应社会新思潮,提出了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11. 曾亲历甲午中日战争的英国人泰莱说,此役非中国与日本战,实李鸿章与日本战,大多数中国人于战事尚懵然无知也。李鸿章自己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说他是“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据此可推知( )A、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甚微 B、民众并不支持政府对日作战 C、李鸿章在清廷中掌握主政权 D、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并非偶然12. 戊戌政变后,变法诏令大都被废除,保留下来的是( )A、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 B、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C、京师大学堂和各地的新式学堂 D、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13. 构建时空坐标是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时空坐标。其中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民主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14.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彭德怀在给黄公略的诗中写道:“惟有润之工农军,跃上井冈旗帜新。我欲以之为榜样,或依湖泊或山区。”这表明( )A、起义使中国革命危机四伏 B、起义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 C、润之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 D、起义使革命任务发生变化15. 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6. 此次在渝谈判,中共代表团为求得全国的和平,作出了尽可能的让步。以致舆论纷纷要求中共代表团“不能再有让步,若再让步将是全国民主力量的损失”。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努力实现与国民党的第三次合作 B、始终坚持以全国人民的利益为先 C、继续维护着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 D、退让将逐渐丧失和平建国主动权17. 1912年1月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一字之差使人顿生换了人间之慨!这表明( )A、民国时期民众思想观念有所变化 B、女性普遍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C、陈独秀号召新青年追求男女平等 D、南京国民政府已颁布移风易俗法令18.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说的“工农联盟”是我国政权的( )A、阶级基础 B、组织基础 C、政治基础 D、社会基础19. 1972年,日本先于美国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外交战略政策的调整 B、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 C、中、美、苏三角关系推动 D、经济贸易发展的推动20. 利用时间轴构建知识体系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通过历史数轴,我们容易明了某一时间段发生的大事件,也能清晰地了解这些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形成事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某同学将下列史实做出了一个简单的历史数轴,据此可知他探讨的主题是( )
A、改革开放 B、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 C、国家统一 D、综合国力21.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A、《袁隆平传奇》 B、袁隆平遗留的手稿 C、电影作品《袁隆平》 D、某同学的课堂笔记22. 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23. 1300年,英格兰埃尔顿庄园接到有农奴不服被控告没有完成为庄园主运草的任务。法庭查阅了有关惯例后确认“这些农奴有义务在草地里或领主庭院中中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据此判定农奴胜诉。这反映了庄园法庭( )A、是依据庄园主的意志设置的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奴利益 C、始终坚持客观公正 D、维护了领主的利益24. 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在其长诗《神曲》中为当时的教皇在“地狱”火窟里预留了一个位置.这反映了但丁( )A、善于创作神话 B、反对封建神学 C、逃避现实生活 D、弘扬古典文化25. 1900年以后,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对于女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这可以说明( )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6. “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武装起义推翻国内的沙皇专制统治 D、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27.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中国“门户开放”,各国在华“机会均等”的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雅尔塔协定》 D、《开罗宣言》28. 以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部分).从中得出的结论应当是( )1931年9月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1935年10月
意大利侵略埃塞饿比亚
1937年7月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9年9月
德国侵略波兰
1940年4~5月
德国进攻北欧、西欧
1941年6月
德国进攻苏联
1941年12月
日本偷袭珍珠港
A、反法西斯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逐渐形成 C、绥靖政策带来了严重后果 D、战争由局部战争扩大为世界大战29. “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对苏联进行导弹威吓 D、罗斯福新政的推行30.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i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A、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B、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 C、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D、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大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三: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 根据材料二,说说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与目的分别是什么。(3)、 根据材料三,伏尔泰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哪些营养?其目的是什么?(4)、 根据材料四,概括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治国方略之一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之洞说:“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无益者一:将立议院欤?中国士民至今安于固陋者尚多,环球之大势不如,国家之经制不晓,外国兴学、立政、练兵、制器之要不闻,即聚胶胶扰扰之人于一室,明者一,暗者百,游谈呓语,将焉用之?且外国筹款等事重在下议院,立法等事重在上议院,故必家有中资者乃得举议员。今华商素鲜巨资,华民又无远志,议及大举筹饷,必皆推委默息,议与不议等耳。”
材料二:谭嗣同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材料三:严复说:“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1)、 材料一中张之洞为何认为民权无益?(2)、 参考材料二、三,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立场如何。(3)、 结合以上材料,说明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什么。33. 在逝去的20世纪百年历史中,先后出现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这两大国际性组织,它们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1946年,国联宣告解散,财产和档案全部移交给联合国。
——摘自《20世纪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出于对……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和原则的共同纲领业已表示赞同,确信为在它们本国以及其他国家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维护人权与正义,必须对其敌国取得完全的胜利,而且确信它们现在正在对妄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力量进行共同的斗争,特宣告:……凡在为战胜希特勒主义而进行的斗争中正在或可能提供物质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均可签署本宣言。
一一摘自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美、中、英、苏四国政府)它们承认有必要在尽速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这一组织。
一一摘自1943年10月《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材料四:如图两图是高立在联合国总部前的两座雕塑。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国联成立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的原因。(2)、 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当时各国要求建立联合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材料四中的两座雕塑表明了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什么?《联合国宪章》规定维护其首要宗旨的办法有哪些?当今世界威胁联合国首要宗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