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5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 1.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这个老党员jiū zhù自己不断tǎng  shuǐ的衣襟,望着páo xiào的洪水发愣。
    (2)、xiōng yǒng的江水hōng  míng着,xiān qǐ浪花,lín  shī了小伙子的衣服,他嘴里直呼zāo  gāo“”。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家 势不可 B、 日没夜 C、 乱哄 D、坊  自自受
  •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惊慌 报怨 挨凑 跌跌撞撞 B、拥带 放肆 澎湃 你涌我挤 C、舔食 胸膛 糟糕 严肃忧虑 D、倒霉 恕吼 搁板 神智不清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小(zuō)坊的老板因为造假酒被捕入,真是自(zuō)自受 B、爸爸看到被我弄坏的钢笔说:“(ńg)!钢笔怎么又坏啦?”我的字写得歪七扭八,妈妈看到了说:“嗯(ňg)?这是什么字?我心想:“(g)我一顿也好!” C、他妥(dàng)地处理完手头的事务,就狂奔到辩论会场,势不可(dng)。 D、(hé)战友用野菜(huò)着青稞面吃。
  • 5.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B、外祖母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阿廖沙的心。 C、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D、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 6.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短篇小说。 B、《桥》巧妙设置悬念,最后点明了老支书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C、《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都是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短篇小说。 D、《在柏林》体裁是小说,小说没有正面描绘战争,却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
  •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是( )
    A、“我?”桑娜脸色苍白,说,“我嘛……缝缝补补……” B、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报名。” C、“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 D、老汉喊道:“少废话,快走。”
  • 8.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你不是个党员,排到后面去。 B、要是党员的话,就可以排到后面去。 C、党员要排到后面去。 D、不是党员,就不要排到后面去。
  • 9. “还好,总算活着回来……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
    A、表示语意的跳跃。 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C、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D、表示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 10. 下列句子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有时左右两边的水珠同时向中间聚集,逐渐汇成一颗大水珠,“啪”地落在马路上。

    ①蒙蒙细雨中,那聚集在电线上的雨点恰似五线谱上的全音符,一串串地排列着;②又像晶莹的珠子在其间滑行,慢慢地向右边移动,倏忽又转到左边。③雨越大,水珠自然也越多,降落得也越快。

    A、①句之前 B、①②句之间 C、③句之后 D、②③句之间

二、梳理与探究。(25分)

  • 11. 巧填同音字组词。

    xiào 呼 果 咆  嗤

    Zhòu 眉  步  宇 

  • 12. 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自做自受 心京肉跳 不假思所

    神智不清 跌跌幢幢 严丝和缝

  • 13. 请用“笑”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入下列句子中。
    (1)、死亡在洪水的声中逼近。
    (2)、敌人了一声,说:“带走!”
    (3)、妈妈笑着对我说:“你这小丫头,什么!”
    (4)、爷爷总是着对我说:“读书就像与高尚的人对话!”
  • 14.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下面两个句子哪个句子写得更好?好在哪里?再照样子写一个句子。

    A.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B.死亡在洪水的轰鸣声中逼近。

    仿写:

    (2)、老人很凶。(改写成比喻句)
    (3)、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4)、桑娜对丈夫说:“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改为转述句)
    (5)、平静的湖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风浪向岸边驶来。(修改病句)
  • 1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四部分。
    (2)、《桥》塑造了一位的老支书形象。最后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设计的好处是:
    (3)、《回乡偶书》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孩子们“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原因是诗人“”,“客”字表达出诗人为“”而伤感(后两个空用诗中原句回答)。
    (4)、《穷人》一文,题目中的“穷”是指渔夫一家人的很贫穷,但他们的是富有的,因为他们

三、阅读与鉴赏。(23分)

  • 16. 阅读课文《穷人》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自作自受—— 忐忑不安——

    (2)、选文中最能概括说明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回家后心情的词是。请你用这个词写句子:
    (3)、对“她的心跳得很厉害”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抱回两个孩子活动剧烈,所以心跳得厉害 B、看见了死人很害怕惊魂未定所以心跳得厉害 C、没经商量擅自抱回两个孩子怕丈夫回来责怪
    (4)、以上两段文字主要对桑娜进行了描写和描写,文中“这样做”是指 , “非这样做不可”反映了桑娜的品质。
    (5)、你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6)、桑娜为什么忐忑不安?她明知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回家?
  • 17. 阅读短文《最后一片叶子》,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琼珊病了,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她躺在床上,望着一棵极老极老的常春藤。秋季的寒风把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几片。

    ②“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琼期珊对她的朋友苏艾说。

    ③这时,老贝尔曼也来看望琼珊。他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他在艺术上是一个失意的人,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听了琼斯的 , 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担心地凝外风中的常春

    ④第二天早晨,琼珊往窗外看去。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了。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败的黄色

    ⑤“那是最后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的。”琼珊躺着看了很久,对苏艾说:“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点牛奶,我想坐起来看你煮东西。”下午,医生来了,看过琼珊后惊喜地抓住苏艾瘦小、颤抖的手说:“她已经脱离危险了,只要好好护理,她会好的。”说完便去看贝尔曼。贝尔曼突然也病了,且病得很重。

    ⑥第三天,苏艾告诉琼珊:“贝尔曼去世了。头天早上,看门人发现老贝尔曼痛苦得要命。他浑身都湿透了,不知道夜里去了哪里。后来,他们在常春藤下发现了一把梯子,几只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你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知道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有删改)

    (1)、琼珊为什么说“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一说此刻贝尔曼在想什么。
    (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描写,作用是
    (4)、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有掉下来,是因为
    (5)、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6)、读完小说,你有什么感受?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四、表达与交流。(30分)

  • 18. 生活中我们读到的许多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也不乏真实性。比如本单元的几个故事,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耐人寻味。请你展开想象,创编一个故事,要求故事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去描写。

    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