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大气层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年12月4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乘坐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返回舱返回过程中,需要高速穿过大气层。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 B、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C、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返回舱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暧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2. 如图所示为台风“梅花”登录时的卫星云图,图中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3. 下列关于大气和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架飞机由赤道一直向北飞行,并保持在万米高度,它会一直待在对流层 B、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km左右的高度内,大气的厚度比地球半径大 C、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空气对流运动 D、依据大气压强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层分为五层4.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着陆地面。飞船返回过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 )A、 暖层、中间层、对流层、平流层 B、中间层、暖层、平流层、对流层 C、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D、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5. 被称为“天气层”的地球大气最底层是( )A、中间层 B、对流层 C、暖层 D、平流层6. 地球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A、大气的厚度 B、大气的质量 C、大气的比热容 D、大气的温度、密度等7. 小明利用对流管研究水的对流现象。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右下端,看到水的流动方向为( )A、
B、
C、
D、
8. 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9. 下列关于大气层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约占78.1% B、大气层从低到高依次是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C、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D、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植被被大量破坏10. 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依据主要是( )A、大气组成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B、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大气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11. 下列关于大气各层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利于飞机飞行 B、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不利于人类生存 C、平流层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D、高层大气水汽、杂质极少,利于高空飞行12.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了新阶段。返回舱返回时要穿越地球大气层,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 B、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C、返回舱返回时依次经过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D、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13. 中国宇宙飞船“神舟十三号”于2022年4月16日搭载3名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3人于去年10月发射,飞往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宇宙空间站(CSS)”,完成了对我国来说最长的半年的长期滞留任务。“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返回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速度极大,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 B、对流层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 D、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平流层→ 中间层→对流层14. 下列关于大气分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B、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大气温度都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D、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15. 如图所示,在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运动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6. 一架飞机由赤道一直向北飞行,并保持在万米高度,它穿过的大气层是( )A、始终在对流层 B、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C、始终在平流层 D、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17. 要使图中的水沿着逆时针方向流动,应将热源放于( )A、a处 B、b处 C、c处 D、d处18. 亚轨道一般是指距离地面20至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也称为临近空间或空天过渡区。某飞行器自地面进入亚轨道时,其气温变化为(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升高19. 地球大气层依据大气的性质来分层,如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驻留了六个月的电离层,能使无线电波的传播发生一些改变。那么成云致雨主要发生在大气层的( )A、散逸居 B、中间层 C、对流层 D、平流层20. 关于大气各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流层中有臭氧气体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 B、对流层几乎集中了大气中的全部水汽,能形成云雾雨雪 C、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二、填空题
-
21. 环绕地球的是一层看不见的大气圈,根据性质和高度的不同,由低到高依次可以分为、、、和。能形成云雾雨雪的是层,并保持地表的温暖;能吸收大部分太阳光紫外线的是层,因为这一层中含有“”气体,它可吸收99%以上的紫外线,因此被称作地球的“遮阳伞”;容易反射无线电短波的是层,由于这一层的存在才能实现无线电短波的远距离通信。22.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1)、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依次穿过了对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2)、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失重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通过调整航天员所携带的装备,实现航天员在水中处于状态。(3)、在空间站核心舱中,宇航员们能完成的实验是 。A、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B、粗盐提纯实验 C、乒乓球在水中浮力消失实验23. 如图1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图2是大气层的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示意图。(1)、大气层中约90%的臭氧集中于图1所示的(选填字母“a”“b”“c”“d”)层,飞机也主要在这一层飞行。(2)、图2中A处空气流动的方向 (选填“向上”或“向下”)。(3)、图2中甲乙两地,气压较高的是(选填“甲”或“乙”)地;甲地多(选填“晴朗”或“阴雨”)天气。24. 小明想利用装置模拟风的形成。他将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瓶的瓶口部分,如图。在瓶身内部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小瓶瓶口附近放一支点燃的线香。图中C点箭头表示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其中正确的是(选填“1”、“2”或“3”),并说明判断该方向的理由。25. 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 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该离开着火点才安全。
三、实验探究题
-
26.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 ① ② ③ 三层中, ① 为高层大气; ② 为层; ③ 为层。(2)、用图中数字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层,臭氧主要集中在层,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层。(3)、③ 层的厚度不均,一般地说,地区较厚,地区较薄,其原因在于。(4)、③ 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27.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点燃后扣上一只大烧杯。(1)、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可观察到线香的烟往上弥漫 B、此实验说明只要是不透明的物体(如烟)都会往上升 C、实验中观察到的就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 D、此实验的现象与烧水时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相同(2)、请想象一下,如果对流层中的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与现在的相反,地球上可能会有怎样的现象?请写出一个现象:。28.
如图是一根环形管,管内注满水,水里有一只乒乓球。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A处用火加热,则乒乓球会向哪个方向运动?为什么?(2)、根据此原理,你能解释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吗?四、解答题
-
29. 2022年4月28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启动。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300米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海拔9032米,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的世界纪录。“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主要用于同步记录从地表到9000米高空的大气组分数据和水汽传输过程等高空大气环境的综合测试。(1)、该浮空艇升空至海拔9032米时,处于大气层的层。(2)、已知海拔4300米处的空气密度约为0.8千克/米3。如图甲所示,该浮空艇在营地升空前体积达9060米3 , 此时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多少牛?(3)、如图乙所示“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内部有三层:上层装有氦气(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得多),中间隔板可上下移动,下层是空气。当悬于空中的浮空艇需要(填“上浮”或“下降”)的时候,可以控制中间隔板向下移动排出下层的部分空气,以此改变自身重力,同时使整个浮空艇的内外气压差在安全范围内。30. 城市内的气温常高于郊区,而使城市变成“热岛”,这种现象被称为“热岛效应”。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气流运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