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精英情感 思想光芒》素养综合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29分)
-
1.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 )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①养。我们必须要把níng②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 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①滋养 ②níng结
(2)、在语段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A、和 B、但 C、也 D、就(3)、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是。(4)、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全国各界干部、群众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 B、他对大家的好言相劝不理不顾,依然一意孤行。 C、李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强聒不舍 , 他的课深受同学们欢迎。 D、全国民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是战胜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不二法门。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B、“直播带货”的销售新模式,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C、通过学习《论教养》,使我们懂得了“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D、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4. 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敬业乐业”“论证方法”“远征中国”“我们健康”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要么被困难吓倒,要么漠视困难的存在,要么就拿出勇气来战胜困难。”这两句都是并列复句。 C、“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是转折复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句是因果复句。 D、“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这句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把谴责说成是“赞誉”,极具嘲讽与批判意味。5. 阅读在《艾青诗选》中节选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树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小州读了《艾青诗选》中的《树》,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你根据诗意把它补充完整。
初读诗歌《树》,觉得是一首写景状物诗,描写根须缠在一起、树干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再读诗歌发现: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的,这就给我们启示:。第三遍读诗歌,我先了解了诗歌的背景: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尽管过去有外国人侮辱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但作者意识到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深刻主题应该是:。
6. 综合性学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校将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中国古代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请选择其中一项,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理解。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三十三章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我选择(填序号)。理解:
(2)、活动中某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 )A、闻鸡起舞 B、高山流水 C、悬梁刺股 D、断齑画粥(3)、 2022年3月6日,来自邵阳洞口县的18岁小将张义琦出征北京冬残奥会,实现了湖南省与冬残奥赛事首次“结缘”。你将以校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这个身残志坚的家乡人,请拟写出采访时要提出的两个问题。二、阅读(31分)
-
7.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题目。
别让手机成为“孤独手雷”
陈 凌
①“我在看你,你却在看手机”“你介不介意把你手机粘在我额头上,这样我就当你在看着我说话得了”,微信朋友圈里,一篇反思生活被手机主宰的文章,让很多人心有感触。
②行色匆匆的社会里,相聚本已不易而短暂,却常常穿插一幕幕“低头”的场景。同学相约,隔桌相望,很多人却习惯在线沟通;朋友聚首,大家都拿起手机,忙着拍照、分享、点赞;亲人团圆,任父母坐在旁边,发微信、刷微博却成了最重要的事。于是,有人感叹,一部部原本有声有色的生活“电影”,却在上映时成了相对无言的“默剧”。有人则感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面对面,你却在玩手机。
③“仿佛,能听到一种叫作‘孤独’的草木,在周围生长的声音。”低头之际,指尖的喧哗,替换了现实生活中的嘘寒问暖和温情问候,遗留给他们的,就只剩下了孤独。④其实,孤独的又何止是亲朋父母,更包括玩手机的自己。正如一句歌词所说的:“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当很多人带着“演示焦虑”对网络上的自己进行打扮,在广阔无垠的移动互联网络中晒出自己最为看重的一面,那些飘在空中的代码和程序已然开始占据生活、影响情绪。而这,照见的正是个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有人说:“当信息所代表的和人的连接,可以暂时地屏蔽内心的孤独感,人就会对这种连接上瘾。”在这个意义上,手机正成为一种“孤独的手雷”,折射出现代人的心灵正处于孤岛之中。
⑤尽管时代的车轮在不断向前,但人们对于真实情感的沟通需求,却从未改变。从最初的呼叫转移,到语音、视频对话,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即时化、可听化、可视化交流,本是要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让感情的交流更加便捷。何以人们在先进的技术面前,反而离亲密更远、离孤独更近了呢?“低头族”埋首手机,正是“孤岛”上的人在信息的海洋中追索情感信号。然而,问题在于,线上的“键对键”,在经过了层层掩饰和精心布置之后,所要表达的感情往往盖上了面纱,真实的想法反而被深埋心中。最终,感情的沟通成了一种奢望。
⑥键对键,永远无法替代面对面。
⑦为了进行“数码排毒”,在巴西一个酒吧,设计者甚至推出了一款名为“离线酒杯”的产品,酒杯的底部只有一侧有脚,其余部分需要用手机垫着,杯子才不会倾倒。设计者希望借此让人们回归真实的交流。面对面的真情沟通 , 才是医治孤独的良药。没有这种沟通 , 通信技术再发达便捷 ,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如建沙舟之上 , 出现“手机多忙碌心就多孤独”的尴尬。有了这种沟通为基础 , 先进的技术就会让交流更密切 , 让心与心贴得更近。
⑧让技术联通心灵,别让手机成为“孤独的手雷”。
(有删改)
(1)、文章用《别让手机成为“孤独手雷”》作为标题,结合文意,说说有什么好处。(2)、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为什么“键对键,永远无法替代面对面”。(3)、选文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第⑦段举巴西一个酒吧进行“数码排毒”的事例有何用意?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进行数码排毒?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让事业激励人才
①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践证明,推进事业、谋划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雄厚的人才实力。新春已至,许多行业在聚才引才兴才上出真招实招,为虎年的奋斗铆劲蓄力。
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无论是回溯历史还是观照现实,干事创业离不开人才,成就伟业更仰赖于大批人才涌现。与此同时,人才成长也离不开事业所提供的舞台。事业与人才,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③事业是磁场,吸引汇聚人才。志存高远的优秀人才,往往拥有澎湃的家国情怀、远大的理想抱负,自觉将报效祖国与实现人生价值紧密联结在一起。伟大的事业具有强大吸引力、感召力,让天下英才同向汇聚。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愿景,吸引着朱光亚、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投身祖国建设。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召唤黄大年等优秀科学家坚定理想追求、矢志科技报国。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为发挥才智、绽放光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各类人才奔赴干事创业的星辰大海,成就了“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的气象。
④事业如沃土,孕育培养人才。人才如粒粒种子,事业似广袤沃土;种子离不开土壤,向上生长需要悉心栽培。厚植事业发展的土壤,遍洒阳光雨露,才能更好助力人才成长。“两弹一星”事业,培养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等众多科技领军人才;载人航天工程,造就了大量专门人才。纵横的现代交通网络,震撼的大型基建工程……成就的背后,是一批批优秀人才的接力奋斗、茁壮成长。如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正值人才辈出、尽显其能的伟大时代。
⑤事业似熔炉,考验锻造人才。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干事创业往往意味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也是淬炼能力、增长才干的过程。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多少崇山峻岭需要跋涉,有多少风险挑战需要攻克,有多少矛盾难题需要破解。艰苦创业的环境,磨砺出无数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李保国不求名利、不畏辛劳 , 把科技成果和论文写在太行山上 毛相林敢向绝壁要“天路” , 成为带领群众脱贫的时代楷模 黄文秀回乡奉献 , 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不凡的征程、艰苦的创业,历练着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时代英才。⑥“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深刻理解人才发展与事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人才与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必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为团结奋斗、同心筑梦汇聚磅礴力量。
(2022年02月09日《人民日报》第04版,有删改)
(1)、请简述选文第④段的论证过程。(2)、文章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下列链接材料,作哪一段的论据最恰当?请说说理由。【链接材料】作出“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坚定回答的彭桓武,为我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研究与设计作出重要贡献;抱定“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信念的华罗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三、写作(40分)
-
9. 作文
利哈乔夫说:“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请以“教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确;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